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说明,在辽西水土流失地区,油松混交林无论对土壤湿度,土壤腐殖质含量以及对小气候条件改善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油松纯林。混交林一般可使土壤湿度提高3~32%,使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0.5~76.4%,在炎热的夏季使林内相对湿度提高3~26%,温度下降1~4℃,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此外,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促进树木旺盛生长,提高林木生长力.混交林以油松、柞树混交为最好;油松、色树,油松、沙棘,油松、黄栌混交稍次;而以油松、侧柏混交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对油松飞播造林成苗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被、土壤、土层厚度、坡向、坡位为自变量,飞播造林成苗为因变量,分析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油松飞播造林成苗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土壤、土层厚度、坡向是影响油松飞播造林成苗的主要生态因子,坡位也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综合分析最佳组合生态环境,即以植被盖度0.3—0.7,土壤为砂壤土,土层厚度在61cm以上的阴坡或半阴坡为最佳生态环境组合。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生态移民迁出可降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移民迁出后如何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仍不明确.本研究以六盘山海子流域生态移民迁出后设计的6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旱柳(Salix matsudana)+刺槐+山杏(Prunus armeniaca)、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油松+旱柳+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通过调查其土壤养分指标和树木生长指标,以TOPSIS法对恢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所有植被恢复模式均能够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38.7%~280.4%)和土壤有机质含量(16.5%~298.9%),但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82.9%~65.2%).②植被恢复模式配置的树种中,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和刺槐均能够正常生长,山杏幼苗生长不良,死亡率较高.③TOPSIS综合评价表明,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模式效果最佳(Ci=0.799 9),其次为油松+旱柳+红豆草(Ci=0.537 8)、刺槐+油松(Ci=0.526 3),油松+山杏模式综合评价最低(Ci=0.119 9).研究表明乔木针阔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更适于研究区;在林分形成郁闭抑制林下野生草本后,配置耐阴灌木和草本,利于稳定生态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利用麦秸秆基质对野生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进行驯化、栽培,研究生长阶段中菌丝、原基和子实体的生物学特性,并将供试菌株rDNA ITS区域序列进行扩增、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菌丝白色、细绒毛状,生长速度为(1. 6±0. 2) mm/d;子实体乳白色,伤后呈红棕色,菌盖表面局部覆有浅棕色细鳞片;随着子实体的成熟,菌褶颜色由肉粉到红棕、棕色,最后呈深褐色,孢子印为深褐色;单菇重40—70 g,生长周期50—55 d; ITS序列比对显示供试菌株与中国美味蘑菇的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5.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作物花生品种选用鲁花9号。播种期为2014年5月18日和2015年5月20日。播种方式为麦垄人工点播。密度为10 000穴/667 m2(每小区450穴),每穴2粒。(二)供试土壤试验地安排在鲁岗镇齐寨村齐国栋的责任田内,试验田土壤为潮土土壤,肥力较高。(三)供试肥料钼肥为钼酸铵(钼酸铵≥99%),由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提供。花生配方肥氮磷钾总养分≥45%(N:P_2O_5:K_2O=18:18:9),由河南天来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宁夏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后,植被恢复模式对弃耕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7种植被恢复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刺槐+油松、旱柳+刺槐+山杏、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油松+旱柳+红豆草、自然恢复)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II-1模式(旱柳+刺槐+山杏)利于土壤表层氮元素和有机质的积累,而CK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I-1模式(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要优于其他模式;而I-2模式(刺槐+油松)不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3)土壤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均与土壤养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而蔗糖酶分别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层间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该地区合理配置人工林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积累和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要优于自然恢复模式。因此,通过人工合理构建植物群落结构,定向恢复到稳定群落阶段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供铁水平对油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供铁水平对油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幼苗为试材,采用砂培方法,设置1对照(0μmol/L)和3种供铁浓度(30、75、150μmol/L),测定了不同供铁水平下油松针叶4—9月份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CK和30μmol/L供铁处理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及活性铁含量的4—9月份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6月份达到高峰。75、150μmol/L供铁处理的净光合速率4—6月份上升,6—8月份下降,8—9月份呈上升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及活性铁4—9月份变化均呈单峰曲线,8月份达到峰值;不同处理间各指标的大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均表现为75μmol/L(150μmol/L(30μmol/L(CK,结果表明,增加供铁可显著提高油松幼苗的光合能力,75μmol/L为油松幼苗最适的供铁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辽西半干旱区老鹰窝山自然保护区的8种典型森林植被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种典型森林植被的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孔隙度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榆树林地的增加幅度最大为7.47%,柠条增加幅度最小为0.83%;8种典型森林植被土壤的表层养分含量均高于下层,大小顺序为山杏刺槐红松柠条槺椴杨树油松榆树。  相似文献   

9.
天津几种潮土吸磷和解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个代表性土样为研究对象,应用磷的等温吸附、解吸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土样的吸磷特性与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都有很好的相关性,尤以Freundlich方程最好;供试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在250—460mg·kg~(-1),土壤磷的吸附量与粘粒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吸附态磷的解吸率在38.7—48.2%之间;供试土壤的供磷能力普遍较低,需施用磷肥才能维持作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土壤试验田地处黄淮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类型为潮土,土层深厚,耕层质地中壤,地力水平中等。(二)供试肥料供试肥料为土壤膨松剂,有效成分为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检测含量25.1%,颗粒剂。产品执行标准:Q/SYSW1603-2016。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雨产流量的阻滞作用,从而揭示其保育土壤的能力。结果表明:在0.80~0.85 mm/min降雨强度下,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封育荒草坡、油松幼龄林、已封育荒草坡、油松中龄林、虎榛子阳坡灌丛、白桦幼龄林、白桦中龄林、油松近熟林、虎榛子阴坡灌丛、白桦近熟林;在0.60~0.65 mm/min降雨强度下则为,未封育荒草坡、油松幼龄林、已封育荒草坡、白桦幼龄林、油松中龄林、虎榛子阳坡灌丛、虎榛子阴坡灌丛、油松近熟林、白桦中龄林、白桦近熟林。同一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土壤层滞水量及保土能力均与模拟降雨强度呈反比,不同植被类型保育土壤能力由大到小为,白桦天然次生林、油松人工林、虎榛子灌丛、荒草坡。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试验示范表明,土壤调理剂施地佳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方面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其效果,2013年,继续在沙湾县同一块番茄地上试验,现将2013年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番茄品种为里格尔87-5。供试肥料为施地佳土壤调理剂。  相似文献   

13.
用黑麦连续耗竭栽培和盆栽棉花、田间小区种植棉花拖钾的办法,综合评价了湖北省七种旱地土壤的供钾能力。结果表明,黑麦从0—50厘米土层中累积吸钾为41.57—98.66毫克/100克士,说明供试土壤的供钾能力不同。棉花施用钾肥的效应,土壤间亦不同,可反映供试土壤供钾能力的上述差异。黑麦累积吸钾量中,有0—24%来自速效钾,来自缓效钾的占76—100%,缓效钾的含量及其释放速率与土壤粘粒矿物组成及其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对北大山森林公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林分对土壤以及蓄水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落叶松纯林的土壤容重最大,为1.21 g/cm3,白桦纯林最小为1.00 g/cm3。白桦纯林总孔隙度最大,达到了50.75%,最小为油松蒙古混交林,仅为42.58%。土壤持水量,最高为油松纯林,最低为落叶松林。另外油松纯林的土壤入渗能力,要远高于落叶松林,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探讨清大中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纳米碳"生物、蛋白"控释肥料在昌图地区花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昌图县宝力镇农科站承担了该试验项目,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1)供试肥料:清大中科控释肥料、36%花生专用肥。(2)供试作物:花生,品种为阜花12号。(3)供试土壤:土质: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省站的安排我们于2013年在凤城市宝山镇大营子村安排西红柿2+1栽培试验点,探索不同肥力等级土壤施肥量校正系数的大致取值范围,建立简化推荐施肥的计量模式,建立保护地蕃茄的肥力指标体系。一、试验方法1.试材供试肥料:试验肥料芦阳(13-17-15)硫酸钾复合肥、过磷酸钙(12%)、硫酸钾(50%)、尿素(46%)。供试土壤:菜园土试验作物、地点:作物及品种:西红柿,品种为佳粉一号;地点:宝山镇大营子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场中等肥力水平土壤上水稻的适宜施氮量和施磷量及有关参数,为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提供经济合理的施肥依据。我们在农科所春茬稻上进行该项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土壤为海滨脱盐土,前茬棉花,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75%,碱解氮为89mg/kg,速效磷为8.1mg/kg,属中等肥力水平土壤。供试水稻品种为9746。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5%)。1.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如下处理:①N0P0不施肥;②N0P1施肥量为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试验目的为了展示花生生产中钼肥应用效果,提高农民对钼肥重要性的认识,确定土壤钼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适宜用量,为钼肥在花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二、供试材料(一) 供试作物及品种供试作物为花生,供试品种选用鲁花8号。(二) 供试肥料钼肥选用钼酸铵,供试肥料用分析纯试剂。(三)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2019年6—9月进行。试验地点设在新乡县小冀镇东石碑村,采用GPS定位,远离村庄、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分状况下几种幼树地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幼树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地径变化规律。[方法]以油松、侧柏、元宝枫和刺槐为试材,测定了土壤含水率为18.75%1、6.47%、13.13%、9.78%和7.50%时的地径日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水分处理对幼树的地径日变化有显著影响。在土壤含水率为18.75%时,刺槐的日最大收缩量(MDS)最小,为0.144 mm;土壤含水率为7.50%时,其MDS值则增大至0.356 mm。在土壤含水率为16.47%时,元宝枫的MDS值最小,而土壤含水率7.50%时的MDS值最大。在土壤含水率为7.50%时,油松和侧柏地径的MDS值最大,其他各处理水平的MDS值很接近。油松、元宝枫和刺槐晴天的每日最大收缩量比阴天大。[结论]不同试材地径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上午8:00,每日的茎直径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相似文献   

20.
1 研究方法1.1 基本情况供试土壤为通体轻壤质草甸盐土,Cl~-:So_4~-=49.2:1。土壤全盐含量0—20cm为2.7213%;20—40cm为1.6990%;40—60cm为0.5340%。地下水矿化度为6.6g/升,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0.7498%,全氮0.078%,速效磷2.3ppm。1.2 田间工程规格:开沟起垄,沟宽50cm深20cm,弓形垄背宽150cm。背上覆膜,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