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培育幼蟹为什么成活率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培育成Ⅲ期Ⅴ期幼蟹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为了提高成蟹上市规格,采用温室培育早苗,以获得大规格幼蟹。早苗培育因时间早(大部份在3月初)、水温低、技术难度大,幼蟹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10%左右,影响养殖效益。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主要原因是:l蟹苗质量差表现为蟹苗淡化不彻底,出池时水体盐度高,出地规格不均匀,杂质多,活力差,进人温室培育,直接影响幼蟹培育成活率。选购蟹苗要求规格均匀,爬动敏捷,淡化6-7日龄,盐度在2%。以下的蟹苗。用手捞取少量蟹苗,轻握成团,松手后能迅速散开的苗为好苗。蟹苗…  相似文献   

2.
赣渝县塑膜温棚培育河蟹幼蟹业,1998年发生河蟹幼蟹上岸病的塘口超过50%,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给河蟹幼蟹培育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寻找上岸病的治疗办法,笔者进行了多项试验,现将1999年进行的“上岸停在防治河蟹幼蟹上岸病中的使用效果”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上岸停购自汉宝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河蟹苗购自赣榆县育苗一条街一工厂化育苗场。试验池为塑膜温棚结构,每个池长30~40米,宽8~10米,深0.8米,水深0.6米。培育池每平方米水面放苗量0.018~0.022公斤。2.地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河蟹养殖周期一般为两年,即当年将大眼幼体培养成60—200只/公斤的扣蟹,第二年再将扣蟹养成商品蟹。采用温水强化培育幼蟹技术可以提高河蟹成活率,使幼蟹提前放养,增加河蟹生长时间,当年即可育成100克/只以上的商品蟹。 早期幼蟹培育是在增温条件下实现的,增温方式有塑料大棚、工厂余热水、深井水、锅炉加温等,而最适宜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的是塑料大棚培育技术。 一、大棚建设 修造东西向,长20—50米、宽5—8米、深0.8—1.2米的土池,坝高1米左右,坝顶宽约1米,底宽约2米,夯实加固。 池中打入三排细木桩,中间一排露出池底2.5米,其它两排露出池底2米。也可以只用两排木桩,均露出池底2米。用铁丝在距池底0.75米处扎上横木,上铺跳板,供人行走投饵、察看棚内情况。在各  相似文献   

4.
在河蟹育苗、幼蟹培育中,常见蟹体表有纤毛虫寄生,稍有不慎,即造成蟹大批死亡。笔者在塑料大棚培育5期幼蟹工作中,针对纤毛虫病的发生,进行了福尔马林等3种药物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病蟹症状附着有纤毛虫的幼蟹行动迟缓,食欲降低,体质瘦弱。镜检可见幼蟹的附肢...  相似文献   

5.
在将大眼幼体培育幼蟹过程中,经常出现Ⅰ期幼蟹爬岸的现象,幼蟹爬出水面,如不及时处理,蟹体表脱水,不久将大批死亡。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1998年盐都县中兴镇益昌村养殖户薛某,于4月5日从赣榆县通隆水产苗种场购买河蟹大眼幼体2kg,在78m2塑料大棚中育幼蟹。蟹苗进池后水温18℃-21℃,第3天开始蜕皮变态,4-5天后全部变成Ⅰ期幼蟹,变态率约90%,4月11日发现大量Ⅰ期幼蟹爬岸集群,并出现不少蟹在岸上死亡,采取淋水的办法驱赶幼蟹下池无济于事。2原因经了解,蟹苗下池后一直为阴天,外界水温较低,无法对培育池…  相似文献   

6.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至四期幼蟹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为了提高成蟹上市规格,采用温室培育早苗,以获得大规格幼蟹。早苗培育因时间早(大部份在  相似文献   

8.
刘必美 《科学养鱼》1995,(12):35-36
稻田人工培育幼蟹试验我经过两年的稻田培养幼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其成活率从大眼幼体到一龄幼蟹回捕达率25.8%,试验经过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试验田设在串场河旁,面积0.6亩,其中;0.28亩一个水塘深2米,另三面小环沟深70厘米宽1米,面...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幼蟹培育工作已近10年时间,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小的技术和管理环节疏忽或失误,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本文专门归纳一些失败的教训,以供养殖者参考。1.鼠洞挖出51只幼蟹。1991年在土池培育“扣子蟹”,冬季清塘时发现池塘沿水边有许多鼠洞,发动工人挖鼠洞,其中一只鼠洞深一米左右,直径5—10cm,在洞中发现51只排列整齐的无足、无爪幼蟹。俗说“鼠贮三年粮”得到了验证。可见,蟹池防鼠害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加以重视。2.青蛙胃中5只蟹。1995年在水泥池中培育五期幼蟹,在池中捕到一只长5cm,宽3cm的青蛙,…  相似文献   

10.
张桂军 《科学养鱼》1997,(6):27-27,40
为挖掘网箱培育幼蟹的潜力,提高幼压的产量,1996年6月~7月,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培育幼蟹试验。结果证明,利用网箱培育幼摄成活率高、生长快,幼蟹规格齐,管理、捕捞方便。一、材料与方法1.地点的选择网箱设在池塘内,面积为2.5亩,水深1.2~1.5米,底为坚硬的沙性土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周围有围墙,是个避风向阳的好地方。在网箱设置前一个月,池水用500ppm的生石灰消毒处理。2.网箱及其设置网箱为全封闭聚乙烯单层网箱,网箱盖网的一边有30cm长的拉链,作观察和投饵用.网箱网目为1mm,网箱规格为1…  相似文献   

11.
河蟹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培育成Ⅱ~Ⅲ期幼蟹的生产过程。幼蟹培育主要有水泥池、土池和网箱三种培育方式。为了推进幼蟹培育技术更进一步在生产中应用,现将三种培育方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水泥池培育幼蟹 水泥池培育幼蟹具有密度大、成活率高、占地面积小、捕捞方便等优点,但造价高,管  相似文献   

12.
赣榆县用塑膜温棚培育河蟹幼蟹 ,1998年发生“上岸病”的塘口超过 50 % ,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0万元以上 ,给河蟹幼蟹培育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探索治疗“上岸病”的方法 ,笔者进行了多项试验 ,现将 1999年进行的“上岸停”在防治河蟹幼蟹上岸病中的使用效果试验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上岸停”药购自汉宝科技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 ,蟹苗购自赣榆县育苗一条街各工厂化育苗场。试验池为塑膜温棚结构 ,各池长 30~ 4 0 m,宽 8~ 10m,深 0 .8m,水深 0 .6 m。每平方米水面放苗 0 .0 18~0 .0 2 2 kg。试验地点在赣榆县华威长江蟹种培育…  相似文献   

13.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14.
罗刚 《水利渔业》2004,24(1):24-25
介绍了将河蟹早繁苗种利用锅炉加热和自然水体进行幼蟹培育的技术。苗种质量的优劣、饲料的适量投喂、及时出池或分池是培育幼蟹获得高产的关键。此外还简要阐述了培育过程中常见的上岸病、蜕壳不遂、肠炎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勃 《水产养殖》2000,(3):21-22
1暂养问题刚进的幼蟹在新的环境中为适应稻田复合生态环境的需要,会在稻田或沟系中到处乱爬,对刚活保的秧苗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在田间工程设计时进水口处开挖深1.2米(坡度1:2.5)左右的暂养池,占稻田面积的8%-10%,既保证幼蟹对环境的适应,又便于强化培育(特别是当年早繁大眼幼体培育与幼虾培育)提高上市规格与成活率。同时在秧苗活棵后放人稻田,减少秧苗被幼蟹糟塌浮出水面或倒状。2种草问题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为模拟虾蟹天然生态环境,必须在稻田消毒后,及时在环沟、田间沟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与动态     
早繁蟹苗培育Ⅴ期幼蟹获得成功 今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射阳县、阜宁县等地河蟹育苗场,首次繁育出早期(4月15日前)蟹苗3000公斤。在些基础上,各地采用控温方法,将早繁的大眼幼体培育成Ⅴ期幼蟹获得成功。据不完全统计,盐城、南通、扬州、苏州、淮阴等市共计60公顷、产幼蟹3万多公斤。如射阳县养殖公司、淡水一场和二场,采用塑料大棚土池育苗2.7公顷,3月30日至4月5日投放196.8公斤大眼幼体,经40~50天精心培育,收获Ⅴ期幼蟹774.6  相似文献   

18.
泗洪县在1994年大眼幼体池塘培育V期幼蟹成功的基础上,1995年又进行了早繁苗塑料大棚培育幼蟹试验取得了成功,其主要技术如下。1 基础设施准备 培育池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土池东南朝向,每个大棚面积50×8(米),竹木结构,穹形边开门,水面至棚顶高2米,棚顶开几  相似文献   

19.
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蟹培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河蟹的养殖生产。目前,在幼蟹的培育过程中,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使一部分幼蟹个体较小,不肯生长或生长缓慢,它们长期栖息在洞穴之中,不愿出来活动和觅食,这部分幼蟹被称之为懒蟹,俗称“小老蟹”。现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幼蟹培育过程中懒蟹的控制作如下分析:1严格控制放养密度现在有许多的养殖户存在着放养密度越高幼蟹出池量就越多,获得效益也越高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高密度的培育幼蟹,往往会使养殖水体水质处于不良状态,而且极易造成饵料的不足,这是懒蟹形…  相似文献   

20.
幼蟹的早期培育是河蟹养殖的关键环节,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河蟹养殖,周期长,投资大,用工多,效益低。2000~2001年,我们对大棚结构加以改进,通过挖池盖膜,通暖增温,增加水体交换,加强病害防治等技术,利用冬暖大棚培育幼蟹初获成功,现把试验技术加以总结,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冬暖大棚结构冬暖大棚设计为高温拱棚,竹木结构,棚顶用透明聚乙烯半无滴膜覆盖,大棚一端开门,棚膜用压膜竹杆、钢丝、尼龙绳压紧扎实。棚体分北墙和东西两短墙,北墙高2~2.3米,宽1米左右,两短墙最前端高度为0.8~1米,墙体选用胶土与麦穰混合垛墙,棚内土池为东西向,在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