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农药(BT)苏得利在水稻无害化治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稻米的要求由温饱型转变成了营养型、生态型.生产无公害稻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绿色优质稻米已被广大消费者看好.2003-2004年,天柱县在水稻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中应用了生物农药(BT)苏得利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该项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提高了防效,降低了农药残留,保护利用了天敌.生产出的稻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合符优质稻米的要求,均为质量安全产品.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生物等)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对公众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蔬菜产品.在夏秋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各类病虫害都会同期发生,靠单一的技术难以压控蔬菜病虫的危害,极易造成蔬菜农药污染.要获得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就必须实施规范化防治技术.笔者于2003年在桐梓县九坝镇实施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33.3hm2,应用规范化技术,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示范.通过实施,降低了农药的用量,杜绝了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了蔬菜中农药残留,解决了蔬菜中的农药污染,使蔬菜获得高产优质,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许红 《湖北植保》2001,(3):5-7,9
水稻螟虫主要指三化螟和二化螟 ,是湖北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重要害虫。常年发生 1 56 7.53 khm2 ,占水稻播种面积的 6 1 .87% ,防治后仍损失万 t。其中 ,中稻每 6 6 7m2 病虫防治农药费用约 1 5元 ,防治螟虫需喷药 4次 ,农药费用 1 0元左右。尤其是 3、 4代三化螟分别为害中、晚稻 ,造成白穗 ,防治时选择高毒高残留农药 ,势必形成稻谷农药残留。在中国即将步入 WTO的前夕 ,稻谷品质和成本是中外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关键 ,如何提高稻谷品质、减轻螟虫发生为害、减少使用农药防治螟虫的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和农药残留将是…  相似文献   

4.
蔬菜无公害化 ,是蔬菜发展的必然趋势。无公害生产蔬菜 ,环境条件 (大气、土壤、水质 )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对施肥、用药都有严格要求 ,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防病治虫应充分利用保护地环境条件的可控性 ,进行生态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减少对环境和蔬菜产品污染。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就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技术谈谈笔者的看法。1 正确认识病虫和农药蔬菜病、虫种类很多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 ,首先必须要认识蔬菜病、虫 ,才能选择相应的农药 ,对症下药 ,有的放…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稻病虫发生严重、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的状况,秀山县植保植检站开展以稻飞虱为重点的减量用药防治技术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药剂防治模式,达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节约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和保护天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生产无公害优质茶叶,增加出口创汇,控制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对茶叶病虫害必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笔者2001-2003年在重庆合川市三汇、小沔茶园121.4 hm2试验,现将茶叶病虫的综合防治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伍朝友  熊峰 《植物医生》2001,14(5):15-16
随着消费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不断增多 ,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 ,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 ,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 ,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科学使用各种生产管理技术 ,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防治病虫害时 ,应以农业防治技术为基础、生物防治技术为主体 ,辅以化学防治 ,达到科学利用各种防治技术 ,以较少投入 ,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水平之下。1.严格选择无环境污染的地方作为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的基地应选择在生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蔬菜产品达到安全食品标准,从根本上协调解决病虫防治问题,减少农药用量,全面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延庆县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植保治理对策,既有效地控制了病虫为害,又降低了农药超标率。 以人为本,搞好培训 要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产品,关键在于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人要具有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意识,针对目前农民对病虫防治要求快速、高效的欲望以及对使用农药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9.
林居宁 《江西植保》2005,28(2):73-75
为生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笔者研究组装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果实套袋、科学使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为主要内容的梨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经示范应用:病虫为害明显减轻,防治效果好于常规防治园,梨果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无公害梨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0.
聂晓平  雷良辉  贺贻珍 《江西植保》2005,28(2):79-79,78
无公害茶的病虫防治,关键的措施是强化农业、综合防治,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同时科学合理的采取化学防治,尽量减少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无公害生产病虫防治主要是依据植保站的病虫情报,及时掌握防治对象、防治适期,防治方法,防治药剂,以预防为主,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微生物农药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和农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南昌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呈现暴发为害趋势。作者从虫源基数、栽培制度、农药质量、害虫抗药性、施药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近年二化螟暴发的原因。并就病虫测报、减少虫源、净化农药市场、严格防治标准、注意桥梁田防治、提高施药质量等方面对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推荐几种适用农药。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的做法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稻田耕沤治螟、选用抗病品种、灯光诱杀害虫,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示范区病虫防治效果提高了5~10个百分点,水稻产量增加9.33%,每667m2减少农药投入23.90元,减少用工费16元,合计每667m2增收187.32元.稻田天敌比非示范区增加50%.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茶叶是指不含污染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符合有关标准并不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类茶叶产品。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态茶或低残留茶,基本属于无公害茶叶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公害茶叶生产也在全国各地成为一个热点,但是,无公害茶叶生产中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而农药残留是影响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在病虫防治中科学施药或少用农药就是其中之一关键问题。竹山县是湖北的重要产茶区之一,也是中国高山型生态绿…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毅民 《植物医生》2007,20(2):19-19
兴化市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有巨蜂、藤稔等品种,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如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透翅蛾、天蛾、介壳虫等为害葡萄植株,影响优质葡萄的生产。为了生产无公害葡萄果品,生产基地积极采用生物、人工、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防治病虫为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在介绍兴化市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蔬菜病虫危害日益加重,菜农多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由于盲目的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既危害了人体健康,又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应当在广泛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上,促进和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生产。文章介绍了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和方法,阐述了蔬菜病虫防治以“健身强体”栽培为中心,协调运用各种措施,以获得无公害卫生蔬菜。  相似文献   

17.
宜宾市翠屏区位于四川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种植水稻1.7万hm2。为提高水稻生产整体效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解决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推动无公害生产的发展,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和省技监局制定的无农药污染病虫综合防治技术(IPM)规程,本区从2001年开始在水稻生产中试验示范IPM技术,2003年示范面积扩大到3个镇共400hm2。经过3a的试验示范推广,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与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有机结合的技术规范和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抓了5项工作:①选用抗病虫优质…  相似文献   

18.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案示范项目旨在结合当地病虫发生实际,选择优质、高效、低残留农药开展示范,比较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综防区无论是有效穗、实粒、结实率都比农户自防区高,而且比农户自防区少打2次药。农药减量,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选择适宜江西省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的水稻品种为基础,采用早育抛秧和塑盘抛秧为主的水稻健身栽培技术,施用腐熟的厩肥和生物有机肥培肥土壤,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为核心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措施,建立了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稻纹枯病稻飞虱同步防治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炎  兆留 《植物医生》2004,17(4):38
纹枯病和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尤其对长势好、产量高的稻田危害更重.这2种病虫关系密切,一般稻飞虱发生数量多,纹枯病就会相对严重.因为稻飞虱危害水稻后,不仅在茎杆造成大量伤口,便于纹枯病菌的侵入,且其排出的蜜露能促进纹枯病菌的生长、侵入和危害.因此,两者要同步防治.施药时,避免施用单一防效的农药,应采用对稻飞虱和纹枯病能兼治的复配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