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以油菜-棉花连作为主。为进一步了解该种植模式下杂草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2013年对安徽省东至县棉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阔叶杂草种类和数量均大于禾本科杂草,千金子、铁苋菜和婆婆纳已上升为优势种;前期不除草,到8月上中旬杂草在种类和数量达到最高,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油菜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油菜田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田杂 草有135种(含变种),隶属于26科、74属,其中优势杂草有看麦娘、波斯婆婆纳、棒头草、牛繁缕、?草、猪殃殃、早 熟禾、日本看麦娘等8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3种,常见杂草有26种,一般杂草有88种。发生优势度较大的杂草 为波斯婆婆纳、看麦娘、棒头草、牛繁缕、?草、猪殃殃和野燕麦等,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水旱轮 作油菜田主要形成看麦娘+?草+棒头草+牛繁缕为主的杂草群落,旱旱连作田形成波斯婆婆纳+野燕麦+猪殃 殃+通泉草为主的杂草群落。江汉平原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及均 匀度指数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武鄂黄地区与水旱轮作田杂草群落结构最为相似。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及土 壤环境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油菜田杂草发生及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了直播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指数,并对其时间动态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共有13目43科56种。节肢动物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分别高于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总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和优势度在6月份以后分别低于害虫和天敌亚群落。害虫、天敌亚群落与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指数变化趋势较一致。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在5月和9月中下旬高于天敌亚群落和总群落。经系统聚类可将该类棉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时间动态分为4个阶段:棉花苗期群落、蕾花期群落、花铃期群落和吐絮期群落;棉花蕾花期是棉田害虫重点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相对优势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群落相似性指数等生态学指标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4种作物地杂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杂草共有116种,隶属于37个科,其中禾本科和菊科种数较多,分别占总数的21.55%和19.83%;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在各作物园区普遍为害,为常年优势恶性杂草,应重点防控;各作物地杂草的多样性,橡胶地最高,其次为香蕉地,菠萝地和油梨地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的季相变化规律,4种作物地均表现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杂草群落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菠萝蜜地与油梨地杂草群落相似度最高,其次为香蕉地与菠萝蜜地,再次为香蕉地与油梨地,橡胶地与其他3种作物地相似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种类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湖北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现状和群落组成特征,运用倒置"W"9点取样对田间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有76种,隶属于24科,其中优势杂草有4种,局部优势杂草有6种,次要杂草有10种,一般性杂草有56种。相对多度较大的杂草有马唐、鳢肠、火柴头和铁苋菜,是构成湖北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鄂东北地区花生田主要形成鳢肠+马唐+火柴头为主的杂草群落,鄂北地区花生田主要形成马唐+铁苋菜+火柴头+鳢肠为主的杂草群落。鄂东北地区花生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棉花轻简化高效益栽培杂草的科学防除,通过在赣北植棉区开展油菜接茬板地或冬闲地精量直播种植模式杂草防除的实践。结果表明:比棉田常规除草防效高、持效期长,可节省用工数12个/hm2。同时介绍了赣北植棉区圩区洲地棉田杂草群落、板地直播棉田冬闲露地直播春棉杂草发生特点和油菜接茬直播棉田杂草发生特点,推荐了用于防治板地直播棉田杂草的几种常用化学除草剂品种,总结了通过实践得出的冬闲直播棉田除草和油菜接茬直播棉田除草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兴祥  李美  房锋  李健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0):1402-1408
为明确河南省冬小麦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共有66种,隶属于22科,57属,其中菊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较多,分别有13、10、9种。优势杂草有猪殃殃、荠菜、播娘蒿、野燕麦、泽漆和波斯婆婆纳共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看麦娘、刺儿菜、打碗花、野芥菜、麦瓶草、稻槎菜、繁缕和节节麦共8种。此外还有常见杂草19种和一般性杂草33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河南省6个区域中,豫中南平原区物种丰富度最高,为45种,豫中南平原区和豫西丘陵区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而豫北平原区和豫南平原区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河南省6个区域小麦田杂草群落可分为4组:豫东平原区、豫西南平原区和豫中南平原区杂草群落聚为一组;其他3个区域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各有特点,均自成一组。  相似文献   

8.
新疆昌吉州棉田杂草发生演替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2015年开展昌吉州棉田杂草调查研究工作,并结合2006年以来棉田杂草发生情况分析,明确了棉田杂草种类及消长规律,掌握了棉田杂草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研究了除草剂施用对棉田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为棉田杂草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昌吉州棉花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七级目测法定量调查了湖北省油菜主产区28个样点的杂草发生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杂草群落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28个样点可以分为4个聚类群,即江汉平原鄂北旱茬油菜田、鄂东南旱茬油菜田、江汉平原稻茬油菜田和鄂东南稻茬油菜田。轮作制度与地理因素决定了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杂草群落的分布。根据综合草害指数和发生频率明确了各聚类群相应的优势杂草,并就该地区油菜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绿肥对咖啡园杂草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调查了云南省保山市常规种植咖啡园(CK)、种植绿肥田菁咖啡园(SC)、种植绿肥硬皮豆咖啡园(MU)的杂草群落,探讨种植绿肥对咖啡园杂草群落的生态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CK有杂草12科21种,SC有杂草10科16种,MU有杂草7科10种。3种类型咖啡园杂草生态位宽度大于0.600的杂草有10种,其中,CK有6种,SC有2种,MU有3种。种植绿肥的咖啡园杂草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ACE估计值、Fisher α指数、Shannon-Wiene指数及生物量均低于常规种植咖啡园(CK),其中,杂草物种丰富度、ACE估计值和鲜重具有显著性差异。常规种植咖啡园与种植绿肥咖啡园杂草群落结构不相似。3种类型咖啡园杂草单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植物功能群占据最大优势,但种植绿肥咖啡园的占比更高。种植绿肥改变了咖啡园杂草群落的生态位、群落结构及功能群,降低了咖啡园杂草群落多样性,对咖啡园杂草群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