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本研究改传统的劈接方法为单芽切接,改由结果母枝作接穗为营养枝作接穗,改聚乙烯薄膜捆扎为地膜捆扎,改矮砧为高砧嫁接,这样可提高成活率35%以上,减少接穗80-90%,降低成本41%。纯效益可由1:1. 18元增加到1:5. 27元,是劈接方法纯效益的2. 65倍。 相似文献
2.
4.
带枝芽接在板栗幼苗嫁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枝芽接”综合了切接、带木质部芽接的优点,在板栗幼苗嫁接中进行应用后,具有嫁接时间长、方法简便、省接穗、成活率高等优点,宜于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实生繁殖的板栗,单株间变异大,品种混杂,结果迟,抗性弱。而嫁接繁殖,能保持和稳定优良种性,使幼树提早结实,提高产量,增强抗性。但板栗枝茎内单宁含量较多,经削伤后,单宁氧化妨碍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后成活率低。近年来我们通过不同组合的嫁接试验证明,要提高板栗的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本砧嫁接一般用2~3年生的实生板栗作砧木,或野生板栗作砧木。2选好接穗接穗应从适应当地条件,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优树外围枝中选取1~2年生,基径粗0.6~0.8cm,长20cm以上,顶侧芽饱满的结果母枝或发育枝为最好。3… 相似文献
6.
8.
文章基于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研究了板栗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粗度在2.5~4.2cm时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率最高,砧木腐烂率最低。试验结果对指导板栗嫁接,选择合适的砧木粗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稳定板栗单株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研究了板栗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砧木在2.5~4.2cm粗度时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率最高,砧木腐烂率最低。该技术对指导板栗嫁接,选择合适的砧木粗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稳定板栗单株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板栗接穗进行不同操作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板栗挖骨皮接成活率的主导因子为接穗的削法和插法,正确掌握挖骨皮接的操作技术,其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沾益县具有较大面积的实生低产板栗园。 1998年采用在曲靖表现良好的红油栗、黑油栗、鸡腰栗、早大栗、特早栗、磨盘栗 6个板栗优良无性系对低产栗园进行高头换接改造 ,并加强对改造后栗园的管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造后 ,6个优良无性系第 2~ 4年每hm2 平均产量分别达 6 73 2kg、 174 5 7kg和 1881kg ,结实率达 10 0 %。最高的早大栗第 2年平均每hm2 产 2 4 88 2kg ,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丰产标准 ,其坚果的品质亦达优于全国的水平。除介绍实生栗园的改造效果外 ,还系统地介绍了低产栗园的高头换接改造技术及改造后的树体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18.
以不同时期采集的燕山红粟为接穗,不同发育期的野生燕山红粟芽苗为砧木,于2008年4月进行嫁接试验.通过对砧穗内源激素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分析,研究其生理生化基础与嫁接成活的关系.结果表明:(1)接穗中IAA和ZT与嫁接成活呈正相关,而ABA与嫁接成活呈负相关,GA3与嫁接成活几乎不相关;IAA/ABA大于2.5和含水量大于45%时,其嫁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2)芽苗砧中IAA/ABA对嫁接成活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砧穗中PPO活性较高和PAL活性较低时有利于嫁接成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