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防洪减灾、淤地造田、巩固退耕还林(草)、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依据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以减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析手段,结合调研、历史资料分析,总结了下一阶段淤地坝建设面临的挑战及重要意义,分析了适宜淤地坝修建区域,通过对减少入黄泥沙需求、大型淤地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等方面分析论证,进而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新建规模、除险加固规模,并提出了发挥淤地坝蓄水功能的新思路,旨在为下一步淤地坝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最为主要的沟道工程,具有滞洪、拦沙、蓄水、淤地等多重功能.众多淤地坝组成的坝系,在拦截泥沙、淤地增收、蓄水滞洪、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可发挥显著效益.本文通过对永和县川口小流域片坝系效益的全面分析,可为全省淤地坝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工程的水保作用与防洪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地区以骨干坝、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工程、小流域坝系,在拦泥淤地、防洪保收、水资源利用、灌溉、养殖、人畜饮水、改善交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水土保持重要措施。沟道工程的防洪实践证明,只要形成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以小多成群的淤地坝为主体的沟道坝系,完全可以保证沟道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规划思路与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新要求,依据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以减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析手段,结合调研、历史资料分析,总结了现状淤地坝的分布区域,揭示了适宜修建淤地坝区域,并通过对减少入黄泥沙需求、大型淤地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等方面的分析论证,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新建规模、除险加固规模和提质增效规模,旨在为下一步淤地坝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泥沙危害的根本原因。淤地坝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测算分析,淤地坝减少入黄泥沙量占整个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减沙量的70%以上,是减少河流、水库泥沙的关键措施。坝地土壤肥沃,耕作方便,一般坝地土壤含水量比坡耕地高1.5倍,比梯田高1倍,单位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比坡地高1.2、4.0、5.2和1.3倍。坝地单产是坡耕地产量的4~6倍,是梯田产量的2~3倍。淤地坝建成后,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淤地坝的前期蓄水,发展灌溉和养殖业,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防洪减灾、淤地造田、巩固退耕还林(草)、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近年来,黄土高原局部地区强降雨时有发生,极端天气有所增加,淤地坝安全运用问题,尤其是特殊条件下的个别工程损毁案例,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实例,从管理、实践角度客观总结分析了淤地坝工程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量级,提出了加强淤地坝建设及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淤地坝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保持水土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加强运行管理是保证淤地坝效益长期有效发挥的关键。分析了目前山西省淤地坝运行管理模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就淤地坝科学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为加快推进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4月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部署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  相似文献   

9.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大规模建设淤地坝,不仅对于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淤地坝数量、淤地面积和拦泥量按区域、流域的分布特征;针对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设计标准偏低、坝地非点源污染加剧、无效蒸发大等问题,提出了淤地坝单坝系统和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概念,以及建设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基本方法和保障措施。还分析了节水生态型淤地坝建设的案例,以期为淤地坝工程建设提供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月9至10日,水利部在西安市召开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座谈会。会议在听取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淤地坝管理办公室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与管理进展情况介绍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近年来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践,针对前期可研初设、工程投资标准、建设运行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58 446座,淤地面积927.57 km2,在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现有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存在各类病险问题,发生溃坝风险日益增大和黄河下游河道主要淤积物是粗泥沙的实际,建议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步伐,尽快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建设淤地坝可以改变微地貌,增加良田面积,有效拦截泥沙,防止沟道侵蚀;能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区域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坝代路,便利交通.实践证明,淤地坝建设是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降等、销号、报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截至2016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共建成淤地坝59 037座,其中骨干坝5 829座、中型淤地坝11 234座、小型淤地坝41 974座,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就有5 282座。介绍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存在病险的原因,阐述了淤地坝降等、销号、报废的必要性,并针对现行淤地坝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淤地坝降等、销号、报废的原因、概念、条件及程序等方面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淤地坝对陆地碳贮存的贡献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以防洪拦沙、淤地为目的的淤地坝工程可能在增加陆地碳贮存方面起一定作用。为验证这一假设,利用碾庄沟流域淤地坝普查资料,结合土壤侵蚀野外调查,研究了1957~2000年碾庄沟流域淤地坝控制区土壤侵蚀产沙时间空间变化与淤地坝库泥沙有机碳储存关系,并估算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拦泥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在研究的12个淤地坝小流域内,流域土壤侵蚀产沙平均速率为25800t/(km2·a),变异系数为42%。土壤侵蚀产沙速率的大小序列为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坡地土壤侵蚀向淤地坝输沙速率(S,t/km2·a)随流域面积(A,km2)的增大呈线性函数减小(R2=0.46,p<0.05)。1957~2000年碾庄沟流域淤地坝共储存有机碳173,133t,提高流域碳储存强度在0.13~5.03t/(hm2·a)之间,平均为1.28t/(hm2·a)。到2002年底,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共增加有机碳贮量为0.123Gt,占1994~1998年全国大面积人工造林工程增加碳贮量的17.08%,是美国年沉积泥沙有机碳储量(0.04Gt/a)的3.08倍。我们的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拦蓄泥沙及淤成的坝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吸收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淤地坝是适应黄土高原地区气候与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原创性贡献,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更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拦泥淤地、减少入黄泥沙和确保黄河安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淤地坝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重点从“守底线、补短板、强监管”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就是从除险、销号、转型、慎建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流域人、坝、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淤地坝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和安全运用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飞检、暗访、群众举报、督查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全面加强淤地坝监管,在短期内扭转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问题频发的现状,保证淤地坝安全运用和防汛安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安全运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近60年来,在拦截泥沙、蓄水滞洪、减蚀固沟、淤地增产、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局部地区个别工程存在质量不高、运行管护措施不到位、除险加固不及时等安全隐患和问题。总结了甘肃省淤地坝建设成效,提出要实现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必须采取合理布局选址、科学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筑坝、尽责管理维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系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要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就要在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过程中,大力推进以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工程建设,修复沟道生态,从整体上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黄河,加快退耕还林草步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共可建设治沟骨干工程21 000座,淤地坝 242 000座。  相似文献   

18.
以淤地坝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利用水沙资源治穷致富和减少入黄泥沙的有力措施。针对兴建淤地坝的过程中执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遇到的问题提出商榷。根据淤地坝的特点、作用、运行方式、淤积年限、利用方式,提出淤地坝不宜于用水库工程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也不宜以工程规模和库容划分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在其断面设计上,不应按水库边坡设计规范设计淤地坝边坡。其坝址反滤体的设置,应根据筑坝材料可设或不设,沙石料也不是修筑反滤体的唯一材料,应大力试验推广和应用土工织物,以降低工程造价。在工期安排上,分期施工虽工程量小,但准备工作量大,工程总造价也未必一定能节省。淤地坝的滞洪库容不能计算拦泥淤地效益。不应按建坝数量平均分配投资,而应按拦蓄泥沙单位体积或淤地单位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安排投资。在坝地利用上,群众迫切希望的是"前三五年好用水,三五年后好用地"。应把利用坝地的时间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相似文献   

19.
淤地坝工程是经历史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淤地坝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持续发挥淤地坝效益的需要。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淤地坝工程安全工作,陈雷部长曾多次对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除险加固提出明确要求。黄委和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七省(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超前筹划、提早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扎实做好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确保淤地坝工程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防汛救灾专题会议精神,确保淤地坝工程度汛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对黄土高原地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七省(区)的淤地坝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落实防汛责任,强化防汛措施,扎实做好淤地坝安全度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