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16,(4):36
正准两优608是由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56.8%,垩白粒率72%,垩白度9.0%,直链淀粉含量20.9%,胶稠度58毫米,长宽比3.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633.21千克,比对照丰两优香一号增产5.76%。  相似文献   

2.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常规粳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4.8%,整精米率74.5%,垩白粒率23%,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1.7,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13.98千克,比对照鄂晚17增产6.06%。  相似文献   

3.
正该品种是由长江大学、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常规粳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5.7%,整精米率66.0%,垩白粒率58%,垩白度8.4%,直链淀粉含量9.1%,胶稠度69毫米,长宽比1.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50.27千克,比对照鄂晚17增产12.11%。其中,2013年每  相似文献   

4.
正该品种是由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60.3%,垩白粒率8%,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80毫米,长宽比3.8,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42.34千  相似文献   

5.
金优38 由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9.80千克,比汕优64增产7.18%.出糙率82.1%,整精米率62.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155-155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培矮64S作母本,“307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4。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0%,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20.5%,胶稠度51mm,长宽比3.0,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 468.10 kg,比对照Ⅱ优725增产1.82%。其中:2004年单产8 186.25kg,比Ⅱ优725减产0.81%,减产不显著;2005年单产8 749.95 kg,比Ⅱ优725增产4.41%,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徽两优华占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华占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出糙率79.6%,整精米率59.7%,垩白粒率33%,垩白度8.6%,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82毫米,长宽比3.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44.73千  相似文献   

8.
正全两优1号是由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荆州市忠诚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出糙率80.2%,整精米率65.6%,垩白粒率46%,垩白度5.2%,直链淀粉含量14.6%,胶稠度84毫米,长宽比3.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27.68千克,比对照丰两优香1号增产4.83%。  相似文献   

9.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96-96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D8A”与恢复系“R9-3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2。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61.9%,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77 mm,长宽比3.1,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2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 996.4 kg,比对照Ⅱ优725增6.22%。其中,2004年单产9 179.1 kg,比Ⅱ优725增7.24%;2005年单产8 813.6 kg,比Ⅱ优725增5.17%,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Y两优585是由武汉市文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51.4%,垩白粒率85%,垩白度11.1%,直链淀粉含量20.4%,胶稠度  相似文献   

11.
正兆优5431是由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60.3%,垩白粒率8%,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80毫米,长宽比3.8,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  相似文献   

12.
2 鄂早18(20257) 迟熟籼型早稻品种,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2-2003。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 884.1kg,比对照嘉育948增产9.47%,两年均增产极显著。出糙率78.4%,整精米率54.9%,长宽比3.3,垩白粒率23%,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7.1%,胶稠度82mm,主要理化  相似文献   

13.
正深优9521是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2.0%,整精米率41.3%~65.1%,垩白粒率28%,垩白度7.8%,直链淀粉含量20.3%,胶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015、2016年湖北省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区域试验33个籼稻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2016年参试品种的平均垩白粒率和平均垩白度比2015年的分别增加了25.5个百分点和101.72%,说明2016年水稻灌浆期间的高温导致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增加。建议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非等位耐热性QTL以培育耐热品种,以及适当推迟中稻的播种期以确保水稻在适温条件下灌浆结实。  相似文献   

15.
正甬优4949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和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9%,整精米率72.1%,垩白粒率14%,垩白度2.4%,  相似文献   

16.
正该品种是由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不育系巨风2A与恢复系鄂恢10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55.9%,垩白粒率21%,垩白度3.9%,  相似文献   

17.
鄂粳杂3号     
《农家顾问》2004,(6):32-32
由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91.83千克,比鄂粳杂1号增产3.51%。出糙率84.3%,整精米率60.2%,长宽比1.8,垩白粒率23%。垩白度3.3%,直链淀粉含量17.3%。  相似文献   

18.
由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9.80千克,比汕优64增产7.18%。出糙率82.1%,整精米率62.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1 鄂早17(5216) 中熟偏迟籼型早稻品种,湖北大学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1-2003。2000-2001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 233.3kg,比对照鄂早11减产3.61%。出糙率78.8%,整精米率53.8%,长宽比3.4,垩白率 11%,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3.5%,胶稠度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晚稻品种。商品名,润珠香粳。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出糙率83.3%,整精米率67.0%,垩白粒率2%,垩白度0.2%,直链淀粉含量17.72%,胶稠度83毫米,长宽比1.8,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