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适时断奶。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750g以上即可断奶。断奶过早,会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但断奶过晚,也不利于母兔复膘,影响母兔下一个繁殖周期。因此,根据仔兔品种、生长情况、母兔体况等决定适宜的断奶时间。一般说来,肉兔品种的仔兔可在28~35日龄断奶,毛兔、獭兔品种的仔兔可在35~42日龄断奶。2)加强营养。断奶后的幼兔要多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颗粒料,少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及粗硬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应达到16%~18%,饲喂原则是少吃多餐,每天喂料4~5 次。  相似文献   

2.
<正>1采用原窝断奶法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仔兔到了28~35日龄,体重达到400克以上,即可断奶。在规模较小的兔场或农户,可采用原窝断奶法,即在断奶时将母兔移走,仔兔留在原窝内饲养几天后再转入幼兔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仔兔胃肠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刚出生肉兔90窝,随机分成3组,每组30窝,分别在21、28、35日龄断奶,并在21、28、35、42、49日龄屠宰测定胃肠道各段的pH以及相关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21日龄断奶组仔兔在28日龄时,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H显著升高(P0.05),在28日龄后随着日龄增加,pH又显著下降(P0.05);随着断奶日龄的延迟,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H呈降低趋势,42日龄后,各断奶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1、28、35日龄断奶组的胃蛋白酶和21日龄断奶组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1周均显著降低(P0.05),35日龄后,各断奶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淀粉酶、空肠和回肠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随着断奶日龄的延迟而呈增加趋势(P0.05);同时,这些酶的活性都会随着日龄增大而逐渐增加。可见,断奶日龄可影响仔兔胃肠道pH和消化酶活性,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对仔兔胃肠道消化功能的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家兔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在规模化养兔业中,科学防治家兔常见病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仔、幼兔主要防治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并搞好疫苗接种1.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主要侵害20日龄及断奶前后的仔兔和幼兔。本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怀孕母兔加强产前、产后的饲养和护理;仔兔及时吮吸初乳,注意保暖,勿使其过饥或过饱,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定期消毒;用兔场中占优势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制成菌苗,给未断乳的仔兔接种;药物预防可口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10毫…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繁殖强度与断奶时间对仔幼兔增重与成活率影响,确定适宜的繁殖强度与断奶时间,以提高仔幼兔存活率。本试验选择年龄一致的繁殖母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不同的繁殖强度、断奶时间,对仔幼兔增重与存活率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产仔后1~2d血配仔幼兔增重低于产仔后12~15d、22~25d、35d配种(P0.05);30d、35d断奶增重低于其他组(P0.05),30d断奶仔幼兔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不同繁殖强度30d断奶与35d、40d断奶,3月龄存活率低于35d、40d断奶(P0.05),产仔后12~15d配种、35d断奶,3月龄存活率88.2%显著高于产后22~25、35d、血配组(P0.05)。母兔产仔后12~15d配种,35d断奶为獭兔最适宜配种断奶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细菌性消化道疾病是造成家兔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感染断奶后的仔幼兔和育肥兔。这类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家兔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性消化道疾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魏氏梭菌病等。1兔大肠杆菌病1.1流行特点本病可常年发生,潜伏期4~6 d,主要感染20日龄及断奶前后的仔幼兔。饲养管理不当、环境突变等应激原导致仔幼兔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7.
1 适时断奶仔兔断奶时间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仔兔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水平。断奶过早,饲养水平赶不上,影响生长发育;断奶过迟,仔兔生长缓慢,影响母兔下一胎的繁殖。断奶应以35日龄为宜。其方法可采用母仔分开饲养的办法。离乳母兔在断奶后2~3d内,只喂青料,...  相似文献   

8.
1.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依据各场实际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可按常规的繁殖方法,即在仔兔断奶之后配种,断奶时间以35~42日龄为宜,每年繁殖4~5胎.  相似文献   

9.
1影响因素 适时育肥出栏,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和饲料报酬。前期生长快,4月龄以后由于性器官的发育,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据报道,肉兔平均日增重为,1月龄24克,2月龄33.1克,3月龄34.8克,4月龄22.2克,5月龄18.6克。可见,2-3月龄是肉兔生长最快的时期,在这期间如能加强饲养,可以发挥肉兔的生长优势,取得增重效果。为此,饲养肉兔要抓好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提高仔兔的断奶重,在仔兔哺乳阶段就要养好;二是做好仔兔断奶后的饲料转换,使仔兔不因断奶而影响生长。如40日龄断奶重为1千克,断奶后平均日增重30克,到90日龄即可达到2.5千克的屠宰体重。现将主要影响因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证实日光照射对家兔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于1983年冬季进行了试验。试兔为同胎35日龄青紫兰断奶仔兔,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在不见阳光的暗室内混群饲养。试验组每天移出暗室给以6—8小时的日光照射,对照组则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黑白花兔的繁殖性能,对黑白花兔母兔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只数、21日龄窝重、28日龄断奶只数和28日龄断奶窝重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繁殖性状在表型上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21日龄只数与28日龄断奶只数的相关系数最大(0.876 9);对28日龄断奶窝重直接影响最大的是28日龄断奶只数(通径系数为0.548 5),其次是21日龄窝重(通径系数为0.373 0);通过决定系数计算结果,也认为影响黑白花兔28日龄断奶窝重的主要因素是断奶只数和21日龄窝重。因此,在兔生产实际中,除了通过选育提高母兔的繁殖力外,还要健全仔兔保健措施以提高窝成活数,同时还要加强母兔的饲养管理以提高泌乳量,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黑白花兔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和血浆蛋白粉对哺乳仔兔生长性能、胃肠道pH、胃蛋白酶活性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同期配种和产仔的新西兰经产母兔120窝,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窝,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对照组)、基础饲粮+0.1%酸化剂(B组)、基础饲粮+0.3%血浆蛋白粉(C组)、基础饲粮+0.1%酸化剂+0.3%血浆蛋白粉(D组)。哺乳仔兔在18日龄开始补饲,饲养试验持续到3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D组28、35日龄仔兔的个体均重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10.53%、11.70%和16.07%、18.66%;B、D组28、35日龄仔兔的胃和十二指肠pH显著降低(P0.05);D组28、35日龄仔兔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B组35日龄仔兔胃蛋白酶的活性也显著提高(P0.05);C、D组28、35日龄仔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酸化剂或0.3%血浆蛋白粉均能改善哺乳仔兔的生长性能,且酸化剂和血浆蛋白粉同时添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我所对早期断奶仔猪实行高床饲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进行了35日龄与28日龄共计116头断奶仔猪的高床与地面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28日龄断奶高床饲养与35日龄断奶地面饲养1~60日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并且显著地高于28日龄断奶地面饲养组。这表明:高床饲养是保证逐渐提早断奶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正仔兔因为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自身的抵抗力相较于成年兔更差一些,这一时期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是比较难养的一个阶段。断奶是仔兔饲养的关键时期。断奶时间根据仔兔的品种、季节气候、母兔哺乳能力及仔兔的体质等相关情况而确定。长毛兔、獭兔以35日龄前后断奶为宜;商品肉兔可在30日龄断奶。断奶时尽量选择母兔移位、仔兔不动的方法。仔兔的出售或转群饲养最好在断奶后7 d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乳酸菌液对仔兔生长性能及对断奶仔兔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加利福尼亚兔×新西兰白兔二元杂交仔兔4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于15日龄后进行乳酸菌液饮水,以观察仔兔的生长性能和断奶仔兔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饲喂乳酸菌液能显著提高仔兔的生长性能,在30~40日龄、40~70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断奶前后乳酸菌液组乳酸菌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养兔生产中如何提高断奶幼兔的成活率,降低饲料投入,是关系到养兔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多年来,兔业科技人员对兔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如何养好断奶幼兔,从而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方向上,主要聚焦在断奶幼兔的环境控制及饲料营养方面,而对不同饲养方式的尝试、探索,以及不同饲养方式对家兔生长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鲜见报  相似文献   

17.
对仔兔消化系统的研究显示,仔兔的营养需求在很多方面与泌乳母兔是相反的。例如,泌乳母兔的能量需求是很高的,而低淀粉高纤维的日粮有利于提高仔兔断奶后的健康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并讨论了几种饲养管理方案。对在28~35日龄断奶的仔兔,将其与母兔分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寻找一种既适合母兔又适合仔兔的营养方案也是有必要的。通过给仔兔提供合适的饲料使得早期断奶(<26日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腹泻又称"拉稀",临床表现为粪便不成形、稀软、粥样或水样等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在饲养过程中,各日龄的兔均易发生本病,但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最高。如果在家兔的腹泻预防和治疗上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能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复杂,一般影响消化机能的因素都可以引起腹泻。1.2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环境的变化;仔兔断奶等因素造成的应激所引起的腹泻,断奶过早或刚断奶后的贪食;饲料的突然变换,饲喂不定时定量;兔舍寒  相似文献   

19.
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仔幼兔水样、胶冻样腹泻为主要特征. (一)流行病学 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免,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寒冷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本病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长途运输、饲养不当、日粮结构不合理、饲草腐败变质、气候变化以及其它应激因素都可导致该病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家兔生产中,初生、补料和断奶是哺乳仔兔饲养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根据哺乳仔兔的生理特点,采取合理的措施过好“三关”,对提高仔兔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有重要意义,故必须认真对待。一、初生关仔兔出生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饲养管理上应特别注意。仔兔在12日龄前两眼紧闭,称为睡眠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