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目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策略、防控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南漳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定性、定量分析,深刻阐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危害。同时,结合南漳县实际,阐述了南漳县利用农业机械化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物质和技术措施。同时,事实求是地分析了农业机械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性地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有效措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与保护已成为区域农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宁夏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点监测,全面掌握宁夏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定量评估和预测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和潜在威胁,确定面源污染产生的敏感区域,掌握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和发展趋势,为宁夏乃至国家制定防治对策措施及相关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就当地农业投入品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化肥、农药的污染情况,提出了推广利用沼气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长治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的增加及畜禽养殖的扩大,农业污染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污染源,以及农作物秸秆等种植业污染源、畜禽粪便等养殖业污染源,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长治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现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剖析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5个突出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潜伏性、广泛性,已成为威胁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探讨农业面源对水源的污染风险十分必要。采用指标法,分析污染物的危害性、排放方式、迁移途径等多种因素,开展水源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分级评估。以双峰寺水库水源为例,从农村生活、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方面,分别计算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结合污染排放特征,开展了水库面源污染风险评价,划定了双峰寺水库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区,并提出了污染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按污染物类别可分为4种:第一类是人、畜、禽粪便污染;第二类是化学肥料、农药、农膜污染;第三类是垃圾污染;第四类是农作物秸秆污染。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农业面源污染是发生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多学科综合结果。它的产生、迁移和转化过程实质上是污染物从土壤圈向其他圈层尤其是水圈的扩散过程,故农业面源污染本质上是一种扩散污染。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污染发生时间、地点的分散性与隐蔽性。农业面源污染不像点源污染、线源污染那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24项科技部入库课题组装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据介绍,本项目拟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两个层面开展工作。技术研究包括农田系统氮磷资源高效利用与全程减排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物源头控制与生态阻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氮磷及有机污染关键指标动态监测技术等;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主要内容为针对华北平原、南方平原、东北平原、南方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