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油菜科学技术发展50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江苏省近50年(1959~2009)油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从总结群众经验起步,逐步研究建立了以"看苗诊断(施肥、管理实践)"为核心的"油菜‘三发’栽培技术"、以"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路线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的"油菜保优、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江苏油菜品种改良经历了"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品种"、"优质品种替代非优质品种"和"杂交油菜替代常规油菜"3个阶段。每一次品种更替的结果都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是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引导油菜从"小作物"走向"大作物",推动了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是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一种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笔者从备田、选种、化学除草、合理施肥、及时间苗、定苗,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在绥阳县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互助县在全县农业区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油菜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中的施肥问题从未研究过,本文就油菜施肥问题尤其是氮肥优化问题做一简要论述,力求扭转"土壤养分过量积累"和"养分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我们总结完善了一套"两高双低"优质油菜保优栽培技术和"两高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既实现了优质品种向优质商品的转变,又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管革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04-104,125
介绍了双低杂交油菜"核优46"特征特性、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秭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试验,根据万亩双低油菜高产示范及"一菜两用"栽培试验的数据,秭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得出,油菜"一菜两用"在不改变原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产量还会增加,而且不仅油菜籽品质好,油菜苔的食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蔬菜,但油菜所含有的芥酸和硫苷对人们的健康有害,所以生产出优质"双低"的油菜是人们的需要。本文从培育壮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做了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8.
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历史上栽培油菜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油菜栽培历史与成熟的油菜栽培技术经验。在我国,油菜栽培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在湖南省,油菜栽培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如今的油菜栽培技术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在其转型过程中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前我国优质油菜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宁杂1818"油菜新品种案例展开实例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油菜栽培的产量与质量,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蔬菜,但油菜所含有的芥酸和硫苷对人们的健康有害,所以生产出优质"双低"的油菜是人们的需要。本文从培育壮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做了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10.
姜玉忠 《河南农业》2014,(17):14-15
<正>一、2015-2020年河南油菜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河南省"双低"油菜生产稳定在36.67万hm2左右,力争利用有效冬闲田资源,恢复到40万hm2左右。"双低"化率在90%以上,基本消除常规品种及其他品种插花种植现象,油菜品质基本达到部颁优质标准,含油率40%以上,平均单产160kg以上。积极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基本形成产业化雏形,通过试验示范,引进储备有发展潜力的"双低"油菜品种3~5个,引进储备先进的栽培技术1~2项。(一)目标定位到规划期末,全省"双低"油菜生产面积稳定在36.67万hm2以上,总产95万t以上,整体提高"双低"油菜栽培技术水平,平均单产达到  相似文献   

11.
油菜新品种“沪油17”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来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笔者筛选出适宜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沪油17",形成了"沪油17"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杂交油菜新品种赣两优5号的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两优5号系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66S"与恢复系"03C-9"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2011年12月通过江西省审定。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双低”优质油菜产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优化油菜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栽培技术、外部环境调查分析后认为,只有加大油菜板块建设和杂交油菜双低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力度及政策支持力度,才能促进双低油菜产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双低"油菜的基本特点结合实际出发,对油菜种植提出了培育壮苗,规范种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水等方面技术要求,阐述了高产"双低"油菜—"花油3号"栽培技术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建宁县试验示范"莲田轮作油菜"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简述了子莲轮作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长宁县加速发展油菜生产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属十字花科植物,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地处西南地区长江流域的栽培油菜,属于冬季油菜,分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以甘蓝型为主。油菜生产经历了当地老品种——常规良种(胜利油菜)—"两高双低"杂交油菜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三次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天然植物油需求旺盛的趋势、油菜籽及菜油高价位运行的态势,种植油菜的相对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适合于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休宁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展了油菜"333"与"345"技术示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45"技术集成模式增收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油菜生产综合效益,对于促进油菜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变油菜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等现状,实现油菜增产增收,该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挖掘油菜多功能潜力和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优势以及高附加值油菜产品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开源节流创建安徽油菜产业的"双全万元"新模式.在该模式指导下,通过全产业链开发和全价值链挖掘,实现"油菜亩综合产值达万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直播油菜是继水稻直播种植后又一普遍采用的直播栽培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油菜直播栽培技术,我们对油菜直播栽培技术开展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和探索。本文介绍了油菜直播的实验目的、实验情况及实验结果等,分析了油菜直播留苗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初步提出了适宜的直播留苗密度,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