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热处理对甘蓝种子发芽与种带病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热处理对甘蓝种子发芽与种带病菌的效果研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31)翟依仁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可通过种子携带传入新病区,同时又是多数病害的最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包括种子表面带菌(附着型)和种皮、胚乳、胚带菌(侵入型)。如果使用...  相似文献   

2.
八、种子的消毒在蔬菜病害中,有很多是由于病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浸入种子内部来传播,然后在田间发病的。另外,感病种子在发芽时常会出现异常芽,而且影响种子的寿命。传染病害的病菌有霉菌、细菌和病毒,其中以霉菌传染的情况为多。种子处  相似文献   

3.
陈兰广 《种子科技》2004,22(2):100-100
蔬菜种子的种皮内外常带有来自病株或田间的病菌和病毒,这是蔬菜病害发生的最初侵染源.因此,播前做好种子处理是防治蔬菜病害的重要一环.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正>恶苗病是江苏省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种传病害之一,田间发病后难以用药控制,播前用药浸种或拌种处理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种子处理不到位、病菌抗药性等因素,近几年江苏省水稻恶苗病在局部地区呈加重发生趋势,水稻播种期间应高度重视种子处理。据了解,2014年江苏省水稻恶苗病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苏南、沿江地区发病相对较重。不同品种间发病有差异,武运粳27号、武运粳23号、武  相似文献   

5.
北京延庆甘蓝枯萎病发生和危害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对北京市延庆县2002—2006年期间甘蓝枯萎病的田间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追踪和实地调查,旨在为后续研究和病害综合控制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文献追溯法、田间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近五年来甘蓝枯萎病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发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2个村约13.3 hm2发展到2006年的25个村86.7hm2,提高了6.5倍。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甚至绝收。甘蓝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与田间土壤、气候和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生产中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系统研究病原种类、初侵染来源和病害传播方式具有紧迫性。【结论】加速甘蓝种子健康检测和杀菌剂预防保健处理、筛选适合与土壤消毒的化学药进行应急防治的配套技术措施研究是病害综合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一、种子处理 蔬菜种子播前进行处理,可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多种病菌和钝化病毒,能有效地预防蔬菜苗期病害和某些成株病害。  相似文献   

7.
正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种传病害。恶苗病是由真菌病菌侵染分泌赤霉素而造成植株徒长、籽粒空壳减产、严重时绝收,植株表现病害特征通过药物不能根本改变受害结果。控制恶苗病的发生必须严把种子浸种灭菌这一关,近两年恶苗病在本地发生明显加重,在田间出现多个显症高峰,由于未浸种或浸种方法不当,重发的田块病株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做好种子药剂浸种处理,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水稻幼苗期灰飞虱、  相似文献   

8.
影响小麦种子生活力因素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乃春  胡晓红 《种子》2007,26(4):75-77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种子生活力受种子病菌种类、带菌量、种子的田间穗发芽率、种子的贮藏方法、种子的收获时期、种皮厚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活力高,但发芽率低的小麦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可提高其发芽率;种子带菌量是田间感染所致,不同菌类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种皮厚的种子其发芽势与发芽率的差异比种皮薄的大;种子在蜡熟期至蜡熟末期收获,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种传病害。恶苗病是由真菌病菌侵染分泌赤霉素造成植株徒长、籽粒空壳减产、严重时绝收。植株表现病害特征通过药物不能根本改变受害结果。控制恶苗病的发生必须严把种子浸种灭菌这一关。近两年,恶苗病在南通发生明显加重,在田间出现多个显症高峰,由于未浸种或浸种方法不当,重发的田块病株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做好种子药剂浸种处理,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水稻幼苗期灰飞虱、稻  相似文献   

10.
45%武将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由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其中由镰刀菌、丝核菌等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最为常见,其症状表现为在玉米幼苗3~5叶期,叶片变黄或出现褐色斑,同时根系也出现褐色斑或胚根变褐腐烂,品种间发病有差异。此类病害的初侵染主要是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其发病条件主要是春季连续阴雨低温,从而延长了幼苗的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几率。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由于早春气温变化大,加上近几年雨水偏多和种子异地频繁调运,玉米苗期病害从无到有,个别年份发生普遍,缺苗毁种现象严重。“武将”是由美国科聚亚公司研制开发的针对玉米苗期真菌性病害的种衣剂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对立枯丝核菌、镰刀菌有高活性的克菌丹(CAPTAN),为了验证其防治效果,我们于2005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开展了“武将”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焉耆垦区甜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甜菜主要虫害有三叶草夜蛾、甘蓝夜蛾、地老虎、红蜘蛛等。甜菜主要病害有:苗期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中后期主要有丛根病、褐斑病、白粉病、黄化病。各类病害发生严重程度与上年度间差异大,表现出发病早、漫延快、危害重等特点,使田间出现较大面积的枯、焦叶,对甜菜糖份积累造成严重影响。现将二十七团近几年甜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夏邑地处豫东平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玉米是秋季主要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的病害之一,历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005年全县24个乡镇玉米大斑病普遍发生,局部成灾,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消除病害隐患,笔者对本县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田间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农民,与乡镇农技人员和种子代销商座谈多方剖析夏邑2005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根本原因。1玉米大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1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玉米大斑病菌是以分生孢子附着…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作物种子的健康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种子是农作物病害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种子的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因此,在种子使用前进行健康测定,对防止种传病害的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进而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种子传病的严重性病菌可以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种子、土壤、肥料、耕作用具以及动物等媒介传播,或以这些媒介为越冬场所。种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如小麦腥黑穗病,粘有病菌孢子的种子是传播病害的主要来源。再如小麦赤霉病,种子作为寄主是翌年传播病害的重要来源。1.1种子带病往往是初次浸染来源病害的发…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来,早稻种传病害恶苗病在笔者所在地呈上升趋势,发生程度加重,面积扩大,尤以机插稻和直播稻发病较重。重病田病株率超过30%,严重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放松了早稻种子的消毒处理,而药剂处理种子是控制该病等种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现将其病害症状和种子药剂处理方法介绍如下:恶苗病苗症状。感染恶苗病菌的早稻秧苗,一般在2.5叶期后,气温达30℃时,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茎和叶片细长,苗色淡黄,发根数少,严重  相似文献   

15.
探究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浓度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此初步获得最适合的抑制病原菌的植物粗提取液浓度。以姜和大蒜粗提取液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浓度2种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情况、孢子浓度、孢子萌发率及菌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粗提取液均能抑制并降低尖孢镰刀菌的生长速率、孢子浓度和孢子萌发率,且大蒜粗提取液比姜粗提取液抑制效果更显著,在低浓度下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也比姜粗提取液明显,大蒜粗提取液在各浓度下与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且大蒜浓度为0.4 g/mL时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抑制达100%。该试验证实大蒜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为使用间种或轮作大蒜进行田间防治甘蓝枯萎病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据资料介绍,我国小麦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造成减产30%左右,抓好秋播期间对麦类种子的处理,对于防治病虫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其几种主要病害种子处理的方法介绍如下:小麦的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根腐病,其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在小麦播种后种子开始萌芽前病菌就  相似文献   

17.
长沙地区荷泽牡丹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山东荷泽牡丹在湖南长沙地区种植时病害进行了病原物分离鉴定,确定其主要病害有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红斑病、牡丹枝枯病和牡丹根腐病。并对主要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病高峰期为6—8月,随降雨量的增加,田间相对湿度变大,病情加重。通过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5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5%咪鲜胺乳油对牡丹灰霉病菌、牡丹褐斑病菌、牡丹红斑病菌和牡丹根腐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牡丹枝枯病菌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蔬菜种子处理防治病害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曹慧  张芸 《种子科技》2008,26(2):50-51
蔬菜种子常带有来自病株或田间的病菌和病毒,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此,搞好育苗前的种子处理是蔬菜苗齐、苗壮、高产、稳产的前提。种子处理得当,可有效防止种子病菌和虫卵造成的烂种、烂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抗逆性。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专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咪鲜胺、咯菌腈和醚菌酯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4种杀菌剂播种期拌种处理及结荚期灌药处理对该病害的田间控制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甘蓝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保护地甘蓝的猝倒病、黑腐病、黑根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保护地甘蓝主要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