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与木工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内唯一以研究开发林业与木工、人造板机械为主的工程中心。中心在近10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业部重点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推广项目、国家“948”引进科技项目和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同时我们还委托承担了许多木工机械厂的设计任务,在国内木工机械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审计风险控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5年开始,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林业发展项目”、“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和“综合林业发展项目”5个林业项目。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以下简称“世行林业项目”)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规定,对世行林业项目和项目执行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3.
广西自1990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至今,已成功实施了四个大型的林业项目,分别是:“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前三个项目都是作为国家林业局的分项目,是在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项目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实施的,分别于1996年、1999年、2005年竣工,共利用世界银行信贷资金7035万美元,项目总投资8.27亿元人民币,造林27.39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林业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林业部科技司计划处100714)“八五”期间,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危机、工业用材缺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林业部主持了“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和“生态林业工程技术体系研究”两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两...  相似文献   

5.
“国家造林项目河北省分项目”林木病虫害监测情况邵吉祥崔秀英倪志云(河北省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心)李秀珍(新乐市林业局)1监测点的基本情况1.1监测点的自然条件“国家造林项目河北省分项目”原建设任务4万hm2,涉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5个市(地...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定兴县林业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生态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强县”的指导思想,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文明村建设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及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县生态安全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新疆林业》2008,(1):14-14
去年以来,喀什地区林业局树立项目是林业中心工作的思想,切实贯彻“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加大林业特别是林果业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在项目储备、申报及落实上下功夫求突破。  相似文献   

8.
《安徽林业》2007,(1):40-40
我省从1991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营建集约经营人工商品林基地,相继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是我省林业首次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几年来,继圆满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之后,又卓有成效地正在实施“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的建设,共引进利用外资2.55亿元,吸收国内配套资金1.47亿元,营造了高标准集约经营人工林12.3万公顷。项目的实施有力地带动了我省林业重点工程发展,促进了林业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09,(5):F0003-F0003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于1991年正式组建,2004年加挂“湖北省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站”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现有在职职工23人,其中:正高职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7人。“中心”主要职能是:协助制定全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规划和科技推广规划;检查、指导全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承担国家和省重点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负责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宁夏林业研究所始建于 195 8年 ,于 2 0 0 0年 6月 3 0日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股份制科技企业。研究所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 ,建有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宁夏林果花卉快繁中心、宁夏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植物病毒检测中心 3个区级重点工程技术中心。开展的主要研究与开发业务有 :承担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下达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支撑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育苗 ;生物技术育种 ;节水灌溉与精准平衡施肥设计与施工 ;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生态建设和设施农业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2011年,阿鲁科尔沁旗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到60万亩。全旗依托国家林业建设重点项目,实施三区联动、集中连片、突出重点、规模治理,实现了林业建设由“一季造林”到“三季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以来,河南省先后引进实施了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河南省农业发展(林果业)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等5个大型林业世行项目,引进资金10.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5.5亿元。18年来,在各级项目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林业外资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完成造林355万亩,其中高标准集约经营人工用材林273万亩,经济林82万亩。外资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大加快了全省林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湖南林业科技》2020,(1):F0002-F0002
“油茶果产地商品化处理3吨型生产线”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中心)承担的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林业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湖南省油茶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等课题资助的研究成果。该生产线系列设备由株洲丰科林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由上料装备、剥壳装备、清选装备、干燥装备、包装装备、控制系统等组成。该生产线采用渐变柔性揉搓脱壳技术(专利号ZL201310236967.5)、复合壳籽分离技术、变温干燥技术等技术,实现对油茶鲜果进行剥壳、清选、干燥、包装等系列采后加工整套机械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园林科技》2019,(2):47-4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批复认定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创新与利用等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求各有关单位加强监督管理,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强机制创新,发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作用%认定的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括,依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建“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江苏省林科院组建“柳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组建“木本香料(华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陕西圣桑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桑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组建“国外松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国家林草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组建“仁用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组建“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组建“改良草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组建“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林业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林业与社会信息网”(Forestry and Society Network)项目组于2001年7月18~21日组织了考察团,对安徽省霍山县中荷扶贫社区林业项目进行了参观考察。考察团成员共计23人,有国家林业局计划司山区开发办公室主任和科技司综合处处长;北京市以及陕西、河北、浙江、贵州等省林业厅的官员、林业大专院校的教授,还有来自云南省中荷林业合作项目的项目官员。在“林业与社会信息网”与霍山县中荷扶贫项目办的共同安排下,考察团考察了诸佛庵镇苏家冲村及老家湾村和上土市镇良感冲村的农户林业、桃源河乡大岭村的竹…  相似文献   

17.
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这是继“国家造林项目”和“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之后,我省启动实施的又一大型世行贷款林业建设工程。这一新的项目在我省总投资达到3亿多元,它意味着要在6年左右的时间里,在5个地(市)的20个项目县平均每年...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11,(4):F0004-F0004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是省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和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2009年以来,作为全省油茶育苗定点单位之一,“中心”一直致力于对油茶育苗技术的研究,试验应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新技术培育油茶种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世行”贷款发展人工商品林,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靠科学和系统的管理。“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高度重视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了组织、计划、资金、质量、种苗、科研推广、环境、信息监测等管理体系和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国家林业局“林业种子包衣新技术引进”项目已列入2006年度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计划。日前,已经签订项目合同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