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效唑对水培风信子矮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150mg/L、200mg/L、250mg/L)喷施水培风信子叶面。结果表明,150~250mg/L多效唑均可使水培风信子矮化,但影响开花的数目和花朵的可供观赏时间。其中200mg/L多效唑处理对水培风信子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一串红初花期叶面喷施多效唑(PP333),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对一串红植物学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50 mg/L、200mg/L的多效唑可以显著抑制一串红的株高,减小冠幅,增加分枝数;喷施100mg/L、150mg/L的多效唑能够显著提高一串红的结实率和种子产量,但对千粒重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傅丽梅 《花卉》2021,(2):21-22
为探索多效唑在蝴蝶兰生产中更好的应用方式,本文以火凤凰为材料,研究5种多效唑浓度喷施、灌施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生殖生长前期喷施或灌施多效唑20~100mg/L都能抑制花梗高度,喷施的抑制效果显著强于灌施;喷施或灌施多效唑浓度达到80mg/L以上蝴蝶兰叶片显著变小,喷施多效唑浓度达到100mg/L时显著缩小蝴蝶兰第一朵花的直径,显著增加叶片厚度,其他处理对花朵数和第一朵花径影响不大。喷施方式在药效、生产成本、操作便捷性方面都优于灌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省设施栽培‘红颊’草莓出现的花而不实问题,研究不同种苗来源和育苗期药剂处理对草莓花粉活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期喷施200 mg/L多效唑,在草莓苗定植成活率、花序数、产量、大果率和花粉活力表现上,效果好于喷施300 mg/L多效唑,与对照相比,除了大果率其他指标都有所降低;在2个浓度多效唑处理15 d后加施20 mg/L赤霉素,各项指标均明显提升,尤其200 mg/L多效唑加20 mg/L赤霉素处理后,成活率和大果率显著提高;83 mg/L烯唑醇无论加施20 mg/L赤霉素与否,都不利于草莓的开花结果。丛生苗和疑似小叶苗花粉活力非常低,畸形率极高,几乎没有商品果,这可能是‘红颊’草莓花而不实现象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育苗后期采用200mg/L多效唑加20 mg/L赤霉素控苗,组培苗圃发现丛生苗、田间发现小叶苗及疑似小叶苗及时拔除。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和乙稀利对"台农一号"芒果抽生花序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农一号"芒果摘除早花后,叶面喷施1次300、450、600mg/L的多效唑与200、250、300mg/L的乙稀利,均有提高二次花抽花率的作用;多效唑浓度在300~600mg/L范围内,催花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乙稀利浓度250mg/L的抽花率比200mg/L的高,300mg/L时流胶现象比较严重,抽花率反而比250mg/L时低。多效唑与乙稀利各处理对花序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双瓣茉莉新梢生长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双瓣茉莉为试材,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双瓣茉莉新梢生长发育与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显著的抑制双瓣茉莉新梢的长度、增加新梢的直径,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效果越明显。此外,多效唑还显著的抑制双瓣茉莉叶片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且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喷施多效唑的有效期持续在30~50d且较适合的浓度为200~300mg/L。  相似文献   

7.
以桃品种春雪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1 000、1 500 mg/L)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单果重、果肉起始硬度、果肉平均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核果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果皮硬度、果皮脆性均高于对照,果皮破裂距离均低于对照;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处理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改善了果实风味;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果实中农药残留量分别为0.29、0.64mg/kg,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处理低于限量标准(MRL≤0.5 mg/kg)。综合来看,以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以继代培养的怀地黄脱毒试管苗"85-5"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不同喷施浓度和处理次数对脱毒怀地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多效唑喷施浓度和处理次数的增加,怀地黄脱毒苗的株高、叶面积和冠幅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次数的增加,怀地黄产量和品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效唑200mg/L处理2次是最佳喷施浓度和喷施次数,此时脱毒怀地黄产量最高,为5 682.67kg/667m2;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较大,分别为8.33mg/g和0.55mg/g。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对辣椒幼苗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热辣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辣椒幼苗质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采用多效唑调控辣椒幼苗生长及培育壮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0~350 mg/L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喷施叶片均能有效降低辣椒幼苗株高,增加茎粗,减小叶面积,提高根冠比,同时显著提高SOD、POD活性.200 mg/L 15%多效唑是最适宜的喷施浓度,能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浸种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本文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番茄育苗时适宜的多效唑浸种浓度为100~200mg/L。而多效唑浓度为350mg/L时,对番茄幼苗的抑制作用过强烈。  相似文献   

11.
应用乙烯利、多效唑、乙烯利+多效唑及摘叶等不同处理控制鸡嘴荔花穗小叶生长。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乙烯利286mg/L,乙烯利190mg/L+多效唑90mg/L,或多效唑90mg/L可有效克服"冲梢"。其中乙烯利286mg/L处理效果最好,成花枝率最高。摘叶也有一定的控"冲梢"效果,但不能抑制花穗伸长,且需花费较多人工。  相似文献   

12.
用浓度为0(CK)、200、500mg/kg的多效唑分别对盆栽的红金银花提前1个月灌根处理,其后将经过多效唑处理的红金银花顶芽、带侧芽的茎段灭菌后,接在最适合顶芽、带侧芽的茎段诱导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期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盆栽红金银花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0~15d后,各处理的外植体均萌动,愈伤组织逐渐出现;35~45d后,叶、茎抽生;60~70d后,用多效唑预处理抽生的枝条比对照多,节间较短,叶色浓绿,叶面积较对照小,各处理的组培苗长势差异显著,以200mg/kg处理所成苗茎叶粗壮、500mg/kg次之,对照最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穴盘苗浸种,于子叶期和2叶期喷施,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穴盘苗株高、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子叶期喷施的处理在各方面均表现最优,以30~50 mg/L为适宜的喷施浓度,有利于提高黄瓜幼苗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调环酸钙和缩节胺对赣南脐橙晚秋梢的抑制效果,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幼树为材料,在第1批秋梢老熟、晚秋梢尚未萌发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调环酸钙(75、100、125、150 mg/L)和缩节胺(50、75、100、125 mg/L),另喷施多效唑(750 mg/L)进行控梢效果对比,在晚秋梢老熟后调查了晚秋梢的数量、长度、节间长度、粗度、叶片数、叶片SPAD值,并统计了晚秋梢长度分布。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50 mg/L调环酸钙处理显著抑制了晚秋梢抽发和伸长生长,促进了晚秋梢叶片SPAD值增高,晚秋梢老熟后长度集中在0~10 cm,晚秋梢数量以及长度>10 cm的晚秋梢比率均低于750 mg/L多效唑处理,具有较好的控梢效果;75 mg/L缩节胺抑制晚秋梢伸长生长的效果不及750 mg/L多效唑和150 mg/L调环酸钙。  相似文献   

15.
用25、50、75、100、125mg/L的多效唑,对大丽花“陇上雄鹰”进行喷施和根灌处理,研究多效唑对大丽花生长、开花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效果优于喷施。喷施浓度以125mg/L效果较好,矮化率达37.6%,花径增加2.5 cm,叶绿素含量增加,SOD活性达到对照的3.2倍;根施浓度为75 mg/L和1...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在桃果实中的残留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多效唑在桃园中使用的安全性,于2010-2011 年分别以3 个普通桃品种为试材,使用不同剂量(0.0375 ~ 0.225 g · m-2)、不同浓度(500 ~ 1 500 mg · L-1)多效唑进行土壤施入或叶面喷施,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对成熟桃果实中的多效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仅在大棚桃试验中的1 个较高浓度叶面喷施处理(1 250 mg · L-1 喷施2 次)的桃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超过0.5 mg · kg-1,其它处理的残留量均小于0.5 mg · kg-1,其中大部分土施处理的残留量低于0.05mg · kg-1。如果以最大残留量 ≤ 0.5 mg · kg-1(欧盟现行桃残留限量标准)为标准,按树冠投影面积,土壤施入0.0375 ~ 0.225 g · m-2 等不同剂量,桃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不超标;在露地条件下叶面喷施浓度不超过1 500 mg · L-1,在大棚条件下浓度不超过1 000 mg · L-1,喷施次数不多于2 次,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也不超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罗汉果组培苗为供试材料,罗汉果上棚打顶,一级侧蔓长出5~6节,叶面喷施:①50mg/L多效唑(MET);②2500mg/L缩节胺(DPC);③1500mg/L尿囊素(All);④50mg/L多效唑(MET)+1500mg/L尿囊素(All);⑤2500mg/L缩节胺(DPC)+1500mg/L尿囊素(All)及⑥清水(CK)。通过定期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并测定罗汉果叶片抗氧化酶活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对香云幼苗淹水胁迫的缓解和恢复作用,以泥土麸糠混合基质栽培的香云幼苗为材料,研究喷施外源PP333(250、500、750mg/L)对淹水胁迫中和胁迫后香云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渗透调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损伤及胁迫解除后花和新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过程中,多效唑对香云幼苗的缓解效果较差,其中以500mg/L多效唑效果稍好;在淹水胁迫解除后,多效唑对香云幼苗的恢复效果也一般,其中以250mg/L多效唑效果稍好,但发现250mg/L多效唑能显著促进新梢产生。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温室盆花月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效唑叶面喷施与根部浇灌2个处理方式,叶面喷施500、1 000、2 000mg/L,共5种处理,研究了多效唑对温室盆花月季‘绯扇生长与开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 000mg/L多效唑时,‘绯扇’花发育天数与生长积温增加,可延迟花蕾显色期、张开期,增加盆花张开期生长天数,延长观赏期;缩短植株节间距与枝长,叶色浓绿,降低株高,花径增大,叶片鲜重增加,提高观赏价值;喷施多效唑能够增加盆花月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其光合速率与光能利用率,对改善月季‘绯扇鲜花重与花径等品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小叶紫薇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小叶紫薇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以寻找节约型的化学修剪途径,为小叶紫薇幼苗的化学修剪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1500mg/L喷施叶片均能有效降低小叶紫薇幼苗株高,抑制枝条伸长生长。以15%多效唑1200mg/L为最适宜的喷施浓度,小叶紫薇的新生枝条生长极缓慢,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幼苗枝干较粗壮,矮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