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提高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系统地分析了浙江省茶叶产业、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机械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浙江省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所需要的装备与技术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茶叶的色泽是评定茶叶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计算机分析茶叶样本图像的茶叶色泽,可以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客观评定茶叶等级。为此,介绍了色度空间与基于小波的图像增强算法,并将二者结合,用来分析茶叶色泽,评定茶叶等级。与传统方法比较,此方法在人眼视觉对亮度和颜色不同的敏感特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毛啟兵 《南方农机》2022,(10):98-100
茶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工序之后,才能够变成高品质的茶叶成品.从当前机械化技术引入茶叶产业的情况来看,机械化技术能够有效推动茶叶产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对机械化技术在茶叶产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简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分析了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应用情况,并介绍了茶叶杀青机等具体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提...  相似文献   

4.
陈琪 《农业工程》2019,9(8):153-155
为了提升茶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茶叶营销创新策略的研究成为重点之一,在分析茶叶特征及其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茶叶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了茶叶电商的市场营销策略,为提升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景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种植。茶叶作为景宁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发展全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景宁县茶叶生产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环节需要人工完成。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景宁县茶叶产业和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县未来茶叶生产所需的机械装备与技术进行了分析。一、茶叶机械化生产现状根据茶叶的生产和加工环节,茶叶产业机械化主  相似文献   

6.
吴畏 《湖南农机》2008,(4):152-153
本文分析了毛尖茶叶加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阐述了提高毛尖茶叶加工机械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探讨了怎样用数控技术改造现有茶叶加工机械和研制新型茶叶加工机械,提出了新型茶叶单机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毛尖茶叶加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阐述了提高毛尖茶叶加工机械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探讨了怎样用数控技术改造现有茶叶加工机械和研制新型茶叶加工机械,提出了新型茶叶单机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温州市茶叶机械化现状,分析当前茶叶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温州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郑江龙 《农业工程》2013,3(6):33-35
在分析浙江省江山市茶叶产业和茶叶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市茶园管理各个环节和采后加工所需的机械装备与技术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提高江山市茶叶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浩 《南方农机》2019,(13):100-100
本文介绍了临湘市茶叶发展情况和优势,分析了临湘市茶叶产业发展前景,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指导北方茶农进行冻害防御,分别开展了冻害观测和调查、茶园调研、专家咨询、茶农和专家座谈等工作,统计分析了1966年以来山东茶区27次重度以上冻害过程,学习和借鉴部分南方省份茶树冻害等级气象指标,结合茶树引种到北方后经过几十年驯化,抗冻能力已明显提高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北方茶树越冬期冻害和春茶期冻害气象监测指标,并进行了实际观测和验证。结果表明,北方茶树冻害气象监测指标可作为指导北方茶园防冻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择HIS颜色系统描述茶叶颜色,并对颜色描述系统模型进行了改进,使之能更好地模拟理想颜色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自然存储条件下不同年份生产的龙井茶的茶叶色泽和汤色进行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利用计算机视觉能定量地茶叶色泽随储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推理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此系统将传统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技术科学地加以综合,弥补了传统专家系统的诸多缺陷。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由两部分组成,即浅层知识库和深层知识库。推理过程由神经网络完成,并带有解释说明模块,主要说明诊断结果的判定依据。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传统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诊断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参数的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形是针芽形绿茶的关键感官评价指标,通常依据色泽、条形、嫩度和匀整度等表象特征进行人工评审,难以做到精准、客观和量化评价。本文以自动化生产线机制的针芽形绿茶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叶品质、形成工艺和视觉形态等内外因素,构建了外形品质的智能感官评价方法。首先,在线采集在制品的17个机制工艺参数和成品茶的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选取9个颜色特征和6个纹理特征。进而,通过与专家感官评分进行关联分析,明确了与感官品质显著相关的特征变量。为获取高效的评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极限学习机(ELM)和强预测器集成算法(ELM-Ada Boost)3种多元校正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工艺或图像特征的针芽形绿茶外形感官的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基于图像特征建立的ELM-Ada Boost模型(Rp=0.892,RPD大于2),其预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更小的RMSEP(0.874)、Bias(-0.148)、SEP(0.226)和CV(0.018)值。同时,非线性模型的预测性能均高于PLS线性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工艺参数、图像信息与感官评分之间的解析关系,且建模速度更快(0.014~0.281 s)。而Ada Boost法作为一种混合迭代算法,能进一步提升ELM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评价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是可行的,为拓展茶叶感官品质评价方法和专家工艺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各个学科之间的广泛应用,其基本理论及操作技术已经成为茶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茶树植物保护、茶叶加工以及功能成分保健机理研究等各领域。为使茶学硕士研究生更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将分子技术应用于具体的科研实验,本文以贵州大学茶学院的茶学硕士点为例,针对当前开设的分子生物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理论课程结构体系松散、与茶产业应用联系不紧密、实验课程比例严重不足等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基础理论知识部分,通过基础知识结构重组、设置主题教学内容、小组自主学习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其次,围绕分子生物学在茶叶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突出实验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设计,注重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改革措施来综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茶学硕士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档名优绿茶采摘劳动力紧缺和现有采茶机对新梢采摘缺乏选择性的问题,提出用于采茶机器人的、模仿人工“提手采”方式的仿生采摘指机构,通过固定、提拉等动作将新梢的茎拉断,并基于该机构设计采摘指气动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TM32芯片为控制核心,通过光耦继电器控制电磁换向阀两个出气口有序开启,从而控制气缸往复运动,实现采摘指对新梢的采摘。通过计算分析设计控制气路,对气路系统元件进行选型;完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并制作样机。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指能有效实现新梢与茎秆的分离,一芽一叶采摘成功率达90%,验证了仿生采摘指气动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动专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和知识库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程序设计的角度介绍了使用VisualC 进行汽车制动专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和知识库建立的方法。其中人机界面设计采用了CJLibrary开发工具;知识库的建立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管理引入了参数模块的概念。最后利用CA6471型轻型客车的参数对专家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汽车制动专家系统已基本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识别茶叶嫩芽提高机械采摘精度、规划采摘路线以避免伤害茶树,针对传统目标检测算法在复杂背景下检测精度低、鲁棒性差、速度慢等问题,探索了基于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茶叶嫩芽检测方面的应用。首先对采集图像分别进行等分裁切、标签制作、数据增强等处理,制作VOC2007数据集;其次在计算机上搭建深度学习环境,调整参数进行网络模型训练;最后对已训练模型进行测试,评价已训练模型的性能,并同时考虑了Faster R-CNN模型对于嫩芽类型(单芽和一芽一叶/二叶)的检测精度。结果表明,当不区分茶叶嫩芽类型时,平均准确度(AP)为54%,均方根误差(RMSE)为3.32;当区分茶叶嫩芽类型时,单芽和一芽一叶/二叶的AP为22%和75%,RMSE为2.84;另外剔除单芽后,一芽一叶/二叶的AP为76%,RMSE为2.19。通过对比基于颜色特征和阈值分割的茶叶嫩芽识别算法(传统目标检测算法),表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在检测精度和速度上明显优于传统目标检测算法(RMSE为5.47),可以较好地识别复杂背景下的茶叶嫩芽。  相似文献   

19.
鉴于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在知识获取上存在的瓶颈问题,分析研究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羊病诊断专家系统关键问题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同时,针对羊病症状信息的特点,提出了建立症状索引表描述字符型数据、特征权值反映症状对案例的影响;采用特征向量空间的加权检索算法,提出了症状特征相似性计算方法。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和Java语言进行系统实现,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达到了设计要求,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有机肥对有机茶园茶叶产量及开花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在有机茶园中的施用效果,在八年生有机茶园内设置4种无害化有机物料、3个不同水平的处理,研究这些处理对福鼎种茶树生产性状、鲜叶生化品质及开花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各种无害化有机物料处理均可显著改善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改善茶叶的品质,降低开花量,提高经济效益。芽重增加17.06%~42.06%,茶芽密度提高20.9%~36.4%,茶青的产量提高41.26%~93.4 9%,开花量降低2 1.6 7%~4 6.8%,产值增加1 757~3 223元/6 6 7 m2不等;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含量比对照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