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潜力,确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状年水土流失面积中不需治理与不可完全治理面积,计算区域内土壤侵蚀强度轻度以下的国土面积上限,确定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结果表明,新疆不需治理面积由水浇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面积组成;不可完全治理面积由林地、草地、园地、旱地、人为水土流失地块、农村道路面积组成;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51.45%。为满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到205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以完全治理面积为4.37万km~2,植被为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曹文洪  宁堆虎  秦伟 《中国水土保持》2021,(4):5-8,21,I0001
为科学推进新时期全国水土流失防治,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水利重大科技问题“新时期水土保持目标与对策研究”。围绕如何确定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的问题,主要介绍了有关水土保持率的需求意义、内涵定义、确定方法,以及全国和水土保持一级分区的远期目标值初步成果,以期为正在开展的省级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复核与分解等工作,以及新时期水土保持管理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凤县隶属宝鸡市,为秦岭山地重点预防区,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截至2022年凤县水土流失面积1 278.64 km2,占县域面积的40.62%,水土保持率为59.38%,低于宝鸡市平均水平73.11%,计划2050年水土保持率提升到72.03%。在全面剖析水土保持率低的原因后,提出了集中领导、加大坡改梯实施力度、加快小流域治理转型、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等措施,以推动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月14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尹力作工作报告,云南省省长陈豪致辞,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主持会议并讲话,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陈琴作会议总结。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长江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万多km~2,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全国及不同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适宜目标,帮助社会各界了解和应用水土保持率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促进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根据2019年水利部首次提出的“水土保持率”指标及其专项研究成果,阐述了水土保持率概念的内涵及其阈值确定方法。以30 m分辨率网格为空间单元,基于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分析计算了全国及各省份水土保持率阈值,并解读了水土保持率系列目标在中国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和落实中的应用。[结果]水土保持率概念的核心是表征符合自然规律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水土流失防治适宜程度,远期应当包含减量、降级、增效等多维度的阈值体系,可综合评估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现状及其所能达到的适宜程度。目前的水土保持率指标主要反映水土流失面积的减量适宜目标,已被用于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并被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的核心指标。[结论]建议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范式,在全面考虑自然与社会领域综合因素影响,本地和溢出维度不同效应协同,生态和经济层面多重目标权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消长...  相似文献   

6.
在深刻剖析水土保持率内涵基础上,以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为单元,确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率研判规则,分析了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特征。湖北省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现状差异较大,远期目标差异不明显,鄂西地区由于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水土保持率现状和远期目标均较低;鄂东北低山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大洪山丘陵保土区、鄂东南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鄂西北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等4个区水土流失消减面积存量相对较大;水土流失消减面积以中轻度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是山区省份耕地(尤其是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障碍和影响因素.以已有的坡耕地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和分析结果以及1996-2006年土地详查及变更调查耕地分类面积和各类耕地坡度分级面积为依据·结合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等相关规程和规定.综合测算了云南省1996-2006年全省不同坡度耕地和耕作方式的土壤流失量以及县域耕地土壤流失总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其中1996年和2006年为分县测算),分析了耕地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以及耕地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云南省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措施,为制定省域水土保持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及有关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确定工作。结合“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宁夏实际自然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基于ArcGIS平台通过研判分析2019年宁夏动态监测数据及土地利用、DEM等地理空间数据,分别确定了2050年远期目标值,以及2025、2030与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经计算不需治理与不可完全治理面积为12 044.96 km~2,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81.86%,宁夏远期可完全治理面积为3 843.55 km~2,结果可为新时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目标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动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推动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关键作用。为满足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考核的需要,经过深入调查和广泛讨论,建议将"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作为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明确定义了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对实际工作中计算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所涉及的关键参数,即特定区域、特定时段内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和"人为水土流失增加面积"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考核指标的灵活应用和具体量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刘烈浓 《中国水土保持》2020,(1):F0002-F0002
2018年,上犹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县。两年来,该县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三大目标,扎实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新建的民生类水保工程开始发挥效益,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上犹县通过中央财政2000万元和省级财政600万元的奖补资金,撬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3996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9.55 km^2。  相似文献   

11.
以全面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水利部、甘肃省水利厅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体要求为指引,针对河西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掌握武威市2011—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分析了武威市各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及各侵蚀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19年,武威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75.98 km~2,水土保持率从32.73%提高到35.07%,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武威市2030年水土保持率达到38.48%的要求还有差距。从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强化水土保持政策宣传、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水平等方面对武威市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思考,可为武威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仍然繁重,有计划分批次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是现阶段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优先治理小流域识别是其首要解决的一项基础工作,然而目前相关成果较为缺乏,难以支撑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智能决策和精准施策。在当前大力推进智慧水土保持背景下,积极探索优先治理小流域识别方法非常迫切,对于科学、合理、高效促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于小流域自然禀赋条件,以中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以水土流失“减量和降级”双重目标和治理效益最大化需求为导向,综合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两个维度,提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优先度定义及定量评价方法,为识别优先治理小流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显示,秭归县2021年现状水土保持率为69.12%,远期(2050年)水土保持率为81.74%,总体提升12.62个百分点。秭归县2021年全域土壤侵蚀模数现状为758.50 t/(km2·a),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为408.71 t/(km2·a),总体下降比例达46%。秭归县大部分区域均具有较大的水土保持率提升潜力和土壤侵蚀控制度,可完全治理和可降级的水土流失地块分布较为广泛,尤其在县域中西部的小流域存在较大的水土流失面积消减和土壤侵蚀强度降级空间。秭归县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优先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中部高,东部和南部相对较低的分布格局,全县治理优先度大于0.6的小流域占总全县小流域的11.76%。通过典型县应用,该研究提出的小流域治理优先度涵盖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两个维度,能更为全面满足小流域水土流失“减量和降级”双重目标和和治理效益最大化需求,直观反映了水土流失面积消减空间和土壤侵蚀强度降级空间的目标和相对大小,对支撑小流域治理决策更加准确、科学,治理优先度评价方法不仅可行,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10—2020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了惠州市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情况,至2020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14.75 km~2,水土保持率从89.10%提高到90.11%,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惠州市水土保持现状、存在的短板弱项等,从抓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夯实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提升监测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预防治理对策,可为惠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息快报     
信息快报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确立   (本刊讯)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水利部制定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是:近期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2,到2010年使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坚决控制住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到2030年,继续保持较高的治理速度,使全国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5%以上,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观;远期到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全国水土流失地区基本治理一遍,大部分地方实现山川秀美。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1990年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力和风力两种侵蚀形式的水土流失面积就达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1/3。其中,黄河、长江、淮河、松花江、辽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的近50%。       全国北方片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00年12月24日~28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办,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承办的全国北方片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培训班在西安举办。来自黄委、海委、淮委、松辽委四大流域机构及北方15个省(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规划、设计部门及重点项目地区水利水保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设计单位负责人、业务负责人共60人参加了培训班。   水利部水保司焦居仁司长,为全体学员讲了题为《推进跨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第一课。   焦居仁司长着重强调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思路是:   (1)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深入贯彻江总书记和朱总理批示精神,高举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旗帜,发挥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作用。围绕西部大开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2)适应形势,调整思路。①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节约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以七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单位,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坚持工程、林草和农技三大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综合治理,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农民,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江河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江河治理,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③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调整思路,把生态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妥善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快林草植被建设,加强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把退耕还林落到实处。④从实际出发,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有:①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概论;②水土保持项目规划;③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编制;④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⑤水土保持项目的工程设计。   举办此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土保持建设工程前期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尽快适应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郭治安(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十五”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繁重。“十五”期间,云南省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力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重大进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依法开展,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修复稳步推进,监测预报初见成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km2,新实施保护面积2.46万km2,全面完成了“十五”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我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切割强烈、雨量集中、时空分布不均,土壤母质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于2000年12月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市)”,同时我市水土办2001年7月也被国家水利部评为“1997~2001年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本文主要对我市水土流失的状况、治理措施与成效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目标,为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13.417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5.04%,年土壤流失总量50 813万t,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云南省自然地理概况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介绍了云南省水土流失治理空间布局模式以及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适宜树(草)种和配置模式,并以会泽县头塘小流域为例进行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1964年开始,经过34年的不懈努力,庄浪县建成了近百万亩水平梯田,1998年被水利部命名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实现梯田化县后,庄浪县又把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008 km2,治理程度达77%,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年可拦截泥沙761万t,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9 100 t/(km2·a)下降到现在的4 200 t/(km2·a),水土保持措施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庄浪县2012年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介绍了庄浪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以来,江西省赣州市各级水保部门认真按照水利部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和新要求,紧紧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建设美丽赣州目标,充分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牢固树立现代水保理念,切实转变治理思路,不断完善建管机制,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技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4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099.51 km~2,是"十一五"期间的161%,同时完成崩岗治理524座;各项目县坚持立足改善生态,着力改善民生,把  相似文献   

20.
确定水土保持率目标值是明确新时代新阶段水土保持目标任务、准确评价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必然要求和创新举措。为科学确定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新时期福建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依据,参照《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指南》,开展了福建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研究工作,分析了远期目标值复核成果,以期为下阶段水土保持率分解到县(市、区),以及新时期福建省水土保持管理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