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选取黑龙江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1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175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蜡样芽孢杆菌,且大多数牛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表明,主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与左氟沙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省临沂地区临床确诊的患病奶牛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引起临沂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洛菲氏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β-溶血链球菌、聚团肠杆菌、嗜麦芽寡源单胞菌和解脲棒状杆菌9种致病菌。其中以中间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聚团肠杆菌和嗜麦芽寡源单胞菌4种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占致病菌总数的71.43%,极显著高于其他致病菌的数量(P<0.01)。患病牛中以单一致病菌感染为主,所占比例为70%,极显著高于由多种致病菌共同感染的情况(P<0.01)。患病牛中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占55.64%(P<0.05)。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兼性菌和厌氧菌为主,其中以兼性菌最多(P<0.01)。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金华地区几个牛场进行的子宫内膜炎调查和采样,分析了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病原特征和相关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主要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科的细菌和绿脓杆菌等,并且多数呈混合感染。同时,药敏试验也证明目前多数病原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已完全耐药,但对环丙沙星类药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1].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2].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临床上多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不断加重,用药剂量随之增加,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成本,而且增加了乳产品中药物残留的风险.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血清型鉴定,并测定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旨在探明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水平,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笔者按照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将选出的久配不孕即将淘汰的56头奶牛,经过问诊和直肠检查暂定为子宫内膜炎.奶牛屠宰后将子宫整体取出并采集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81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化脓性棒状杆菌,且多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选用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山羊56头,采集其子宫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试羊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内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等。试羊单一感染率53.7%、混合感染率26.7%。  相似文献   

7.
笔者按照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将选出的久配不孕即将淘汰的56头奶牛,经过问诊和直肠检查暂定为子宫内膜炎.奶牛屠宰后将子宫整体取出并采集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菌种81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化脓性棒状杆菌,且多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炎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获得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的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上海郊区4个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的126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萄葡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占分离菌株的69.16%;无乳链球菌27株,占分离菌株的25.23%;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48.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独感染率达39.02%;病原菌混合感染率占51.22%,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和隐性乳房炎之间的相关性,在宁夏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根据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选择子宫内膜炎患牛111头,用兰州隐性乳房炎检测法检测(LMT)乳样,其中82.5%的病牛同时患有隐性乳房炎,然后进行了子宫样和乳样的采集,并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结合高智能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 2 Campact),确定引起宁夏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有18种110株,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有23种107株,其中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克氏库克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乳房链球菌、产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副溶血弧菌、克雷伯氏菌可以同时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致病微生物组成,揭示该病主要病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产后6~10 d急性化脓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患牛80头为研究对象,对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95株细菌及真菌,其中35.4%具有溶血性,50.8%对试验动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为83.75%和62.5%,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36.25%)、白色念珠菌(20%)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7.5%)。该病的90%为混合感染,细菌混合感染(70%)主要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组成;真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占20%,均有白色念珠菌存在;细菌单一感染占10%。结果表明,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20%受试牛存在着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清楚锦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锦州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5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共分离出菌种52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且大多数牛为单一感染.[结论]主要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甘肃武威地区某养牛场选择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患牛12头,采集子宫分泌物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养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无乳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对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表明,主要病原菌对诺氟沙星、头孢他啶、链霉素敏感,均对土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3.
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借助防腐消毒液灌注子宫或使用抗菌药物,这也使得感染的病原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溶葡萄球菌酶作为一种迅速溶解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细胞壁结构的药物,其治疗疗效明显,而且应用浓度低,有助于促进奶牛生产鲜乳,因而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为了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对某奶牛场中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牛采取上述治疗方式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ε-多聚赖氨酸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采集杭州地区患牛子宫内膜分泌物病料2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ε-多聚赖氨酸对分离到的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26头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中检测到21份分泌物中有细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2%,5/26)、牛链球菌 (15.4%,4/26)、化脓链球菌(7.7%,2/26)、大肠杆菌(15.4%,4/26)、普通变形杆菌(30.8%,8/26)、肺炎克雷伯菌(11.5%,3/26);5份分泌物中未检测到细菌(19.2%,5/2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病原菌对多西环素和苯唑青霉素耐药,但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敏感.试管稀释法结果表明,ε-多聚赖氨酸对子宫分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5~215 μg/mL.由于ε-多聚赖氨酸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以及在食品中的安全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给黄土高原舍饲养殖场科学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地区2市4县13个规模奶牛场和5个自然村,共77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致病性不明的主要分离菌进行了大鼠子宫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12个菌属、23个菌种、108株细菌,主要细菌为芽孢杆菌(30.56%)、大肠埃希菌(14.81%)、肠球菌(12.96%)、葡萄球菌(9.26%)、乏养球菌(9.26%)、链球菌(6.48%)等;对主要分离菌的致病性研究发现除缺陷乏养球菌外,凝结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20)、屎肠球菌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表明引起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不动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20)、屎肠球菌,可为有效治疗本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细菌形态学和细菌生化特性,分离和鉴定了新疆地区患子宫内膜炎的21头奶牛子宫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24.5%)、非溶血性链球菌(18.4%)、大肠杆菌(14.3%)、溶血性链球菌(10.2%)、表皮葡萄球菌(10.2%)、金黄色葡萄球菌(10.2%)、胎儿弯曲菌(10.2%)和不动杆菌等.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较高(73.5%).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以单一菌株感染为主(47.6%).采用Kirby-Barer法测定了鉴定菌株对13种抗微生物药的体外药物敏感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不敏感,而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全部耐药(100%),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较高(均为83.3%);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全部耐药,对链霉素耐药率为80%;相对而言,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较低;氟喹诺酮类对各种分离菌株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福建省南平市6个种猪场采集52头猪子宫内膜炎病猪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从52例子宫内膜炎患病母猪的活体病料中共分离细菌72株,检出率为150%。全部细菌分属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分离到的细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占较大比例,它们分别占总检出菌株的43.0%、23.6%和16.7%。患猪中有61.5%的母猪为单一细菌感染;其它为细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比例,达到38.5%,其中以大肠杆菌造成的混合感染占比较高的比例,占总感染头数的28.8%。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有效防控奶牛子宫内膜炎,本课题组采集了吉林地区多个奶牛养殖场12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容物样本,并对其进行染色、镜检以及生化鉴定。分离出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蜡样芽胞杆菌,单一感染、双重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44.35%和41.74%,三重感染所占比例为13.91%;通过敏感药物筛选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以及氧氟沙星均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效果。以上药物可作为吉林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首选药物,科学有效防控该病有利于奶牛养殖业和谐、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子宫黏膜产生黏液或化脓性炎症而导致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发情、排卵、妊娠,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奶牛子宫内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0%~50%,奶牛不孕症的60%~90%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其病因主要由难产、助产操作不规范所致的机械性损伤、胎衣不下等产后感染及特定性病原菌(如布鲁氏杆菌)侵袭而引发,若临床上治疗不及时常引起奶牛发情周期紊乱、情期延长、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性疾病,从而降低患牛产奶量,诱发乳房炎,严重时会造成患牛丧失繁殖能力,引发败血症,导致患牛被迫淘汰。由此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包头不同辖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致病菌的分离菌株及分离率,以期为指导该地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从包头市所属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葡萄球菌分离试验,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属水平鉴定。从12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中共分离到50株葡萄球菌(41.7%),结果显示: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分泌物的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43.3%(13/30)、36.7%(11/30)、40%(12/30)、46.7%(14/30)。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6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36.0%)。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产色葡萄球菌8株(16.0%),腐生葡萄球菌5株(10.0%),表皮葡萄球菌2株(4.0%),头葡萄球菌2株(4.0%),溶血葡萄球菌1株(2.0%)。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对小鼠腹腔注射40h内,10株分离菌株均能引起小鼠死亡,其中,致死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0.0%);致死率最低的是溶血葡萄球菌(40.0%);其他菌属的致死率在50.0%~70.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