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大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为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15个大豆品种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筛选出高产、稳产的大豆品种应用于生产。[结果]阜阳杂交豆、中黄37、濉科998、科9302、徐0705以及皖宿01-15这6个品种具有适应性广及高产稳产性能;济4103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结论]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法,以2007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安豆1号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估算安豆1号高产稳产性结果与通用方法估测的高产稳产性结果相似,体现了高产基础上的稳产,从而证明了安豆1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同时对安豆1号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说明,为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穗型玉米杂交种绵单8号及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001年四川省玉米区试(山区组)结果采用高稳系数法等分析表明,绵单8号(绵2826)属高产、稳产型玉米新杂交种,具有广泛的地区适应性。该品种含有热带亲本血缘,抗逆性突出,特别适合西南山地玉米生态条件下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豆区试中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1999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坐标图上一目了然;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HSC位次中得出结果;用回归系数坐标法可以更清楚、更详细地说明各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但计算比较繁琐。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且容易分析,但比较粗略,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需要详细分析时,还是应用回归系数坐标分析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0年来选育审定的第8个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794.6kg/hm2,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产量4735.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2位.豫谷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d.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夏大豆新品种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5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的10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及稳定性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保有高稳系数才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与稳产性。  相似文献   

7.
HSC法与稳定性参数在水稻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稳系数法 ,辅以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 ,对 1999年重庆市水稻区试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K优 88, 优缙恢 1号 , 优 R99, 优 5 0 32 9为高产稳产性品种 ;C优 2 2为高产不稳定品种 ; 优 95 - 2 ,6 5 0 0 2为低产稳定性品种 ,同时也表明 HSC法较之方差法更能客观反映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性 ,计算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8.
张绶  张天娥  朱玉  任月梅 《杂粮作物》2009,29(3):180-183
大同3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5年以母本(黄软谷×张纯一)F2代、以晋谷9号为父本组配选育的谷子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在春播早熟区的生育期为125d左右,长势健壮,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应性强,稳产性较好,抗病抗倒,熟相好。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宜精细整地、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使优良品种与科学栽培技术紧密结合,有利于谷子高产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 ,对江苏省新育成的 12个新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 (系 )多数产量较高 ,占 6 6 7% ,高产稳产的品种 (系 )占5 0 %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为单 95 16 8和花 94 - 30 ;高产不稳产、低产稳产和低产不稳产品种各占16 7%。  相似文献   

10.
高稳系数法对大豆新品种(系)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 ,对2002年山西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试验的12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 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汾豆56、晋大74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大豆新品种,晋遗30、如N - D11具有一定 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荞麦、燕麦、小米的营养及其几种食品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荞麦、燕麦、小米等杂粮的营养特征介绍了几种传统的和新型杂粮保健食品的加工工艺为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新型烘焙,蒸煮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 A high fat diet (HFD) is considered to be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mentia because it increases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brain; thus, diets rich in...  相似文献   

13.
谷子是山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浮山县种植谷子历史悠久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土壤条件和小气候优势 ,生产出的小米营养丰富 ,色泽鲜亮 ,清香可口 ,倍受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推动当地谷子生产的发展 ,我们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引进 5个谷子新品种进行引种观察试验 ,选择适合浮山县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谷子新品种 ,摸清其生长发育特性 ,为当地大田谷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晋谷 34号、77 32 2、太选 2号、晋谷 2 9号、谷2 1号 (CK)。1 2 试验设计试验设 5个品种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  相似文献   

14.
绿色食品谷子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敏 《杂粮作物》2004,24(2):119-120
谷子为禾本科粮草兼用、耐瘠薄、耐干旱、耐贮藏、适应性广的作物.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其味美易消化,营养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色氨酸、赖氨酸,防癌的健康元素硒,是其他粮食作物不能比拟的,所以被称为健康保健食品.随着中国加入WTO,迫切需要生产绿色食品小米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谷子无公害绿色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孙文松  杨正书  曾浩 《杂粮作物》2004,24(6):347-348
1 选地、整地 1.1 产地选择 绿色谷子生产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16.
晋谷41号是1998年以95品10作母本,晋谷20号作父本杂交选育的谷子新品种,表现优质、高产、多抗、绿叶成熟,2007年通过国家谷子新品种鉴定,现已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介绍了晋谷4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刘峰 《杂粮作物》2002,22(4):203-204
在人工胁近干旱条件下,在苗期和拔节一抽穗期调查分析了12个春谷品种(系)外部形态反应及根系建成情况,将春谷抗旱类型分为三类,即真正抗旱类型,回避抗旱类型和忍耐抗旱类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杂交、辐射、系选及混合授粉等方法,通过抗病性、抗旱性和抗逆性试验鉴定,选择出4个抗病材料,分别为96041(免疫黑穗病)、杂98139和选97114(免疫白粉病)及92188(水平抗性材料);两个一级抗旱材料,分别为96056和9676;3个一级抗倒材料,分别为9782、铁9018、选95186。  相似文献   

19.
谷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谷子耐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灾作物。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谷子的产量不断提高,大量高产纪录否定了“谷子低产”的错误认识。目前,在葫芦岛地区很多山区乡镇已经把谷子生产作为了主导产业,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下面对谷子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454-460
Abstract

Pearl millet is better adapted to hot and semi-arid conditions than most other major cerea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eep water uptake abil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pearl millet among millet species. First, the WUE of six millet species was evaluated in pots under waterlogging, well-watered (control), and drought conditions. Secondly, the water uptake from deep soil layers by pearl millet and barnyard millet, which showed the highest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tolerance, respectively, was compared in long tubes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two loose soil layers separated by a hardpan and a Vaseline layer). Soil moisture was adjusted to well-watered and drought conditions in the upper (topsoil) layer, while the lower (deep) layer was always kept wet. WU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all millet species by waterlogging but not by drought. The ratio of WUE to the control condition indicated that pearl millet ha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resistances to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while barnyard millet was the most stable under both conditions. The deuterium concentration in xylem sap water, relative water uptake from deep soil layers, and water uptake efficiency of deep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arnyard millet but not in pearl millet by drought in topsoil layers. In conclusion,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pearl millet is explained by higher WUE but not by increased water uptake efficiency in deep soil layers as compared to barnyard millet, another drought-resistant millet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