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米收获机械化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也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玉米机械化水平。介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较低,尤其是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且总体上发展缓慢.因此,玉米收获机械化是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山东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出现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山东省淄博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有些县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为此,从经济基础、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基础、支持政策和农机管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淄博市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经验,并分析了全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农业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农业技术装备体系及其农业机械化组织路线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地区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较低,且总体上发展缓慢,尤其是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近年来,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出现快速发展势头,部分市(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有的已基本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为此,总结分析发展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的经验,提出了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对指导全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玉米机械化、智能化收获方式是全面实现玉米产业转型、提质增产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与小麦、水稻等技术差距较大,正处于玉米机械化果穗收获向玉米籽粒直收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玉米机械装备全面转型的重要阶段。以玉米果穗收获及籽粒直收为研究重点,详细阐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中割台高度调节、自动对行、产量检测等智能收获技术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玉米生产应加强在线检测技术,同时全面发展高效可靠的玉米收获装备,研究结果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玉米智能化收获装备的研制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投入劳动量的55%,在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的玉米机收水平不足8%,远远低于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不仅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江苏来看,玉米是四大主要农作物之一,2007年全省种植面积近40万hm^2,但种植、收获机械化才刚起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这一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玉米收获机械化曙光在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新的发展热潮从1995年起,到现在已经8年了。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小麦、水稻相比还相距甚远,但从玉米收获机自身发展来看,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玉米收获机械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仍较低,技术不成熟.为此,分析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介绍了目前玉米收获机械的机型和特点,指出了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起步晚,收获主要靠人工,机械化收获程度很低,玉米种植机播水平达到58.7%,而机收水平不足5%,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不高的现状,分析制约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部门、推广部门、育种部门、农机生产厂家、经销商及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对策,以加快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投入劳动量的55%,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不仅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这一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瓶颈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