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弄清3种类型普安鲫鱼的血细胞及血液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丰富普安鲫的基础生物学资料,采用尾静脉取血法,对A型、B型和C型普安鲫鱼的血细胞数量、大小、分类及血红蛋白和血浆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类型普安鲫鱼的血细胞均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白细胞又包含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红细胞大小,A型普安鲫鱼最大,C型次之,B型最小;红细胞数,C型普安鲫鱼最多,A型次之,B型最少;血浆葡萄糖含量,A型最高,B型次之,C型最低;血红蛋白含量,C型最高,A型次之,B型最低.  相似文献   

2.
柱头外露棉株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出远缘杂种后代的多样性。根据这些可划分类种质类型。按主要形态指标和光周期效应,种质可分为陆地棉型、海岛棉型、陆海棉型和海陆棉型;按感光性反应,种质可分为强度光型、中感光型和弱感光型;按株高等点,种质可分为筹杆型和中杆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花型芍药的花粉生活力测定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芍药单瓣型、金环型、台阁型、皇冠型和菊花型等不同花型的10个品种,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发芽法分别进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和比较研究.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单瓣型品种的花粉形态和其他几种花型芍药的花粉有所不同.TTC染色法结果表明,单瓣型品种的花粉生活力与金环型、台阁型、皇冠型、菊花型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菊花型与台阁型、金环型间有显著差异,金环型、台阁型和皇冠型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单瓣型品种花粉生活力最强,菊花型的最弱.琼脂培养基发芽法结果表明,以蔗糖10%、琼脂0.5%、硼酸10 mg/L培养基为佳;花粉生活力测定值较TTC法低,数据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聚磷酸铵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鉴别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产品结构的有效方法,测定了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为Ⅰ-型和Ⅱ-型的聚磷酸铵的红外光谱,结果发现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晶体在红外光谱中存在明显的区别:Ⅰ-型聚磷酸铵在760、680、600cm^-1附近出现吸收峰,而Ⅱ-型聚磷酸铵在这三处不出现吸收峰。从而确定了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晶体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物质传感器的电容式检测单元设计前期结构如何选型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基本交指型、极化交指型、半交指型和固态电极传感器设计4种检测单元结构进行模拟和对比。结果显示:虽然极化交指型传感器设计产生的电容响应值只有基本交指型设计的7%,但电容变化率(0.99%)却是基本交指型设计的100倍。半交指型和固态电极型是对极化交指型的优化设计,当秸秆-传感器间距为1.5 cm时,半交指型和固态型的电容变化率分别为1.32%和1.26%,两者差异不大;相对于半交指型固态电极型的结构更为简单,因而选择固态电极型设计制作传感器的物理原型。实际田间测试结果表明,该物理原型可以有效地鉴定秸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姜瘟病菌生物型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Hayward鉴定青枯菌生物型的方法 ,对四川雅安、乐山、眉山、简阳、温江、宜宾等六地分离得到的 5 5个姜青枯菌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四川省姜青枯菌共有Ⅰ型、Ⅲ型、Ⅳ型和Ⅴ型等 4个生物型。其中以Ⅲ型和Ⅰ型为主要的生物型 ,分别占总样的 5 8 1 %和 2 7 3%。  相似文献   

7.
利用阿利新蓝(AB,pH=2.6)-过碘酸雪夫氏试剂(PAS)染色,对鲇(Silurus asotus)皮肤和鳃部粘液细胞进行了分类、分布和分泌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染色结果、细胞形态和粘液细胞分布特点,鲇皮肤和鳃部粘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5种类型;皮肤中有Ⅰ型和Ⅳ型2种粘液细胞分布,鳃部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Ⅴ型4种粘液细胞分布;腹部皮肤粘液细胞密度最大,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1083个,其次为颌部皮肤,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802个,鳃丝部位密度最小,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08个;粘液细胞分泌方式有4种,Ⅰ型为全浆分泌,Ⅱ型为局部分泌,Ⅲ型为巨浆分泌,Ⅳ型为顶浆分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同域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的生态分化与进化程度,检测了室内长期筛选所得的迁飞型、滞留型、棉花型和瓜型棉蚜品系,以及在南京田间采集的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共84个样本的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种群的COⅠ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8%~100%。在各样本的569 bp大小序列中检测到3个突变位点,共形成4种单倍型(H1~H4),其中2个突变发生在迁飞型中,另1个发生在滞留型中,而棉花型和瓜型棉蚜中没有检测到突变,各品系棉蚜还共享着同一单倍型H4。迁飞型棉蚜的单倍型多样性(h)最高,为0.68~0.75,滞留型为0~0.18,而棉花型和瓜型无多样性。各种群内核苷酸多样性(π)都极低。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迁飞型与其他各品系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系统进化树显示,棉蚜种群正向着3个支系分化:支系一为COⅠ没有变异的棉花型、瓜型、滞留型和迁飞型个体所组成,数量占绝对优势;支系二和支系三仅由迁飞型组成,其COⅠ序列均发生了变异。迁飞型品系中存在突变位点的单倍型H3和没发生突变的H4,在平均寿命、净增殖率与内禀增长率上均没有显著差异,COⅠ序列在该位点上的变异还不足以影响迁飞型棉蚜的生态适合度。  相似文献   

9.
以4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对不同株穗型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和高秆型垩白粒率较低,垩白度较小,外观品质较优;半直立穗型、散穗型、中穗型、中秆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大,加工品质较优;弯穗型、散穗型、重穗型和中秆型胶稠度较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直立穗型、散穗型、轻穗型和矮秆型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品质较优。适当减小穗颈节宽度、穗长、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对改善品质有促进作用。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3.6μmol/(m2.s)时,蒸煮品质较优;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但能促进营养品质的改善;成熟期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对加工品质有促进作用,但对营养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龙脑型樟树叶纯露的挥发性成分和抑菌活性,为樟 树叶纯露作为天然防腐剂和消毒产品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 龙脑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叶纯露,探讨纯露的挥发性成分、物理性质和抑菌效果。【结果】 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樟醇,相对质量为 74.03%;柠檬醛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橙 花醛和香叶醛,相对质量分别为 14.23%、29.26%;油樟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 1,8- 桉叶油素,相对质 量为 50.36%;龙脑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龙脑,相对质量为 82.27%。芳樟醇型樟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 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 250 μL/mL;其次抑菌效果较好的为油樟型和柠檬醛型樟 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为 250 μL/mL;其 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结论】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油樟型和柠檬醛型 樟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  相似文献   

11.
晋西黄土区降雨过程对小流域产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究降雨过程(雨型)对小流域产流过程的影响,为小流域尺度上产汇流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蔡家川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蔡家川小流域2007—2017年场降雨径流数据,根据雨量在降雨过程中集中的位置进行雨型划分,并采用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雨型的特征,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小流域尺度上探究雨型特征与产流的响应关系。结果(1)蔡家川流域的降雨可划分为前期型降雨(I型)、中期型降雨(Ⅱ型)、后期型降雨(Ⅲ型)和均匀型降雨(Ⅳ型)。Ⅰ型降雨为短历时强降雨,是主要降雨雨型,占总降雨频次的44.6%,平均雨量为24.6 mm,降雨侵蚀力最强,集中分布在6—8月;Ⅳ型降雨为长历时小雨强降雨,平均历时716 min,平均雨量为17.84 mm,降雨侵蚀力最弱,多出现在雨季的前期(5月份)和后期(9月份);Ⅱ型和Ⅲ型降雨的特征介于Ⅰ型和Ⅳ型降雨之间,多发生在6—8月,降雨量和频次相对均衡。(2)不同雨型条件下小流域的径流深、洪峰流量排序为:Ⅰ型降雨 > Ⅲ型降雨 > Ⅱ型降雨 > Ⅳ型降雨,洪峰滞后时间排序为:Ⅳ型降雨 > Ⅱ型降雨 > Ⅲ型降雨 > Ⅰ型降雨。(3)Ⅰ型、Ⅲ型降雨条件下农地小流域的径流深和洪峰流量高于封禁小流域,Ⅱ型和Ⅳ型降雨条件下封禁小流域的径流深和洪峰流量略高于农地小流域,封禁小流域的洪峰出现时间均滞后于农地小流域。(4)降雨量和历时对农地小流域产流的影响更大,雨强分布对封禁小流域产流的影响更大。结论不同雨型的降雨特征差异性显著,Ⅰ型降雨是引起小流域产流的主要雨型,大雨量强降雨更易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封禁小流域削减径流、延长洪峰出现时间的作用显著,尤其对大雨量强降雨的调节作用更明显;在晋西黄土区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过程中的雨强分布是影响小流域产流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寒地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良寒地超高产水稻品质,以黑龙江省10个直立穗型和32个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寒地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直立穗型品种产量极显著高于弯曲穗型,具有较高的穗粒数是其产量高于弯曲穗型品种的主要原因。直立穗型品种糙米率显著高于弯曲穗型,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弯曲穗型,其它品质指标与弯曲穗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成穗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密度对大穗型、中间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成穗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同一穗型小麦品种成穗率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间随密度的变化效应略有不同 ,即在 375万 /hm2 密度下 ,成穗率为中间型 >多穗型 >大穗型 ;2 2 5万 /hm2 和 75万 /hm2 下 ,为多穗型>中间型 >大穗型。密度影响不同穗型品种成穗率高低的关键时期在二棱期和药隔期。  相似文献   

14.
玉米按籽粒性状,可分为马齿型、硬粒型、爆裂型、蜡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粉质型、有稃型等8种类型,其中以马齿型和硬粒型栽培较广。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收敛的角度,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河南省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α收敛和β收敛的增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一直存在较大差距;成熟型资源城市即三门峡、鹤壁和平顶山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再生型城市洛阳和南阳,衰退型城市焦作和濮阳收敛速度最慢。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主导着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的第一产业收敛较快,第三产业收敛不存在;同时,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外资利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广西稻瘿蚊生物型的变异动态和发掘广谱抗源和品种,采用国际稻瘿蚊苗期群体鉴定法研究了368份稻种资源对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并监测了广西大新、乐业、岑溪和马山稻瘿蚊的生物型。研究发现大新和马山稻瘿蚊的生物型属于中国Ⅳ型,乐业稻瘿蚊的生物型属于中国Ⅱ型,岑溪稻瘿蚊的生物型属于中国Ⅲ型。发掘出对稻瘿蚊具有广谱抗性的高抗稻种资源13份、抗稻种资源4份和中抗稻种资源1份。  相似文献   

17.
以穗倾角为分类依据,研究了不同穗型水稻群体产量形成和干物质生产特点。结果表明,直立穗型、半弯曲穗型、弯曲穗型品种平均产量依次降低,成粒率和千粒重较高是直立穗型高产的主要原因;弯曲穗型品种抽穗期干物重和表观输出率较高,直立穗型品种较低;直立穗型品种抽穗后干物重和成熟期干物重明显高于另二种穗型,抽穗后干物重占成熟期干物重和产量的百分比也较高;直立穗型品种上三叶短而宽、上中部叶片直立而下部叶片较平展,半弯曲穗型品种上三叶长而窄、叶片较平展,弯曲穗型品种上三叶长而宽、上部叶片平展而中下部叶片较直立;抽穗后直立穗型品种群体中下部透光性能好、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较慢、丙二醛含量上升较慢;直立穗型和半弯曲穗型品种抽穗后单个颖花拥有的干物质越多,成粒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从烟草和油菜上采回各自的红色型、绿色型、黄绿色型、褐色型 4种体色生物型 ,再分别接到烟草、油菜和萝卜上 ,连续 1~ 4代观察记载其体色生物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桃蚜体色生物型的稳定性随寄主不同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代别其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不同体色生物型中 ,以黄绿色生物型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不同穗型群体冠层光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根据颈穗弯曲度将水稻划分为直立、半直立和弯曲三种穗型,并将弯曲穗型进一步分为穗弯曲型和颈穗弯曲型。穗型主要影响群体中上部的光分布。直立穗型群体中上部光照条件好,光的分布比较均匀;半直立和弯曲穗型群体穗位以下的光照条件远不如直立穗型群体。不同穗型群体下部光分布的差异不大。弯曲穗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穗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有利于上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因而可能优于半直立穗型。穗型也是影响消光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比较不同穗型品种的冠层特征时,以消光系数作为综合指标有一定局限性。此外,还讨论了株形与光能利用的关系和直立穗型的利弊。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遗传参数估计及遗传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遗传,收集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1990—2014年间54 044只绒山羊毛长(自然长度)的重复数据记录,按照不同羊毛长度将绒山羊分为三个类型:短毛型(≤13cm,SSL)、中间型(13cm羊毛长度≤22cm,ISL)和长毛型(22cm,LSL)。对毛长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发现内蒙古绒山羊个体之间的羊毛长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毛长度在5~34cm之间,而且毛长的分布规律基本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OMBAT软件的AIREML算法进行方差组分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的遗传力分别是0.11、0.16和0.22,长毛型的遗传力高于短毛型和中间型,并且短毛型和中间型属于低遗传力,而长毛型属于中等遗传力。从遗传进展上看,三种类型的遗传趋势相一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且三种类型毛长的平均育种值每年分别增加0.005 9、0.011 3和0.014 1cm。研究表明长毛型的遗传进展比中间型和短毛型的遗传进展快,所以选择长毛型的绒山羊可以加速毛长遗传进展,为与其相关的重要经济性状间接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