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野花组合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41-243
概述了野花组合的来历及配置原则,总结了其具有的特点及类型,列举了野花组合在各园林中的应用,并针对其应用前景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广野花组合在城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草地桃园是国外70年代开始研究的一种全新的桃树超高密栽培制度。它具有树体矮小,便于管理,投产特早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桃主产区,由于夏季高温多雨,幼树生长旺盛,绝大多数品种定植当年很难形成足量的花芽,以满足第二年丰产的要求。这是我国进行草地桃园栽培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在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城市都开始将园林绿化作为体现人们生活品质、城市良好形象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绿地建设,以此来提升城市的绿地率与绿化的覆盖率。野花组合是一种新型的绿化方式,采用的绿化植物多富含浓郁乡野气息,近年来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将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本文主要就野花组合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野花组合的类型和应用,并结合不同地域的应用环境条件差异确认野花组合的选择方法和配置应用.依据该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应用方式,进行了野花组合的种植和养护管理研究.掌握了不同种类组合的种植和应用方法,确定了野花组合的生态景观功能,以及在北方城市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野花组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照  姚瑜 《北京农业》2013,(33):102
野花组合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难度较低,具体操作简单、省时间、省人力以及效果好等优点,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此,从野花组合的特点入手,对园林景观中野花组合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很多城市在进行人工草地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但是,人工草地在实际建植过程中受到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膜下滴灌技术因此应运而生。这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在我国很多区域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不仅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加强了对我国淡水资源的保护。基于此,介绍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贵州地区畜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虽然相比于其他省份而言,我国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的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其发展的状况仍旧让大多数人看好。然而,如果贵州省畜牧业想要谋取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草地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方面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对贵州省草地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相应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精细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3S"系统则是解决精细农业发展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从介绍了GIS在农业方面的几个应用,国外GIS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GIS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我国草地类型多样、地理背景复杂、覆盖度低等特点制约了在大尺度上草地的高精度监测。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草地监测能力,在草地碳循环、生产力、生物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方法】文章在回顾国内外草地碳循环遥感的最新进展基础上,从草地遥感观测手段、碳循环及其关键参数(初级生产力、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分量、光能利用率和物候)反演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各种遥感影像在草地碳循环监测中的价值,对比和分析了草地关键参数遥感监测方法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结果】遥感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草地碳循环监测能力的提升,结合遥感技术开展草地生态研究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结论】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建模及反演理论的深入发展,遥感手段将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及应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垃圾填埋与沼气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阐述国内外在城市垃圾填埋与沼气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城市垃圾填埋以及沼气化技术原理,结合经济和技术实际,详细分析城市垃圾填埋与沼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可行性,并对其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1.
野花组合的配置应用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野花组合的概念与特点,针对不同类型野花组合介绍其配置应用,并总结了野花组合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等,以期为野花组合在公园、林带绿化、道路绿化等各种场所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金飞  高敏华  李悦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219-220,223
新疆面积占全国的1/6,其中草被覆盖面积约50%,是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不合理放牧,使草地资源遭到破坏。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CGIS,对新疆2008年4~11月连续8个月的MODIS影像进行处理,发现草地产量随时间变化大,草地产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近15倍。通过这些研究,可为制定放牧方案提供依据,对实施可持续放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天然草地>灌木林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对于不同的用地类型.灌木林地及天然草地有利于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颗粒,而农地、果园和人工草地形成的团聚体颗粒粒径较小。土壤微团聚体:灌木林地和草地土壤1-0.01mm微团聚体含量较高,果园偏低:灌木林地和草地对于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果园表层土壤的微结构水稳性最差,灌木林地和人工草地最好。  相似文献   

14.
王倜  王云  关磊  马立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639-3642
对穿越和毗邻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条公路路域范围内的野生花卉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路域野生花卉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域范围内共统计野生花卉植物20科33属36种,该区植物成分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以蔷薇科(Ros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等为优势科,但寡种和单种科相对较多;以绣线菊属(Spirae)、沙参属(Adenophora)等为优势属,但属的组成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3.9%.从分布区类型看,科以世界分布(35%)和北温带分布(35%)占明显优势,属以北温带分布(36.4%)和旧世界温带分布(15.2%)为优势;区系分布比较集中,总体上温带性质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工草地的重要生态作用,提出发展人工草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肇州县盐渍土生物修复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应用不同牧草品种、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改良剂的综合生物修复模式,对肇州县托古乡试验区盐渍土的牧草生物产量及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星草+碱草+耙耢与吉草+苜蓿+耙耢两种模式应是本地区盐渍土生物修复经济有效的模式。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利于牧草生长,从而减少了地面蒸发,抑制了盐分的上行。在草甸碱土(碱斑)上,每个小区的优势种都是禾本科碱蓬,伴生有少量的虎尾草。采取措施后,碱斑面积逐渐缩小,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明显加快,已演替到盐碱植物群落阶段。在碱化草甸土上,以建植的牧草为优势种,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很快,已演替到羊草群落阶段,跨越了羊草+盐碱植物群落阶段,草原生态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鹿蹄草根状茎、叶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鹿蹄草是北方一种常绿的野生花卉。利用石蜡切片法对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根状茎、叶片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同时观察了其叶片表皮形态。结果表明:鹿蹄草的解剖结构和叶片表皮形态与其常绿抗寒的特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鹿蹄草积累了组织结构资料,为这种野生花卉在北方地区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区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理化性质状况。[方法]将藏北地区草原进行划分,并随机采取样品,测定表层土(0~20cm)含水量、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结果]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全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速效磷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结论]今后应加强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并对草原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围栏对新疆山区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新疆典型山区草地——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山地草原的野外实地监测,在草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生物量、高度、盖度、频度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研究结果比较基础上,讨论了围栏这一人为手段对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影响:有利于牲畜轮牧食物资源量的增加,但是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