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诸暨市浬浦镇某养鸡专业户于2006年11月24日来我局门诊所就诊,解剖病死鸡3只,初步怀疑为禽出败。1发病情况该专业户存栏鸡为1000多只,已有95日龄,经过一般免疫程序,生长情况良好,平均有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7月 9日 ,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 4 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 ,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 ,次日发病 35 6只 ,3日后开始死亡 ,共死亡 12 9只 ,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群鸡 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 ,7日龄免疫鸡新疫城Ⅱ系苗 ,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 ,70日龄免疫鸡豆苗 ,至 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110日龄时转群 ,结合转群用隔夜凉开水溶解Ⅰ系苗 ,蘸笔用保温瓶内开水烫涮后 ,蘸苗于翅膀内侧无毛处刺种两下。免疫鸡新城疫Ⅰ系苗后 ,于次日发病 35 6只 ,发病率 73% ,发病后病鸡按 2 5mg/kg·体…  相似文献   

3.
2007年2月,张家港市塘桥镇某养殖专业户的两群三黄鸡发生以两脚发软,头、脚、翅呈神经症状,轻度下痢,拉青白色粪便,曾用禽泰克、恩诺沙星等药物无效。我站派员诊断,经了解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以及实验室结果,诊断为新城疫并发感染禽出败,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专业户有三黄鸡两群,一群75d1200羽,一群85d1000羽。病初死亡不多,发病4d起死亡数增加,曾求当地民间兽医,用禽泰克、恩诺沙星等药治疗无明显效果。该两群鸡都是于15d用鸡新城疫I V系疫苗进行饮水免疫,至我站去诊断时已死亡500多羽。病初,吃食、粪便并无异常,通常体…  相似文献   

4.
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又名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为特征,死前往往无明显临诊症状,通过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病防治状况,来说明综合性防治的作用。一、发病情况深圳市某鸡场养鸡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石歧杂种鸡存栏量为35000只。1997年以前曾流行过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鸡出败等。自1997年春末以后,有些病基本得到控制,但鸡出败及甘保罗病一直是危害该场生产较大的疫病。二、鸡出败的症状及病…  相似文献   

5.
鸭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禽霍乱。本病常呈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鸡、鸭、鹅等多种禽类共患的传染病,各种日龄禽均可发病。鸡、鸭禽出败[1-4]是鸡、鸭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2012年9月下旬我区某养鸭场饲养的种番鸭出现发病急死亡快的病例,疑为禽出败。经临床诊断和病原分离  相似文献   

6.
家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又名禽霍乱,是鸡、鸭、鹅其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面广,死亡率高,近年来多次在我县流行,据一九七九年调查,全县有64个公社,362个大队,因患禽出败病死亡的家禽39833只,严重危害养禽生产。为了尽快控制家禽的这一主要传染病。根据免疫学的原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利用待宰商品猪先后试制成“禽出败猪体免疫  相似文献   

7.
禽出败是发生在我县养鸭户鸭群中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多见于三月龄以上的青年家鸭和产蛋鸭。本县光明乡特禽场特种珍禽养殖户杨××饲养美国进口缘头野鸭230只(均系产蛋母鸭),雄鸭23只另养。主诉:上述苗鸭均从96年5月19日引进,进入6月龄门五月20日)时已产蛋15o枚,产蛋率达75%,到12月ZI日开始发病死亡,少则每天死亡2~3只,多则每天死亡门~12只,累计死亡30多只,损失较大。曾用青霉素G钾80万单位20瓶拌料,平均每只每次口服4万。经调查从未用过鸭瘟及鸭出败疫苗,于1月15日送检1只死鸭,经笔者病理解剖后可见到典型的鸭出败病…  相似文献   

8.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现介绍1例孔雀感染禽巴氏杆病而死亡的案例。1发病情况江西省新建区长镇东湖巷夏某在自家楼顶饲养孔雀17只,另从农贸市场购进鸡2只,与孔雀同笼饲养,2016年2月3日鸡突然发病死亡,2~3 d后孔雀也陆续发病,并死亡8只。  相似文献   

9.
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血清4型禽腺病毒引起。为了解该病原的主要致病特点,采用Ⅰ群4型禽腺病毒聊城分离株(SDLC 201601)接种SPF鸡胚,观察鸡胚病变;人工感染1日龄SPF鸡,对病死鸡进行剖检,观察主要病理变化,并采用PCR方法对各脏器进行病毒DNA的检测。结果发现,鸡胚试验组至接毒后第8天鸡胚全部死亡,接毒6 d后死亡胚出现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变性或出血及肾脏肿大、出血等典型病变。SPF鸡试验组在感染后第3天出现死亡并达到死亡高峰,第4天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SPF鸡对照组无发病死亡;SPF鸡试验组死亡鸡主要病变在肝脏、心脏及肾脏等器官,其中肝脏的病变评分最高;死亡鸡的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气管、胰腺、小肠、法氏囊、肌胃、腺胃等脏器均检测到该病毒的DNA。表明该毒株对1日龄SPF鸡感染性强,可侵袭各组织脏器,为全身性感染,致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我市李某饲养的55日龄仔鸡群出现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鸡比翼线虫感染。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大棚饲养的55日龄雏鸡1000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免疫过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出败等疫苗,场址设在山坡上,饲养方式实行圈养与放牧式饲养相结合。6月初,下了几场大雨,随后鸡群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有的体温升高。李某自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及紧急接种疫苗,症状没有改善反而加重发病和死亡。截至就诊日,鸡发病320羽,死亡89羽,发病率32%,死亡率8.9%。  相似文献   

11.
禽出败感染长毛兔病例报告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最近,我县岩头镇湾里村一养兔户发生禽出败感染长毛兔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况及症状:94年5月,该村流行急性禽出败。张某饲养的8羽鸡有2羽感染禽出败死亡。该户主将病死鸡放...  相似文献   

12.
某种禽场饲养的3,000余只A A父母代种鸡,在饲养至35日龄时突然发病,其中以后备公鸡群发病最为严重,400只公鸡全部发病,死亡80余只,死亡率达20%,而母鸡仅为散发,死亡率0.5%。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调查该群鸡为2004年11月1日购入,系该场饲养的第8批肉种鸡,饲养方式为半铺半地面平养,饲养中按本地区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其中包括3日龄的球虫疫苗免疫、14日龄和28日龄的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在此期间未进行任何方式的药物驱虫。2005年2月15日发现有个别鸡只精神不振,羽毛逆立,蹲居一隅。2月17日发现全群鸡大部分打蔫,随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用木薯或木薯渣饲喂鸡鸭引起中毒死亡的事件笔者曾多次遇见,现将典型一例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11月18日笔者及邻居同时用市售生木薯渣约30%加入饲料中饲喂樱桃谷鸭,鸭食后让鸡检食,21日有两只公鸡在采食后突然倒地死亡,以后每天均有鸡发生死亡,偶也有鸭突然死亡的现象,疑为禽出败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及症状2008年9月,吉木萨尔县城郊某鸡场,饲养的麻花鸡3000余只,在20~40日龄时开始发病,每天都有鸡只发生死亡,死亡数10~20只不等,持续10多天。该群曾用新城疫Ⅱ系苗免疫,为控制球虫病曾投服氯苯胍。此次发病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饮水,痢特灵拌料治疗,均无疗效。后经病原分离、药敏实验,选用敏感药物氯霉素按0.2%量拌料喂服后,发病及死亡停止,该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鸡ND是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随着免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病在我市得到很好控制,但在1993、1994年两年中,江阴市免疫肉鸡群中暴发了大规模的ND流行,造成数十万羽肉鸡的死亡。经病史调查,临床诊断,尸体剖检及病毒分离确诊为典型ND。现报道如下:  一.流行概况  1993年7月,某养鸡户1000羽经10日龄2羽份Lasota苗饮水免疫的35日龄肉鸡群中出现拉稀、羽毛粗乱、打喷嚏等症状,1天后出现少量死亡,经临床诊断疑似鸡ND,经注射Ⅰ系苗2羽份后死亡迅速增加,第3天达高峰,当天死亡近200羽,第6天停止死亡(仍有少数鸡有角弓反张),其间…  相似文献   

16.
郭彦军 《中国家禽》2002,24(9):27-27
2001年7月9日,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4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次日发病356只,3日龄后开始死亡,共死亡129只,该鸡群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7日龄免疫鸡新城疫Ⅱ系苗,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70日龄免疫鸡痘苗,至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根据临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病原检查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常造成大批鸡只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1990年5月,我省某鸡场先后两次送检病死鸡雏,经检查确诊为禽霍乱,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该鸡场于4月末引进滨白42鸡雏2080只,按新城疫免疫程序进行了N系苗接种。20日龄时出  相似文献   

18.
鹅源新城疫病毒感染鸡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鹅源新城疫病毒BY株人工感染25日龄雏鸡,同时用鸡新城疫病毒标准强毒F48E8株作为攻毒对照,观察2株病毒感染鸡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2株病毒都可致试验鸡100%发病和死亡。BY组鸡于感染后51h出现症状,发病后48h全部死亡,主要大体病变为喉头严重出血、腺胃乳头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轻微出血、肠道黏膜局灶性出血坏死,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内的细胞显著变性、坏死及出血等;F48E8组鸡于感染后72h出现症状,发病后36h感染鸡全部死亡,所表现的病理变化与BY组鸡相似,但腺胃和肠道的出血病变比BY组鸡显著。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咳嗽,打喷嚏,气管发出罗音,成年鸡产蛋量下降等症状,冬季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危害。1993年11月武威市某鸡场雏鸡突然发病,短期内死亡270多只雏鸡,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鸡场1993年10月底从兰州某鸡场购入依沙褐雏鸡2500只,一日龄用马立克氏苗免疫注射,7日龄采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此期间鸡群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11月下旬天气变冷后,雏鸡突然开始发病,发病  相似文献   

20.
包敏  孟博 《中国家禽》2008,30(2):47-47
2007年4月27日,我市王屯乡李某饲养的京白鸡出现死亡现象,遂来我院就诊。经过综合调查确诊为禽胃线虫病,使用盐酸左旋咪唑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