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占孟 《沙棘》1994,7(3):14-18
甘肃省武沟乡10年来坚持营造沙棘林,从试验调查与研究结果分析,沙棘林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持水量、渗透能力增强;沙棘林径流减水、减沙效益显著;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看,既解决了饲料、燃料、肥料俱缺的矛盾,又使局部地区降水量增加,减缓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朝阳低山缓丘地区实施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措施,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的效益。2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荒坡对照区相比较,有植被覆盖的区域水土保持能力强。单纯种植农作物1997年平均减水40.07%、减沙38.8%、1998年为25.52%和39.1%;农林复合经营1997年平均减水36.42%、减沙53.9%,1998年为44.29%和59.3%。初步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省朝阳低山缓丘地区实施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措施 ,研究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的效益。2a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荒坡对照区相比较 ,有植被覆盖的区域水土保持能力强。单纯种植农作物 1997年平均减水 40 0 7%、减沙 38 8% ,1998年为 2 5 52 %和 39 1% ;农林复合经营 1997年平均减水 36 4 2 %、减沙 53 9% ,1998年为 44 2 9%和 59 3 %。初步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方面效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水保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植被减少径流和泥沙的功效不同,东坡不同类型植被小区径流深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荒坡>沙棘(平茬)>沙棘+小叶杨>农地;北坡为:油松>油松+沙棘>沙棘林;东坡产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农地>荒坡>沙棘(平茬)>沙棘+小叶杨,北坡为:油松>油松+沙棘>沙棘。不同类型植被在生长季的土壤水分平均值均很低,其中对土壤水分利用强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柠条>沙棘>刺槐,100cm以下土层,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均存在利用性干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态造林项目不同造林模型对退化石灰岩山地改良土壤与控制侵蚀的效果,以新泰市岩庄洞山小流域石灰岩山地不同造林模型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以荒坡CK做对照,运用样方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造林模型与荒坡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地表径流、土壤侵蚀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造林模型均对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改良作用,使得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2)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不同造林模型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显著低于对照;(3)不同造林模型改良土壤与降低地表径流和减蚀效应各异,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侧柏黄栌混交林S2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侧柏核桃混交林S4侧柏纯林S1对照荒坡CK。  相似文献   

6.
川中长江防护林紫色土侵蚀产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防护林林分类型不同,承受降雨过程产生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产沙量也不同,钙质紫色土上其减少减沙贡献最大的落叶灌木林,其次是桤柏混交林,主要是枯林落叶层的作用,马尾松疏林土壤蚀量是马尾松柏木材的2.7倍。随着降雨量增大和雨强增强,冰碛黄土上松柏混交林减水减沙效果最大,是一种川中地区典型的水土保持林类型。针对叶林的削减水沙的作用是有限的。松柏混交林产沙率变化与该林分下洪峰流量变化相一致,马尾松疏林产  相似文献   

7.
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径流、侵蚀效应进行长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产流和侵蚀次数效应为:坡耕地>牧草地>乔木林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径流量和侵蚀量差异较大,其大小次序为:坡耕地>牧草地>乔木林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均在较高的水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天然草地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水土保持效应较好;乔木林地和人工草地除了乔木林地减蚀效应较好外,减流效应较差;坡耕地的累积径流量及侵蚀量最大,而累积减沙率和减流率最低,水土保持效应最差.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人工林减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离石、安塞等地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以降雨指标大于坡耕地侵蚀性降雨标准为条件,即PI30>3.20mm2·min-1和I30>0.28mm·5min-1,分析了不同次降雨条件下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的减水减沙效益,及整地工程对林地减蚀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盖度林地减水减沙效益的关系式(V=0~100;PI30=3.20~100·mm2·min-1)R%=160.426-28.906 44(1/V)-37.442log(PI30·V), r=0.835**, n=88S%=161.953-31.031 89(1/V)-30.985log(PI30·V), r=0.682**, n=88  相似文献   

9.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综合效益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海志 《沙棘》2002,15(2):12-15
研究与调查分析表明,建平县人工沙棘林面积6.67万hm^2,年拦蓄径流量达1.5亿m^3,地表减流,减沙作用达90%以上。建平县人工沙棘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促进共生植物生长等独特的生态功能,改善了建平县的生态环境。同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促进了建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了经济腾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浅山区沙棘人工林调节水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区沙棘林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的生态水文功能分析,研究了祁连山浅山区沙棘人工林在调节水分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0年生沙棘林在郁闭度为0.7~0.8时,林冠对降雨的截留率为39.3%;枯枝落叶层厚度平均在1~3cm,枯落物质量22t·hm-2,水容重为干质量的2.12~4.25倍;蓄水量达13.65~23.37t·hm-2;林地0~20cm土壤的初渗率为16.165mm·min-1,是对照区的8.7倍;稳渗率为2.4mm·min-1,是对照区的2.53倍。  相似文献   

11.
沙棘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其在治理和开发黄土高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钦孝  赵鸿雁 《沙棘》2002,15(1):27-30
研究结果表明,5-7年生沙棘林冠层可截留降水8.55-49.0%,并降低雨滴动能,枯枝落叶层重5.46t/hm^2,其最大持水量可达15.31t/hm^2,有1cm厚枯枝落叶层覆盖地表,即可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与无根系土壤相比,可减少土壤冲刷量55%-88%。据1988-1994年雨季径流小区测定,沙棘林在栽植后4-5年可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与农地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量87.1%,减少土壤流失量99.0%。此外,它还可提供大量薪材,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氮素含量,生产沙棘果实,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旗县总土地面积3782km~2,水土流失面积3693km~2占97%,年侵蚀模数高达1.65万T/km~2。干旱、洪水、冰雹,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1995年大旱270多天,损失近亿元。 为改变自然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从80年代初组织群众大面积种植沙棘,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到1996年底,全县沙棘面积达到4.4万ha。沙棘资源的迅速发展,逐步改变着吴旗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水保、经济、社会效益日益突  相似文献   

13.
北京九龙山不同结构侧柏人工纯林降水的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基于华北石质山区侧柏人工林2014年(3—10月)降水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其降水的再分配规律。[方法]采用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郁闭度、枝下高)侧柏人工林林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2枝下高0.4、0.6、0.8郁闭度林内穿透雨总量分别为181.1、168.1、147.1 mm,穿透雨率分别为78.8%、73.1%、64.0%;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6.0、5.9、3.9 mm;总树干径流率分别为4.2%、2.6%、1.7%;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39.5、56.1、79.1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7.2%、24.4%、34.4%。(2)1/3枝下高0.4、0.6、0.8郁闭度林内穿透雨总量分别为175.6、154.8、136.0 mm,穿透雨率分别为76.4%、67.3%和59.2%,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8.3、4.9、3.3 mm,总树干径流率分别为3.6%、2.1%和1.4%,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46.3、70.4、90.7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20.1%、30.6%和39.5%。[结论](1)侧柏人工林同一枝下高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内穿透雨量差异不显著。2种枝下高郁闭度为0.4和0.8之间的树干径流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郁闭度0.4和0.6以及0.6和0.8之间差异不显著。(2)郁闭度为0.4、0.6、0.8时,冠厚占树高2/3(即枝下高为1/3)的林分林冠截留量分别是1/2的1.17、1.25和1.14倍。(3)2种枝下高各自不同郁闭度间林冠截留量均存在显著差异。(4)同等降雨量情况下雨强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小;2次降雨间隔时间越长,林冠层越干燥,林冠截留能力越强;枝下高越低(即冠层厚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大,且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林冠截留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沙棘建造植被的生态功能及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1 975~ 2 0 0 3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开展的沙棘种群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探索利用沙棘建造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以及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沙棘具适应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沙棘耗水较经济 ,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其水分利用效率为 1 2 1~ 1 5 3g·(m-2 ·mm-1 ) ,是荒山植被的 3 1~ 5 8倍。在干旱季节沙棘叶水势降低 ,有较高的束缚水含量 ,较大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 ,较高的组织含水量 ,临界饱和亏增大 ,持水力增强 ,蒸腾减少。这些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是沙棘在半干旱生态条件下 ,通过自身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使之适应性强 ,分布广。沙棘林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功能明显。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 ,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及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 ,其生态、经济效益明显。沙棘是植被建造的先锋树种和伴生树种 ,沙棘林形成的灌木、草本群落 ,其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效益明显。沙棘林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在黄土高原大面积人工种植和飞播造林 ,为黄土高原迅速建造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沙棘林水文效应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倬德  尤代强 《沙棘》2007,20(2):2-4
各地的试验研究资料从树冠截留降雨、残落物持水、林地透水性和坡面减流方面,证明了沙棘林显著的涵养水源、减缓暴雨径流等水文效应,从而加深了对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等生态效益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沙棘是我区分布很广的经济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内蒙古林木种子管理站1989年普查,全区现有沙棘林53748.9公顷,其中天然林14473.3公顷、人工林39275.6公顷。我区当前沙棘的开发利用状况主要有如下3项。 1.营造沙棘防护林。在现有沙棘林中,防护林占74%,这是由于我区水土流失严重,过去一直将沙棘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灌木树种造成的。从沙棘的防护效益来看是有效的,特别是在黄  相似文献   

17.
十余年来对腾冲县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营建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表明:疏伐对林分母树树冠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林木树冠的增长也随之增加,而枝下高能保持相对稳定,由于结实层的增加,以及光、热、水、肥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提高了母树的结实量,从而降低了种子采集成本。在参试的几种疏伐强度中以保留郁闭度0.3处理的效果最好,其1993~1995年的每公顷年平均结实量、年平均单株结实量和结实株率分别达10 329个、60个和95.65%,超出对照25.81%、408.47%和15.37%。故对改建16年生左右的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为母树林,宜选用03(郁闭度)疏伐强度的技术措施,母树林经2次疏伐后即可定型,其疏伐间隔期不超过4年。  相似文献   

18.
陕北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凋落及其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钦孝  刘向东 《沙棘》1994,7(2):24-26
对沙棘林凋落过程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沙棘林枯枝落叶现存蓄积量为3.18t/hm~2,年凋落量2.61t/hm~2,凋落主要发生在10~11月,以叶为主,年分解量1.43t/hm~2。在目前的年龄和结构状态卞,沙棘林枯枝落叶蓄积量年增约1.18t/hm~2。  相似文献   

19.
吴旗县虽属山区,但沙棘资源丰富、潜力大。近年来在治理穷山恶水中,大力发展沙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197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丘陵沟壑区推广沙棘种植,并将此作为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措施来抓,制定了一整套发展管理措施;如育1亩沙棘苗补助100元;用沙棘治理1亩荒山荒坡补助10元,谁造谁有、乔灌结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还将大面积荒山荒坡承包到户,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上劳,统一指挥,统一技术标准,指导群众挖鱼鳞坑,造沙棘林带,修反坡梯田和水平梯田,大造特造沙棘林,并且规定,谁造谁有,谁治理谁受益,允许继承、允许引进招聘技术专…  相似文献   

20.
基于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标准地调查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对闽北杉木林、马尾松林与阔叶混交林等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乔木层、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典型森林类型间碳储量差异较大,表现为阔叶混交林(97.23 t/hm^(2))>马尾松林(81.82 t/hm^(2))>杉木林(70.95 t/hm^(2)),各组分碳储量表现为乔木层(42.62~109.98 t/hm^(2))>枯落物层(1.86~2.96 t/hm^(2))>灌草层(0.51~2.06 t/hm^(2));(2)碳储量均随郁闭度提高而增加,其中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高郁闭度比中低郁闭度林分碳储量分别提高10.2%、22.4%和15.1%;(3)碳储量随龄组上升而明显增加,其中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从幼龄林到成过熟林碳储量分别增加了25.7%、77.7%和34.6%。可见,闽北地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森林质量总体较高,固碳能力较强,是福建省重要的森林碳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