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种鹅场的生产技术象山县是浙东白鹅的主要产区,也是浙江省生产和出口商品鹅的重要基地。全县有一批种鹅饲养户,但规模最大的是东陈乡沙岗村的陈庆伦户。他自1984年试养28只种鹅开始,经过十一年的扩群、选育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到1993年底,种鹅已经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小鹅。刚出壳的雏鹅比较娇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鹅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那么,在育雏时应如何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呢?1.潮口:即雏鹅第一次下水活动与饮水。一般直接先给雏鹅“初饮”,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进行。但要结合雏鹅活动灵活程度掌握,如雏鹅行走自如,用手指试探时,伸颈张口,有食欲时,即可“初饮”。让其自由饮水3~5分钟,可刺激食欲,促使胎粪排出。2.开食: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常用碎米或雏鹅全价料作为精料,青饲料要求新鲜…  相似文献   

3.
徐德瑞 《中国家禽》2005,27(14):36-37
鹅舍是鹅避风雨、休息的场所,也是鹅生长的地方。干燥、舒适的鹅舍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肉鹅的生长性能,减少鹅病发生。鹅场场址应选择在远离交通要道、居民住宅区和畜牧场的地方,可大大减少疫病的传播和发生,便于卫生防疫和避免干扰居民生活。鹅舍建造要选择座北朝南、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没有污染;满足鹅饮用、洗涤和玩耍需要。  相似文献   

4.
鹅是重要的家禽品种之一,鹅产品是目前市场上旺销的产品。鹅饲养周期短,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合小型农户养殖和林、牧区饲养。现将笔者多年养鹅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鹅是节粮型草食家禽,养鹅符合我国人多地少,饲料粮相对不足的国情。鹅早期生长快,生产周期短,且产品用途广、档次高,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鹅还是疾病较少,最耐粗放饲养的家禽之一。当前,我国养鹅业正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迅速发展。那么,肉鹅饲养中,应掌握哪些关键技术呢?1饲养肉鸽前准备工作1.1准备好育雏室及用具:育雏室的建设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充分利用空闲的房舍、塑料大棚等进行改造利用。育雏室选在向阳背风、地势高煤的地方。育雏是应保温良好,利于通风换气。育雏可采用高床网…  相似文献   

6.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7.
1 选好雏鹅 雏鹅是指出壳到21日龄的鹅苗。健康的雏鹅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出壳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活泼,用手握住颈部把它提起时,两腿能迅速收缩,眼明亮有神。在选购时,最好选择本地孵抱房孵出的雏鹅,因在外地引进时容易带入疫病(传染病源),或因长途运输易引起雏鹅不适,影响雏鹅的成活率。其品种选择主要是四川白鹅。2 雏鹅的营养要求及育雏前的准备 四川白鹅早期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消化力强。在饲养上应充分供给营养,达到快速增长的目的,其饲养标准(参考)0~21日龄雏鹅所需营养标准。每1kg饲料含粗蛋…  相似文献   

8.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由此而得名。朗德鹅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而在腹部毛色较浅呈银灰色。耐粗饲、适应性强、饲养周期短、患病少,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一只鹅年产羽绒量达350~450 g,体重达7~8 kg,是当今世界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出生70 d左右可作商品鹅出售,90~120 d即可获多种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热带气候区域鹅雏发育生态行为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鹅是一种喜水食草的节粮型禽类,省光热水汽资源丰富,四季长青,水草丰盛,有发展喜水食草禽类的条件。为了提高热带气候区域鹅雏培育的成活率,满足广大市场对鹅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热带气候区域的海南省进行了大群饲养实践,对鹅雏发育生态行为进行了观察,摸索了一套提高鹅雏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养鹅技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技术经验蒋玲广西区畜牧总站530022谢志一合浦县畜牧局陈承业博白县畜牧局广西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在17~23℃之间,降雨量为1100~2800毫米,河流纵横,水草丰盛,很适合发展养鹅业。鹅系食草为主的水禽,耐粗饲,抗病力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1.
养鹅业是继养鸡、养鸭业后又一兴起的养殖业,它十分有前途,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养鹅业的饲养方式以家庭和个体户为主,规模化的很少,故相关的技术进步也很慢。据笔者调查的大量养鹅户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都知道使用一些全价饲料(由于市面缺乏专业鹅料,普遍使用鸭、鸡料、猪料等代替),但普遍沿袭传统的、简单的饲养方法,育雏成活率低、防病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为提高养鹅者的技术水平,使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养鹅业的发展,特写此文,以供参考。一、鹅场应具备的条件:1.建立鹅舍的地方与要求。——水源充足、水质…  相似文献   

12.
鹅饲养技术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 28℃,以后每周下降 1~ 2℃。雏鹅在出壳 24 h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 20℃左右)。第 1 d饮用 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 2份切细的…  相似文献   

13.
四季鹅,是一种以吃青草野菜为主的家禽。它具有耐寒、抗病力较强、饲养管理简单等特点。既可分散饲养,也可以成群饲养;有水面的地方能养,缺水面的地方也能养,适应性很强,并且投资少,繁殖快、收益大,是一项经济实惠的农村家庭副业,很有发展前途。下面将四季偶有关饲养管理及种鹅、种蛋的选择等情况介绍如下:一.四季鹅的特点四季鹅,又名苍鹏、萎鹅、瘤鹅,起源于鸿雁,故又名雁鹅,是我国占老而又稀有的一个家禽品种。目前主要分布在江苏镇江市的句容市乡镇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其它地方如苏北的宝应等地均是从句容市引而生长。因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四川省养鹅业发展很快,鹅的出栏数由1982年的288万只上升到1988年的2304万只,但这种发展多是自发的,广大农村仍沿袭传统方式养鹅,生产水平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选择川东养鹅大县开江县,川西平原的新津县和地处丘陵的仁寿县,采用普查和定点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了22个乡,923个养鹅户、87个孵化户,推广科学养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养鹅业现状 农户采用传统方法养鹅,除少数用电灯供温育雏外,绝大多数都采用自温育雏,即用纸箱、箩筐育雏,保温期一般为1~10日龄;雏鹅、肉鹅补饲米饭、玉米、谷糠等单一饲料,30日龄体重530~820克,肉鹅上市多  相似文献   

15.
鹅在动物分类学属雁形目,世界各地养殖的鹅有两种:白鹅与雁鹅分别从野生鸿雁(又名原雁)和野生灰雁经长期家养驯化而育成的大体型家养水禽。鹅仍保有其祖先喜群居放牧,耐粗饲、抗逆性与抗病力强的一些优良习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鹅养殖是我市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鹅养殖问题的调查报告陈立斌(七台河市畜牧局154600)鹅养殖到底有无前途?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其迅速发展?1996年秋季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鹅养殖现状大鹅饲养在...  相似文献   

17.
赵艳 《水禽世界》2008,(1):19-20
“鹅好养,雏难育”,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笔者通过大量的咨询、现场观察和死鹅剖检中发现: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阶段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饲养户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种鹅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繁殖高产健壮的后代,为养鹅业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所谓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  相似文献   

19.
补喂添加剂对种鹅产蛋量的影响南京香江饲料厂刘毅,张小平,汤六生南京农业大学于汉周,甘信德,杨茂成鹅是以食草为主的水禽,我国广大农村养鹅习惯上都以放牧为主,以节省饲料降低成本。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区的建设,我国的耕地、荒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给放牧...  相似文献   

20.
养鹅技术改革及其效益吴家玲博白县畜牧兽医站537600我县推广的良种鹅及配套增产技术是属于农业部丰收计划内容。在1993—1995的三年中,根据该项目的合同及“实施方案”要求,吸收外地的经验,结合本县实际,把城厢、径口。绿珠、三滩、亚山、旺茂、合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