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南平市延平区桉树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进行纸浆林阔叶树种尾赤按DH184、尾赤桉DH201、柳窿按、邓恩桉引种试验.通过对以上树种的速生性、适应性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赤按DH201、柳窿桉、邓恩桉适合在南平市延平区300m以下海拔山地栽植,为该地区发展速生桉树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赤桉8号、赤桉2号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赤桉8号和赤桉2号的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造林当年树高可达3.0m,近2年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5.6m和5.3cm以上,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赤桉8号的抗风性较强且可耐-3.0℃左右的低温,赤桉2号抗风性极强且可耐-5.0℃左右的低温。作为耐寒抗风无性系,这2个无性系在闽东沿海较高海拔山地有一定适应能力,可进一步试种,尤其是赤桉2号,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柳窿桉、巨尾桉在连江长龙林场山地的造林试验,2年生(实际20个月树龄)柳窿桉树高、胸径分别达6.8 m、7.2cm,巨尾桉树高、胸径分别达7.2 m、8.1 cm,表明柳窿桉、巨尾桉在海拔500~600 m土壤贫瘠的沿海山地也能快速生长,有一定适应性,但柳窿桉抗寒抗霜冻能力较差,引种时要慎重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霞浦、仙游、永泰、南平延平区、邵武市、永安市和上杭县开展柳窿桉9号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窿桉9号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在一般立地条件下造林(Ⅲ类地)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中龄林保存率达85%左右。其速生性虽略比尾巨桉DH32-29差,但1年生平均树高可达2.0 m以上,2年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5.0 m、5.0 cm以上,尤其在低海拔山地不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其速生性较为明显;柳窿桉9号树干通直、径粗,抗风、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但柳窿桉9号对低温极为敏感,耐寒性有限,只可耐-2.0~-2.5℃的低温,在闽西北地区受冻几率大,在闽东南地区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种植受冻较轻,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该无性系在福建中亚热带极端低温不低于-3℃的区域低海拔山地有种植前景,尤其适合闽东南沿海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福建南平引种赤桉和邓恩桉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福建南平进行了耐寒桉树赤桉和邓恩桉的引种栽培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后 2 0个月赤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 4 0 0cm、5 4 0m ,邓恩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 4 2 3cm、4 2 9m ,生长量大大高于乡土树种枫香和马褂木 ;两种桉树对低温和干旱均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省永泰县2003年引种的柳窿桉9号无性系的生长及林分结构状况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柳窿桉9号年均生长量树高为3.0~3.3 m,胸径为2.9~3.2 cm,蓄积量为25.83~35.12 m3.hm-2。2007年底采伐利用,平均出材量57m3.hm-2,平均产值3.14万元.hm-2,平均利润1.17万元.hm-2,经济效益较好。柳窿桉9号在永泰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赤桉 3 4号无性系是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从澳大利亚引种、在我省生长近 8年的成龄大赤桉植株上选取枝条 ,通过组织培养试管苗而繁殖培育 ,再经多次遴选所得的一个耐寒品种。在郴州市苏仙区林业局桉树基地经过最低温度- 7℃的考验 ,证明基本无冻害。同时赤桉 3 4号是耐干旱性强 (生长在同坡立地上的 5年生杉木、马尾松被旱死 ,而当年造的赤桉 3 4号无性系林安然无恙 )的强阳性硬材速生树种。1 僵苗状况1.1 僵苗林地状况僵苗地地处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响水坝乡杨柳冲的一个专供放牛的荒芜小山包 ,坡度 10°左右。山地阳光充足 ,土壤为砂岩…  相似文献   

8.
湖南多年引种桉树的历史表明,赤桉能忍耐-8℃的低温,且生长良好,为湖南最适推广的桉树种之一,赤桉的半致死温度为-10℃,而湖南-10℃的低温周期约为14 a,因此营造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可避开此低温的伤害.不同桉树及赤桉种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渡口赤桉等种源既耐寒,耐瘠薄,又表现早期速生,湘南是其最适推广区.对与抗寒和生长有关的3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9种桉树中,赤桉、多枝桉抗寒力强的种类其SOD酶活性也高,分别为459.7活性单位/mg蛋白质和600活性单位/mg;7种桉树在生长旺盛季节硝酸还原酶活力以渡口赤桉为最高,达4.520 μmol.g-1(30 min)-1;8种桉树中以赤桉的光合速率最高,为15.5 mg.dm-2h-1.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0.
闽西北适栽桉树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闽西北进行了多批桉树树种引种或种源家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闽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桉树有巨桉、邓恩桉、柳桉和赤桉,其中赤桉、邓恩桉最为耐寒。可以推广到闽西北大部份地区,巨桉、柳桉适宜闽西北较低海拔、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地区,但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源。树种内种源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抗寒性存在显或极显差异,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比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大,而家系间又比种源间大。此外,桉树树种原产地的雨量分布情况对决定引种桉树极为重要。在高温潮湿的福建地区不适宜引进冬雨型桉树树种。  相似文献   

11.
闽东桉树品系造林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鸿燊 《热带林业》2006,34(1):33-36
选择福建省有一定栽培面积的7个桉树品系,在永泰县的三个海拔带分别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试验设计,运用多目标决策原理,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永泰山地造林综合指标表现最好的为尾赤桉201;其次为尾园桉184、尾巨桉3229、赤桉9号、巨尾桉C6、;比较差的为巨桉A5、柳窿桉9号。在本地区,包括整个闽东Ⅱ08桉树引种小区,发展桉树宜提倡使用尾赤桉201。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南平地区引种邓恩桉、赤桉,试验结果表明,4 a胸径生长量邓恩桉、赤桉分别达到11.6 cm和7.8 cm,高生长分别达到13.3 m和10.5 m。邓恩桉、赤桉有较强的耐寒性,3 a生以上的邓恩桉、赤桉在南平低海拔地区可安全越冬;有较强的耐旱性,干旱对邓恩桉、赤桉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且赤桉的耐旱性大于邓恩桉。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从北(全州县咸水林场)到南(合浦县山口林场)的范围内,建立7个包含有2个柳窿桉(Eu-calyptus.saligna×E.exserta)无性系与4个其它桉树优良无性系参与测定的无性系区域试验林。通过对造林后半年生的幼林生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柳窿桉无性系与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并无显著差异,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也不明显;(2)柳窿桉无性系在不同的地点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广西中部地区的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好;(3)柳窿桉无性系的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彼此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产生;(4)柳窿桉无性系抗性较强,在青枯病高发区的广西合浦县并无病害发生,在冬季较寒冷的广西全州县尚未见有寒害出现。  相似文献   

14.
桉树冻害后恢复能成林成材姜景峰,姜晓装(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南昌330046)熊卫东(南昌市林业局)关键词:桉树,恢复生长我省普遍引种栽培了赤桉、大叶桉、细叶桉、窿缘桉、柠檬桉、蓝桉和直干蓝桉等100多种,历时92年。其中有10多种在赣南赣北都能长...  相似文献   

15.
广西耐寒桉树育种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广西在耐寒桉树育种方面开展了引种试验、家系试验、优树选择以及杂交育种等工作 ,引进了邓恩桉(Eucalyptusdunnii)、赤桉 (E .camaldulensis)、溪谷桉 (E .badjensis)、蓝桉 (E .globulus )、巨桉 (E .grandis)、圆角桉 (E teleticornis)、史密斯桉 (E .smithii)、多枝桉 (E .viminalis)等一批树种及其种源 ,进行了有 10 4个邓恩桉家系参与的家系试验 ,选择出柳窿桉、邓恩桉等树种优株近 10株 ,成功培育出具明显杂种优势的柳窿桉(E .saligna×E .exserta)、尾赤桉 (E .urophylla×E .camaldulensis)、尾圆桉 (E .urophylla×E .teleticornis)等桉树杂交种 ,另外还开展了促进邓恩桉开花结实与邓恩桉组培繁殖的试验研究。建议加大耐寒桉研究力量 ,借鉴已有的国内外耐寒桉育种经验 ,引进更多耐寒桉优良基因资源以及加强对优良耐寒桉树种邓恩桉的开花结实与组培繁殖的研究攻关等  相似文献   

16.
赤桉E.camaldulensis是桉树种类中较为耐低温的一种.为了引种适合湖南永州气候条件、抗低温、且速生丰产的赤桉无性系,对赤桉7个优良无性系进行了对比试验.经4年冬季的严寒低温、霜、雪、冰冻的考验,对其树高、胸径、材积等因子采用双因子方差分析,对无性系的差异进行Q检验,结果表明,赤桉无性系34号综合性能最佳,可在永州市南部6县发展.并对赤桉无性系34号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耐寒赤桉组培无性系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信海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1):24-25,65
桉树一种适合湖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速生用材树种。利用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耐寒赤桉组培无性系,是解决桉树种苗的最好途径。作者介绍了赤桉的生物学特性、耐寒赤桉组培无性系的特点,提出了开展耐寒赤桉组培育苗的重要性与耐寒赤桉组培苗造林的关键技术,对发展桉树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通过近九十年的桉树引种,选择出了抗寒力较强,生长表现较好的桉树品种——赤桉。在五十年代末,就在全省大范围地开展了赤桉的“四旁”植树和营造赤桉片林,并已形成了现在的赤桉优良次生地理种源贵溪赤桉。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期,我省营造了大面积的赤桉。人工片林,累计达3万多亩,另“四旁”植桉达140万株。但是生产上使用的种子,主要来自经改良或测定的林分,行道树或孤立木,遗传品质较差,造成林分生产力不高,为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建瓯市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北的建瓯市3种不同坡位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结果表明:邓恩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邓恩桉可耐-4℃的短暂低温严寒。造林当年的平均树高达3.1 m,8年生邓恩桉生长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9.5 m和10.3 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3种试验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2.6%以上。8年生时,不同坡位对邓恩桉成活率与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林分保存率达到85.7%~88.2%,不同海拔(坡位)造林对当年生邓恩桉树高、胸径及8年生胸径、蓄积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8年生树高的影响差异显著,海拔200m以下的中下坡引种邓恩桉较速生。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开展了尾赤桉DH201-2无性系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尾赤桉DH201-2无性系在该区适应性、速生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耐寒性(耐-4℃低温),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达15.2 m、14.2 cm和181.5 m3.hm-2,年均生长量树高3.80 m、胸径3.55 cm、蓄积量45.38 m3.hm-2,超过该区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可进一步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