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新组合的鉴定试验在玉米新品种选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新组合田间评测项目、标准、时间以及次数进行论述,以期为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大玉米新品种的宣传,辐射带动新品种推广,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我县玉米种植多元化,为我县农民增产增收开辟新的路径,威宁县农牧局组织实施了玉米新品种引进及适应性鉴定(示范)项目,以调整玉米品种单一现状,充分展示国家及我省新近审定通过的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供生产、经营单位观察比较和农民选择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玉米育种工作者选育抗旱自交系及抗旱新品种提供简单易测的鉴定指标,试验在玉米四个比较重要的生育时期:萌发期、苗期、开花期、灌浆期,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通过比较形态学、发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与玉米抗旱能力的关系,通过玉米抗旱性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将种子萌发胁迫指数、幼苗反复干旱成活率、花期抗旱指数和灌浆期抗旱指数作为玉米四个生育时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并将其定义为一级抗旱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玉米种质的抗旱性技术鉴定体系,形成了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为综合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饲用玉米新品种引进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张青2008表现较突出,苗期耐低温抗霜冻,抗病、抗倒伏,长势好、草产量高,适应在肃南县高海拔冷凉山区作为饲用玉米推广种植;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表现良好,可作为搭配品种逐步示范推广;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5.
玉米抗螟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报道了玉米螟在玉米植株上取食危害的基本规律及其造成的为害状、玉米抗螟性田间及室内鉴定技术和操作规程、玉米抗螟性的评价标准。这些方法和标准对进行抗螟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利用已知抗性种质进行品种抗性改良、新品种的抗性评价以及转基因玉米抗螟性的评价与风险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筛选适宜云南省元谋县山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根据州种子管理站的安排,元谋县种子管理站认真落实措施,承担了12个玉米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通过品种引种观察试验,鉴定外引新品种在元谋县表现的丰产性、适应性,为今后玉米品种进入区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玉米新品种,颍泉区筛选了一批近几年国审或省级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开展品种展示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颍泉区玉米品种选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崔军涛 《北京农业》2011,(36):30-31
为鉴定引入陕西省户县的夏玉米新品种种植表现,为户县品种布局和群众选用良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夏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得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春玉米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我市新引进玉米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玉米新品种.2005年笔者进行了田间者玉米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鉴定试验材料共22份。应用人工根埋接种的方法进行玉米茎基腐病鉴定与评价,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为自然发病调查。2008年已对回交导入群体在丹东地区进行了首次抗茎腐病鉴定筛选,2009年对这些材料做重复抗茎腐病筛选鉴定。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良好的高抗品种3份。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利用是玉米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在对我国各区域玉米骨干自交系和外来种质施加外因压力,在逆境下筛选优良玉米材料,从而推进我国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工作,为我国玉米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材料,并为我国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提供优良玉米自交系材料及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