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在一年一作春播玉米区,免耕覆盖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延长了上层水分向深层分布的时间,玉米秋收后至结冻期间100~200cm土壤水分比不覆盖提高1~1.6个百分点;但结冻期间,土壤水分蒸发基本停止,0~100cm土层水分差异不大;免耕覆盖明显抑制了春季返浆期的土壤蒸发,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土壤水分含量高1~1.7个百分点;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是,封垄前覆盖与不覆盖间土壤水分差异较大,封垄后差异变小;一般情况下,随深度增加,保水效果减小。免耕本身不具保水作用;在覆盖条件下,耕翻与否对保水作用不大,不论是耕翻还是免耕都必须结合秸秆覆盖;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第一蒸发阶段持续时间增长,土壤蓄保水量增加;秸秆覆盖一方面具有保水效果,另一方面,降水通过秸秆时又要消耗一定量的水分;免耕覆盖改变了地表状况,有利于雨水的入渗,使得更多的水分下移到剖面深层,为植物利用水分提供了机会;持续干旱情况下,秸秆覆盖土壤水分蒸发量与裸露土壤几乎一样多。  相似文献   

2.
保证氨贮时间秸秆中的粗纤维在氨的作用下发生分解需要一定时间,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条件,灵活掌握好氨化秸秆的发酵时间,一般20℃左右的温度要氨贮25天后取用,冬季以氨贮40天以上为宜。仔细鉴定质量氨化秸秆质量的好坏主要通过感观鉴定。氨化好的秸秆为棕黄色,有糊香味,氨味也较浓,手感柔软。氨化不成熟的秸秆颜色跟普通秸秆一样,没有糊香味、氨味较淡,质地没有明显变化。陈旧的氨化秸秆色泽变暗,氨味变淡。如果塑料布漏气,秸秆就会发霉,颜色变白、变灰,甚至发黑、发粘、结块、并有腐烂味,这样的秸秆千万不要用作饲料…  相似文献   

3.
秸秆覆盖对降雨人渗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作物秸秆覆盖对改善农田自然降水利用效果的作用。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模拟小雨、中雨和大雨3种不同降雨强度,对雨后玉米、小麦秸秆覆盖地与裸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布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小雨后,由于秸秆覆盖阻滞入渗的作用,秸秆覆盖地0~5cm土层土壤含水率短时间内低于裸地.但降雨后24h玉米秸秆覆盖地已与裸地持平,以后逐渐高于裸地,降雨后52h小麦秸秆覆盖地已高于裸地,且裸地水分蒸发量高于秸秆覆盖地;中雨后,秸秆覆盖阻滞入渗作用表现在土壤5~20cm土层;大雨后,秸秆覆盖阻滞入渗作用表现在10~20cm土层。秸秆的吸水性会暂时阻滞雨水的入渗,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秸秆覆盖抑制水分蒸发的作用,秸秆覆盖地雨水入渗效果均高于裸地,秸秆覆盖在降雨小的情况下仍然有利于雨水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2012,(10):38-38
对于大棚蔬菜的担忧还来自整个生产过程。塑料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就容易产生有害的气体;塑料大棚内不通风,空气没有外面新鲜;没有雨水冲刷,空气流通不够好,使用的农药、产生的有毒气体,甚至包括种植人员在里面吸烟造成的污染都被大棚里的植物完全吸收了。另外,在大棚蔬菜的种植当中,更容易出现病虫害,也会用更多的农药,  相似文献   

5.
《农村科学实验》2006,(12):41-42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近日下发通知并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推广一项能将各种无毒、无害、无霉变的植物秸秆及茅草、树叶等快速制成饲料的分解技术。这项秸秆分解技术具有4个特点:一是分解迅速。根据气温状况,2至6小时即可发生反应作用;二是操作简便。只需用水将分解剂化开与秸秆粉混拌,然后密封若干小时;三是应用面广。这项技术能对精、粗饲料全面降解,转化的饲料能够同时饲喂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四是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田秸秆腐熟剂在吉林地区对玉米秸秆的腐熟效果,通过网袋腐熟试验研究了腐熟剂对玉米秸秆干重、失重率及有机碳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干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降低幅度为0.1~0.42千克,玉米秸秆失重率及有机碳分解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其中以秸秆+腐熟剂处理失重率最高,失重率为18%~42%。秸秆有机碳分解率在23.9%~43.58%之间,并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吉林市绿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秸秆腐熟剂腐熟秸秆效果明显,适合在吉林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红壤地区镉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的安全利用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安全种植意义重大。秸秆还田可以改变土壤中的Cd活性,从而对水稻各生长期不同部位的Cd富集产生影响。基于此,在红壤水稻种植区,采用秸秆根茬、茎秆+根茬等还田方式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期各部位的Cd含量,分析稻米与土壤性状及各矿质元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所有处理的水稻Cd含量均表现为根系>地上部>穗部和稻米,在成熟期,水稻根部Cd向地上部、稻米中转移,根部Cd含量较抽穗期降低,地上部Cd含量达到最高值。(2)稻米Cd含量与土壤总Cd含量、有效态Cd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与不同时期水稻中Fe、Mn、Cu等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3)在秸秆全部还田处理下,稻米Cd含量较根茬还田处理低17.5%,同时秸秆全部还田处理下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表明在此处理下,秸秆分解产生的有机碳的吸附作用大于其分解释放Cd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调控Cd由抽穗期至成熟期的转移,是控制稻米中Cd含量的关键;相较于土壤中的总Cd、有效态Cd含量,稻米中Cd的富集受矿质元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一般家畜饲喂秸秆分解剂分解的秸秆饲料都会发生哪些变化怎样计算使用秸秆分解剂的投产比,效益怎样奶牛应用秸秆分解剂的效果怎样、为什么有个别奶牛不见增奶用秸秆分解剂分解的秸秆饲料喂猪是否影响出栏期经分解剂处理的秸秆饲料适口性怎样、畜禽是否爱吃使用分解剂饲喂畜禽试  相似文献   

9.
用秸秆分解剂分解秸秆养猪,实现了秸秆代粮,大大降低了养猪成本,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由于秸秆分解剂本身无抗生素、无激素,对猪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猪应用后可达无公害猪肉标准,提高了猪肉的质量。因此用秸秆分解剂分解秸秆养猪使养猪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养猪户应用秸秆分解剂分解秸秆养猪已初见成效。养猪户对秸秆分解剂已经认可,并坚持应用。伊尔施地区养猪应用秸秆分解剂即将普及推广。下面是由内蒙古善堂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阿尔山地区秸秆分解剂技术推广人员夏宝君、周晓红对应用秸秆分解剂的部分养猪户进行的询问调查。读者可从调查中了解应用秸秆分解剂养猪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秸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常温条件下使用由不同菌系组成的生物菌剂对秸秆进行分解试验。平板试验和电镜试验观察表明,生物菌剂具有加速秸秆分解的能力。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号腐解剂分解秸秆后的残留率、剪切力最低。说明其分解效果最好,由此筛选出最佳解菌系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11.
自本报上期刊登《秸秆 分解剂 2个小时=优质饲料》一文后,反响强烈,每日咨询、购货试用、要求代理的电话和来访者不断。秸秆分解剂的核心技术就是生物酶活化技术,它的问世解决了秸秆快速分解、高效转化的难题,其制作周期长、操作复杂、不易保存的氨化、碱化、微生物发酵等传统秸秆饲料处理技术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实现以秸秆代粮养畜禽,从而大大降低养殖成本。也有不少读者认为,秸秆就是秸秆,粮食就是粮食,秸秆饲料怎能代替精饲料?为此,笔者再次深入我省己长期使用秸秆分解剂的养殖场中进行了应用效果采  相似文献   

12.
秸秆分解剂是用生物工程方法研制的秸秆处理剂,技术是酶活化技术。该技术可大大缩短活化时间,使秸秆纤维分解迅速,用该剂分解秸秆制作的秸秆饲料喂牛羊等食草家畜,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应用该技术使原不能消化秸秆的猪、鸡等单胃畜禽也可饲喂和消化秸秆,此项技术突破居国内领先水平,应用该技术可使养殖成本大大下降,且要求条件低,操作简易,群众容易掌握,是国家秸秆过腹还田项目工程中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建议在养殖业中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吨粮田条件下,不同植物物料在覆膜和不覆膜、不同时期的分解动态规律,并对不同C/N比小麦秸秆的分解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覆膜有利于地温的提高,前期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促进了土有机质的矿化,有利于植物物料的分解.调节小麦C/N在90~301范围内,随着C/N的降低,物料矿化速率加大,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而C/N比为101时有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提出了吨粮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特别提示     
新型秸秆气化炉采用最新技术制作,不需任何助燃剂,将农村丰富的秸秆等原料直接转化成可充分燃烧的气体,让烧水、做饭、取暖像使用煤气一样干净卫生,经济方便;可替代燃煤和液化气使用,是农村和小城镇家庭理想的气化炉具。该炉具有以下三大优点:  相似文献   

15.
特别提示     
《农民致富之友》2006,(6):42-42
新型秸秆气化炉采用最新技术制作,不需任何助燃剂,将农村丰富的秸秆等原料直接转化成可充分燃烧的气体。让烧水、做饭、取暖、淋浴像使用液化气一样干净卫生。经济方便;要替代燃煤和液化气使用,是农村和小城镇家庭理想的气化炉具。该炉具有以下三大优点:  相似文献   

16.
应用腐杆剂对于玉米秸秆腐熟速度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使用腐杆剂的玉米秸秆腐熟速度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测定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可提高秸秆分解率前期比不使用秸秆腐熟剂高5.24%,收获期高3.09%,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耕地土壤中腐殖质和有机物质含量,同时秸秆分解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当季作物田间管理,秸秆粉碎、应用秸秆腐熟剂以及深耕相结合将在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产量上会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腐熟剂及其用量,开展了不同秸秆腐熟剂及其不同用量对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种秸秆腐熟剂处理都能加快秸秆腐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小麦群体数量,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1.83%~10.22%;3种秸秆腐熟剂增产效果差异不明显,佳淇秸秆腐熟剂的增产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腐熟剂,施用量相同情况下,增产幅度最大。因此,玉米秸秆还田时推荐秸秆腐熟剂施用量为30 kg/hm2,既可达到分解秸秆的目的,又可控制秸秆还田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朱景权 《新农业》2006,(10):41-42
沼气肥是投入沼气池内的人.畜粪便和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植物废弃物经密封发酵后的残留物。沼气池内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有40%~50%的干物质被分解,其中碳素大部分分解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氮,磷.钾等作物的营养元素则保留在残留物中,使之成为一种养分齐全,缓速兼备,肥劲稳长的优质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最佳用肥。1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能积5000公斤以上的沼气肥,管好用好沼气肥是积造有机肥的新途径,也是作物秸秆还田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土壤肥力和粮食安全,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稳定性已成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植物残体经分解转化后成为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养分,还田腐解后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碳总量;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利用秸秆还田提供的碳源,激发微生物活性,影响微生物分泌的土壤酶.由于还田秸秆的类型、还田量及其分解环境因素的不同,作物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可为不同环境下不同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五河地区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秸秆腐熟剂,在稻麦轮作条件下对4种不同秸秆腐熟剂产品进行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腐熟剂均具有加速秸秆腐熟分解的效果,秸秆还田加腐熟剂处理后不仅土壤理化性状有一定的变化,而且还较空白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