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引进品种江西铅山红芽芋与当地红芽芋进行生产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江西铅山红芽芋比对照当地红芽芋增产33.36%,每667 m~2产值达6 177.93元,比当地红芽芋增值1 847.77元。江西铅山红芽芋产量以母芋、孙芋为主,孙芋个体较大,优等芋多,产量占53.17%。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红芽芋脱毒苗移栽成活率低、种苗易分化等问题,以江西地方名优芋品种‘铅山红芽芋’为材料,开展茎尖脱毒、试管芋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芋芽剥取0.2 ~ 1.0 mm茎尖接种于MS + 2.0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蔗糖培养基中可诱导成苗;通过RT-PCR分子检测,0.3 mm以下茎尖培养的试管苗中未发现芋花叶病毒(DsMV);脱毒苗继代增殖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 3.0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蔗糖,脱毒苗试管芋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1.0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8%蔗糖,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 ℃,光照54 μmol • m-2 • s-1,光周期14 h • d-1;脱毒试管芋的最佳移栽驯化基质为草炭︰蛭石 = 2︰1;脱毒试管芋移栽后,成活率达97.71%,生长中未出现分化现象。脱毒芋相比未脱毒芋增产43.14%,营养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脱毒试管芋的诱导形成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红芽芋健康种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导读: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消费市场对红芽芋品质和上市期要求提高,铅山红芽芋的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没有没有系统的高产优质早熟栽培技术,因此,总结制定铅山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为今后红芽芋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余志平 《长江蔬菜》2016,(16):20-21
正2007年3月至今,铅山县被中国绿色食品委员会和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红芽芋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铅山红芽芋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07年铅山农业局与上海市江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的红芽芋产销合作协议。2014年又与上海市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0.67万hm2红芽芋紧密型基地对接协议。2015年12月16日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铅山红芽芋被定名为"赣芋1号",成为江西省  相似文献   

5.
正赣芋1号是从铅山红芽芋变异株中选育出的优质高产多子芋新品种,子孙芋近圆形或椭圆形,肉质乳白色,单个子芋60~120 g,单个孙芋30~60 g。单株子孙芋20个左右,每667 m2产量达2 100 kg以上,丰产性好,品质佳。铅山红芽芋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我国南方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在江西省铅山县及周边市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消费习惯,年栽培面积约6 666.7 hm~2(10万亩)。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病毒  相似文献   

6.
一定浓度的精胺对芋试管苗的分化和生长具良好的影响。试验表明,芋试管苗不定芽分化的较适精胺浓度为20-50mg/L,但利于不定芽生长的精胺浓度畸低,不超过20mg/L。在精胺为50mg/L条件下,对芋试管苗不定根的分化和生长均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培养基蔗糖浓度对莲藕试管苗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基蔗糖浓度从3%~8%递增,试管苗含水量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且各处理间差异明显。驯化过程中各处理试管苗淀粉含量均明显下降,低蔗糖浓度培养的试管苗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在驯化过程中持续上升,高蔗糖浓度培养的试管苗的上述糖含量则持续下降,至成活时差异明显缩小。5%蔗糖培养的试管苗驯化过程中含水量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均最小,试管苗驯化成活快,成活率最高,达97.3%,成活苗新生根数和地下茎生长速度均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试管苗生长势旺。表明驯化前较高的培养基蔗糖浓度有利于提高试管苗的素质,提高驯化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对多子芋(武芋1号)试管苗和试管球茎的田间中试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月下旬~7月中旬武芋1号试管苗植株生长速度较其常规芋种快,到7月中旬,与常规芋种相当,7月下旬~8月上旬,常规芋种的植株生长速度快于试管苗;武芋1号试管苗的母芋、子孙芋质量、整株质量均小于其常规芋种;试管球茎的子孙芋产量和总产量比常规芋种高,相对商品性好。对3种类型芋试管球茎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管球茎可提高多子芋、多头芋的产量,魁芋的产量则低于常规芋种;移栽大田的试管球茎苗以中苗为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东毛芋、湖北绿梗芋、湖北红梗芋、浙江红芽芋和金坛红香芋为试验材料,探究覆盖小麦秸秆对多子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小麦秸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多子芋产量;对于子芋数较少的品种,增产效果显著;对于子芋数较多的品种,产量增加相对较少;覆盖秸秆后便于收获。  相似文献   

10.
芋试管苗离体培养与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芋的无性系快速繁殖和试管苗常温保存试验。结果表明,芋芽分化和继代繁殖适合的培养基为MS+2mg/LBA+0.2mg/LNAA。在MS+0.5mg/LBA+0.25mg/LNAA培养基中,芋试管苗的生根率为80%,且根系发育良好,是芋较适合的生根培养基,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和琼脂配合使用,可明显减缓芋试管苗的生长和分化速度,延长保存期。在MS+8mg/LBA+0.2mg/LNAA,8g/L琼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从5个绿柄红芽多子芋中筛选出子孙芋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瑞金红芽芋,该品种成熟期11月下旬,在同类中熟性较晚;母芋芽淡红色,母芋、子芋圆球形,孙芋卵圆形;单株母芋质量517.2 g,子孙芋16.9个,子孙芋质量1363.6 g,单个子孙芋质量80.5 g;子孙芋干物质含量21.37%,淀粉含量13.97%。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基对草莓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草莓种质常温下离体保存的适宜培养基,本试验以宝交早生(F.ananassaDuch.)和UC5(F.vescaL.)为试材,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设计了9种培养基,将试管苗进行了常温保存,保存期间调查了不同培养基草莓试管苗丛生芽增殖数,根、愈伤、丛芽的生长量,试管苗的长势,叶绿素的含量及存活率等。结果表明:保存过程中试管苗经历了芽增殖、伸长和根生长的过程,生长越快,养分消耗越多,越不利于保存。草莓试管苗保存培养基应选择适宜浓度的营养物质来限制试管苗的生长。本试验中培养基(1/4MS+0.5mg/LBA+15g/L蔗糖+12.5g/L琼脂)是常温下草莓试管苗保存的最适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中可保存草莓试管苗11~13个月。  相似文献   

13.
试管芋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芋组培苗为试材, 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浓度、光照时间、培养温度、不同大小试管苗,不同芋品种类型等因素对试管芋诱导的影响及不同基质对试管芋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诱导试管芋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 + 蔗糖8 % + BA 1. 0 mg·L - 1 + NAA 0. 5 mg·L-1 , 光照12 h/ d , 培养温度30 ℃; 试管苗越大越有利于试管芋的形成; 试管芋可保持其原有的特性; 基质影响试管芋育苗的成活率, 4 种基质中蛭石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不同光质对‘秋红宝’葡萄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秋红宝’葡萄试管苗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光质处理,观测试管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最优光质。【结果】单白光与单红光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蓝光处理的植株根数和最长根长均达到各处理最大值,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蓝光质4∶1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OD与CAT活性在红蓝光质5∶1中最高。综合灰色关联分析得出最适光质排序为:红蓝光质5∶1单蓝光单白光单红光红蓝白光质3∶1∶1红蓝光质4∶1红蓝光质3∶1。【结论】红蓝5∶1光质可作为促进‘秋红宝’葡萄试管苗生长的最理想光质;影响不同光质下试管苗生长的主要指标有总叶绿素、最长根长、株高、叶长、SOD。  相似文献   

15.
范秀艳 《北方园艺》2011,(4):138-140
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为试材,探讨了光照强度和NH4+-N、NO3--N不同配比对葡萄试管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基中NH4+-N所占比例和光照强度的升高,GS活力增加。光强为5 000 lx并且NH4+-N:N3--N为5:5时,GS活力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NR)随着光强和培养基中NO3--N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且随着培养基中NO3--N比例的增加,试管苗体内的NO3--N含量增加。随NR活性升高,体内NO3--N含量降低,NO3--N含量与NR活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特色芋类品种红芽芋的产量,结合万载当地栽培特点,采取水稻与红芽芋水旱轮作的栽培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虫害,一般667 m~2产量在1 500~1 800 kg,产值8 500~12 000元,可显著提高产量与效益。通过实践,总结了基地选择、种芋选择及消毒、整地措施、基肥施用、栽种时间、肥水管理、培土盖草、病虫害防控等红芽芋绿色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龙  李鸿雁  杨健  王苏珂  李秀根 《果树学报》2012,(3):333-337,523
为探讨提高‘红香酥’着色的套袋技术措施,以‘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变化及果园温度、套袋时期对果皮花青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香酥’梨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实发育后期,期间含量有所下降,接近果实成熟时花青苷含量急剧增加,成熟时达到最高峰;叶绿素含量从盛花后100 d开始逐渐降低,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低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盛花后90 d以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昼夜温差不影响花青苷的积累,但较低的昼夜气温有利于花青苷的积累;花后30 d套袋,果实成熟前60 d去袋可显著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单独利用套袋技术不能显著改善‘红香酥’梨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因素对草莓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香”草莓丛生芽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6-BA、琼脂、铵离子不同浓度组合对草莓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玻璃化试管苗与正常苗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草莓试管苗玻璃化均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6-BA>铵离子>琼脂;能有效降低试管苗玻璃化的组合为1.0 mg/L 6-BA+6.0 g/L琼脂+1650 mg/L铵离子,增殖倍数也较高;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和膜透性较正常苗高,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玻璃化苗的叶绿素含量较正常苗显著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在正常苗与玻璃苗间无显著差异,玻璃化苗较正常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9.
从红芽芋种植的田地选择、芋种挑选、种芋消毒、种植时间、田间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红芽芋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梨叶片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梨(Pyrus) 4 个栽培品种的叶片诱导不定芽。暗培养20 d , 取试管苗顶部幼嫩叶片, 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 叶片再生效率高。八月红品种的叶片再生效率高于其它3 个品种。在NN69 + TDZ 1. 0 mg/L + IBA 0. 5 mg/L 培养基上, 八月红梨叶片再生频率为100 % , 平均再生芽数为5. 78 。八月红梨和水晶梨叶片再生苗在附加IBA 的1/ 2MS 培养基上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