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伯利亚鲟属于鲟科鲟属,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具有食谱广、易驯养、生长快等特点,其适温范围广,生存水温为1~30℃,适宜生长水温为15~25℃,最佳生长水温为18~22℃。西伯利亚鲟雌体怀卵量一般为20万~80万粒,孵化水温16~24℃,最适孵化水温为19~22℃,平均孵化水温17℃时,约105h出膜。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 生存水温10~42℃,生长水温12~35℃,最适水温28~30℃。低于10℃出现异常反应,8℃部分死亡,7℃全部死亡。产卵最适水温25~28℃。 罗非鱼 生存水温14~38℃,最适水温24~35℃,9℃为致死水温。20℃以上时开始繁殖。  相似文献   

3.
养虾池条件及整治 罗氏沼虾属热带虾类,成虾可适应的水温为18—38℃。当水温下降至18℃以下时,活动减弱,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生长快。夏、秋季水温多在25—32℃之间,生长良好。在华南地区,多在清明节以后才能放养虾苗,入冬前收获,养殖时间半年左右。因此,要选择条件适宜的池塘,抓紧生产季节,充分利用温度适宜的时间养殖,使虾  相似文献   

4.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率的一个重要因子。水温适宜时生长良好,水温太低或太高时鱼的生长会变慢或停止。鲤鱼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6℃~28℃。16℃生长很差,30℃以上生长率和饵料报酬率都会迅速下降,33℃以上生长停止,随后便出现疾病和死亡。在畜禽饲养上,大量研究已证明,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热应激作用,而对鱼类的作用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增加鱼体抗应激的能力,尤其是增强对高水温,即一天中水体温差大的适应能力,本试验采用不同维生素C水平,对高水温应激鲤鱼的生长等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本试验选择200尾6~8cm长的鲤鱼种,按…  相似文献   

5.
银鱼是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适合在较大水域生长,近几年北方的大中型水库养殖不少,它冬季产卵,适宜水温为0℃~8℃,其人工孵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温达到16~28℃,水产养殖动植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北方地区的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5~22℃。5月初将进入"立夏"节气,气温、水温等的不断升高使得鱼类、甲壳类等活动量增加,相应的饲料投喂量亦会有所增加,此时的养殖水体容易成为病原滋生和繁殖的有利环境,需严格做好消毒和遵循投喂"四定"原则。"小满"节气南方地区会出现局部高温多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为热带性虾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3~30℃,当水温低于23℃时,南美白对虾的摄食量即开始明显下降,当水温低于20℃时,则处于应激状态,抗病力、生长速度、环境适应力等都显著下降。我国南方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的水温都比较适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但是在冬季和初春活虾价格较好的时候,其自然水温却不能满足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广东中山、珠海、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其每一项指标都影响到生长速度。1水温鱼类生长速度一般规律是随着水温上升而速度加快,在25~28℃生长最快,但当水温〉30℃时生长速度反而减慢。处于一样的大气候条件下,有的塘口速度快,有些慢。如早春、气温较低,水层浅,水温提温快,生长速度快;水层深的塘口,高温期应是水层深长势快于水层浅的。如果池塘水层一样深,还和换水次数以及换水方法有关,如果在夜间换水和换水次数较多,池塘水温低1~2℃,所以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1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生长及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北方养殖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都会影响鱼类的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即不要一次灌满水,应该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 d加水1次。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一般的水产养殖动物已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此时应及早开食,投喂新鲜质优的饲料,保障其能提早开食,促进体质的恢复。饲料中添加水产用多维等,可增强抗病力,促进生长,提高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1.
杨龙  邢为国 《中国饲料》2021,1(8):69-72
本研究开展了3个独立试验,旨在评估不同水温条件下,饲喂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及体组成的影响。3个试验的饲养水温分别为18、20和22℃,每个试验均选择体重为(15.83±1.02)g的鲤鱼800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条。4个处理组鲤鱼的饲喂水平分别为体重的2.5%、3%、3.5%和4%,整个试验持续28?d。结果:在水温为18℃条件下,T4组鲤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而T3组饲料效率及蛋白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水温在20℃时,T4组鲤鱼增重、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T3组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最高(P<0.05)。水温在22℃时,各处理组鲤鱼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T3组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最高(P<0.05)。水温在18℃条件下,T2~T4组鲤鱼机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T1组(P<0.05),而T3和T4组鲤鱼机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水温在20和22℃时,T3和T4组鲤鱼机体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水温在18℃时,T1组鲤鱼外形指数、肝体指数和内脏指数均最低(P<0.05),而T2组血清容积最高(P<0.05)。水温在20℃时,T3和T4组鲤鱼的肝脏和内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水温在22℃时,T1组鲤鱼外形指数、肝体指数和内脏指数均最低(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20℃的水温、饲喂水平为3%~4%可以改善鲤鱼的生长、形态和体组成。 [关键词]饲喂速度|水温|鲤鱼|生长性能|机体组成  相似文献   

12.
(一)控制水温黄鳝养殖最佳适温为24~28℃。秋季气候特点是早晚温差大、中午气温高,中午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当气温升高时,放掉表层1/3的水,加注新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小流量的常流水。加注新水应缓缓冲入,经一段时间,细流入池,温差不大于2℃。池上方的遮阳棚不能拆,遮阳棚面积占池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  相似文献   

13.
二、金鱼的生活习性与饲养用具 (一)金鱼的生态环境要求 金鱼属于淡水生活的变温动物,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很敏感。金鱼可生活于0~39℃的水体中,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24℃,水温突然上升或下降超过7℃时会直接影响其新陈代谢而致病。因此要求成鱼温差不超过4℃,幼鱼不超过2℃。在气温突然变化的室外养殖或为金鱼池(缸、盆)换水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4.
闫雪崧 《中国饲料》2023,1(4):74-77
南美白对虾(即凡纳滨对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虾类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研究水温对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幼体存活率及其后续养殖过程中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设计检测不同密度的南美白对虾幼体(15、25和35万尾/m3)在27、30和33℃培育时的存活率,进一步检测消化酶及后续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初期随着温度的降低,幼体存活率显著增加(P <0.05),密度培养对存活率影响较小。虾苗培育温度及密度对后期饲养过程中成虾平均体重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温高密度培育(33℃35万尾/m3)的虾苗后续平均体重最低(P <0.05)。升温导致仔虾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酶活提高,但33℃时密度过高会造成胰蛋白酶的酶活降低(P <0.05)。由此可见,高温高密度育苗不仅影响南美白对幼虾的存活率,而且影响了养成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气温仍然较低,当水温在5℃~14℃时,大多数鱼体神经激素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鱼类不喜欢活动与摄食,且饲料生物也缺乏;同时水温急剧升降,不仅会对鱼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更会导致鱼类病害和死亡。因此春季水产养殖关键在于对鱼病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以下几方面病害发生。一是塘鱼厌食及其防治方法。当水温低于15℃时,大多数鱼摄食下降,生长放慢;当水温降至15℃时,对鲢、鳙、草鱼等鱼不投精饲料,只投青料;水温10℃时,少投或不投青料,但仍可施放适量粪便,但施放数量不宜多,以防水质变劣。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是一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底栖性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江河水流缓慢、多乱石的环境或水生植物丛中,白天栖于水底,夜间游到水面觅食。黄颡鱼产粘性卵,雄鱼具有筑巢及保护鱼卵鱼苗的习性,有较强适应能力,耐低温低氧。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5—36℃,生长水温18~34℃,最佳生长水温为22—28℃,pH值适应范围5.2~8.4,最佳pH值7~7.6,耐酸力较强,对碱性敏感,溶氧为3mg/L时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口胭脂鱼水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口胭脂鱼产于美洲,是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有适温广、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 在我国养殖过程中,在早春和晚冬时,美国大口胭脂鱼易得水霉病。因为该鱼卵孵化的水温在16~23℃,由于水温较低,胚胎发育时间较长,脱膜后的卵膜不易分  相似文献   

18.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对病菌及鱼类,都不利于其生长繁育的,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野生梭鱼分布在我国沿海河口港湾的咸淡水交汇处。该品种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通常幼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38‰,在海水、咸淡水及谈水中均能生活。对水域温度的适应范围为3~35℃,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2~25℃,当水温低于-0.7℃时,即停食。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梭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凶猛肉食性中、上层水体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为0~38℃,最适水温为15~32℃,最佳生长水温为18~30℃,繁殖水温为2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