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油松人工林适宜林分中,开展了挂木板巢箱招引益鸟的试验,结果表明:挂人工巢箱可以招引大山雀、椋鸟益鸟,招引率平均为56%,只要方法得当,当年即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影响益鸟筑巢的2种敌害分别是花鼠和无斑雨蛙。  相似文献   

2.
文摘选     
招引大山雀试验初报(方美献,《浙江林业科技》,1985,3:38—40)衢州市森防站1981年开始招引大山雀(Parus major Linne)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效果良好。鸟巢结构,以油毡巢箱为好,平均筑巢率33%,最高达49%,成本每只0.16元。挂箱高度以3—5米为好,筑巢率为55—61%;巢口朝南或偏南为佳,筑巢率为50—76%;坡向以东坡筑巢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油毡纸巢箱制作简单,省工、省料和省资金,每亩防治成本0.3—0.4元,招引率平均达80.6%;挂设人工巢箱时,要选林相整齐,郁闭度在0.7左右的林分;巢箱与水源距离以不超过150米为宜,远离居民点,以减少人为干扰;涂白、兰色巢箱的招引率高于黑色的;白眉鹟、灰椋鸟和大山雀三种鸟共食28种农林害虫,为防治森林害虫提供了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大山雀对油毡巢箱的利用率及适宜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国忠 《林业科学》1991,27(6):602-608
本文介绍了油毡巢箱制做方法并从大山雀的平均窝卵数及雏鸟存活率等方面,讨论了油毡巢箱招引大山雀的适宜性。不同巢箱密度的实验表明,产卵巢箱分布与巢箱安置方式基本一致,并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R=1.1—1.4)。产卵巢箱密度与巢箱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30,P<0.05),巢箱距离以30—50m为宜,巢箱过密不能增加招引鸟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2015~2018年4年间对董寨保护区内悬挂的人工巢箱进行调查,分析了鸟类对人工巢箱的利用规律。结果显示:保护区巢箱招引的鸟类主要为山麻雀、大山雀、丝光椋鸟、麻雀、红角鸮、鸺鹠。每年鸟类对巢箱的利用率为16%~30%。巢箱悬挂林分种类、高度、出入口位置、方向都对招引效果有影响。此外,所有巢箱的利用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能是与保护区内植被逐年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不断升高、鸟类可利用的自然营巢条件越来越多有关。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是南方最主要的森林害虫,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浙江缙云县于2001年在黄龙寺古刹的一片低虫口松林进行了人工巢箱招引益鸟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相似文献   

7.
大山雀(华北亚种)Parus major ara-rtatus Thayer et Bongs又名白脸山雀,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其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为了给引鸟治虫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81—83年,在清原县甘井子林场庙沟,进行了不同巢箱和种类招引试验,并对大山雀的繁殖与食性进行了定位观察。  相似文献   

8.
以鸟治虫的最大特点是不污染环境,为了研究鸟类招引技术的应用,2016-2018年,对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采用人工巢箱方法进行了鸟类招引。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有28种食虫鸟类,其中新增了13种。鸟类招引率平均为68.2%,研究区的虫口密度降低了15%。经3年的招引试验发现,人工巢箱的位置、悬挂方向、巢箱颜色、巢口直径等均会影响鸟类招引的效果。因此,通过人工巢箱制作工艺的改良和招引关键技术的提高,可以大大地提高森林害虫防治效果,也为鸟类招引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规程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目的地招引利用益鸟,是保护森林的一种有效手段。据初步统计,一九八三年全省共挂出巢箱一万七千个,招引的鸟类有大山雀、白眉鹟、普通鹂、啄木鸟、灰椋鸟、戴胜等十几种。为了进一步作好招引益鸟工作,仅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1.巢箱的制作:制作巢箱可以就地取材,油毡纸、苕条等均可利用。各地采用的椋鸟式、山雀式巢箱,板皮巢箱及树洞式巢箱,都比较实用。一般说,巢箱的种类和规格大致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人工巢箱招引杂色山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7月于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挂人工巢箱招引杂色山雀,共设置80个巢箱,其中11个巢箱被4种鸟利用。鸟类的进驻率为13.75%,其中杂色山雀利用了8个巢箱,利用率占招引总数的72.73%。对招引到杂色山雀的巢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色山雀多选择2m以上、南坡中下部、巢口朝西南的巢箱,而巢箱悬挂的树种对其选择没有影响,人为或天敌干扰会导致杂色山雀放弃巢箱。该项试验为进一步保护稀有物种和研究其繁殖生态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85—1987年,浙北龙山林场松、栎混交林大山雀繁殖种群的年平均密度为每公顷0.85对,明显高于纯马尾松林的0.57对(t=3.50,P<0.05)。1987年招引区的平均密度为每公顷1.48对,分别比同期混交林和纯林内的密度高2.6倍和3.4倍。通过分析大山雀的繁殖生物学,雏鸟食物中松毛虫比率并结合松毛虫种群密度变化,估计在松毛虫种群密度高的年份,大山雀对越冬后松毛虫幼虫的捕食作用约为0.29%,而在松毛虫种群密度低的年份,捕食作用则增加11.24倍,招引区内捕食作用增加29.19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辽宁本溪、阜新、铁岭、海城等十几个市、县的部分落叶松、油松、杨树、刺槐等人工纯林内,先后挂了三万余个木板巢箱、油毡纸巢、招引木段,招引进大山雀、白眉勜、沼泽山雀、杂色山雀、北椋  相似文献   

13.
影响招引大山雀效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人工招引大山雀治虫效果的因素,找到提高招引效果的方法,为今后招引大山雀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提高森林鸟类招引率应注意的生物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鸟类招引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作者在借鉴过去我国开展森林鸟类招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实践,以人工巢箱招引为例,从鸟类生态、生物学原理角度出发,阐述了提高鸟类招引率,在招引对象、巢箱设计、招引区选择及巢箱布放等环节上应把握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鸟治虫是保护环境无公害预防森林虫害的方法。阜新地区采用人工巢箱招引鸟类防治害虫研究,结果表明:食虫鸟类新增记录13种,巢箱对鸟的招引率平均为82%左右。巢口直径影响招引到鸟的种类,巢口直径6.0 cm的巢箱,招引鸟的种类最多;红角鸮只在巢口直径6.0 cm巢箱中能够招引到,招引率18.95%;巢口直径6.0 cm、3.0 cm、2.7 cm的巢箱,对麻雀的招引影响基本一致,为61.90%~64.21%;巢口直径3.0 cm的巢箱,招引鸟的数量最多。雏鸟食物枯叶蛾科(松毛虫)的数量占食物总量的为43.6%~44.8%。繁殖期成鸟食物中松毛虫数量占食物总量的18.5%,非繁殖期成鸟食物中松毛虫数量占食物总量的8.7%。  相似文献   

16.
人工巢箱招引森林益鸟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王友玉,杨造林,郁盛万,芮一鸣(溧水县林场,211219)鸟类能捕食害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增加林间鸟类的种群数量,从1985年开始,我们研制了大山雀巢箱,挂放林区,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鸟类的活动,对森林更新、减少森林害虫的数量等有很大的影响。食虫鸟类取食森林害虫的事实,国内外均有一些报导。鸟类招引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方法之一,我国在解放后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于1958年在沈阳清原湾甸子林场进行了初步试验,1960年开始,在进行食虫鸟类区系调查工作的同时,用木板巢箱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对食虫鸟类进行了试验,其间对大山雀的招引试验及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曾作过报导。现就几年来工作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地区用人工制作的木板巢箱和油毡纸巢筒在林内引鸟治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木板巢箱容易变形翘裂;油毡纸巢筒沥青味浓,加之壁薄,盛夏时巢内温度太高,使招引率受到很大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1981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本溪县新开岭林区的油松林内挂了356个原木树洞巢箱进行招引试验。原木树洞巢箱的主要特点是:①表面颜色和形状与树干相似,利于鸟类隐蔽和营巢;②封闭严密,周围没有缝隙;③不翘裂,使用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鞘蛾发生区悬挂的鸟巢箱招引到食虫鸟的种类、取食量、筑巢率等基础性工作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鞘蛾的主要食虫鸟的种类有大山雀等8种,其中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的筑巢率超过4%。甘河和乌尔旗汉年度食虫鸟平均筑巢率分别为32.7%和29%。每只益鸟每天取食落叶松鞘蛾30头,在一个育雏期间能消灭害虫约93 120头。首次证实了人工巢箱在自然状态下可有效使用6年。人工鸟巢箱防治区与未防治对照区相比,落叶松鞘蛾虫口减退率在14.53%~70%之间,平均达48.95%,经方差分析差异达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山雀(Parus major Linne)又名白脸山雀,在我国普遍分布,是食虫鸟类中种群较大的一种留鸟。招引益鸟防治森林害虫是一项安全、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已开始在全国各地受到重视。为摸索适宜大山雀栖息、繁殖的招引措施,我们于1981年10月在衢州市石宝乡进行了大山雀招引的试验,效果良好。现将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