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春珂 《猪业科学》2005,22(3):30-32
针对杜×长×约瘦肉型三元杂交猪高产肉质风味差,当地品种肉质风味优但低产;生产者追求高产高效,消费者追求风味口感等矛盾,以及养猪业以适度规模农户为主体的省情,云南省于14年前立项,分片选育含乌金猪血统的配套母系猪,引入筛选外种父系,采取简单易行的两系配套杂交,生产优质与高产兼顾的杂优猪。于1999-2000年同期按预定指标育成了滇陆等5个专门化品系。经过4年示范推广,组织与DLY等杂交组合对比试验,肉质测定和风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步了解湘虹猪配套系及其杂交组合猪的生长及胴体品质,在同等饲养条件下进行了此次杂交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湘虹猪3个亲本系的性能优越,湘虹配套系杂优猪兼具有亲本的优良特性,又超越了亲本.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对于地方猪品种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将地方品种作为母系,与合适的父系品种进行配合,以配套系的形式生产兼具父、母系优点的商品杂优猪。本文应用Excel软件工具对清平猪与长白猪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组合的长清猪结合双亲优势,不仅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表现优良,而且繁殖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养猪生产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品种的发展趋势是由肉脂型向瘦肉型品种以及向瘦肉率较高的品种转化,这种转化不但适应了市场与人民喜食瘦肉的需要,而且也节省了饲料消耗。1技术要求和标准1.1杂交组合四系配套杂优猪(汉普夏x杜洛克)×[大约克×(大约克×长白)],即用汉普夏公猪交配杜洛克母猪,所生后代留其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自主培育的“渝荣1号猪配套系”近日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农业部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审定。  相似文献   

6.
《畜牧市场》2007,(4):45-45
重庆市自主培育的“渝荣1号猪配套系”近日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农业部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世界著名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利木辛牛和德国黄牛为父本,以适应性较强的西门塔尔牛和当地固有品种蒙古牛的杂交优秀个体母牛为母本,分别采用了“皮×西×蒙、夏×西×蒙、利×西×蒙和德×西×蒙”等三元杂交组合,并对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杂种牛(简称“肉杂牛”)的肉用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皮×西×蒙”杂交组合产生的肉杂牛肥育期日增重比夏×西×蒙、利×西×蒙和德×西×蒙组合分别高出0.13kg、0.17kg、和0.24kg;净肉率分别高出1.1%、0.47%和1.27%;屠宰率分别高出1.30%、0.09%和1.39%;骨肉比分别高出0.15、0.08和0.17。结果显示皮西蒙杂交组合的日增重高于其他三种组合,差异显著;而净肉率、屠宰率、肉骨比等指标也较高,但差异不显著。说明皮×西×蒙杂交组合后代增重速度快,饲养周期短,肉用指标好,可在武威市乃至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荣昌猪不同组合的三系杂交后代进行了繁殖、生长、胴体及肉质性能方面的指标进行测定。三杂后代测定结果表明,美系杜洛克伊丹系长白伊荣昌猪组合,生产的杂交后代日增重达到799.8 g,料重比3.15,达90 kg日龄为168.6天,生长性能最优。丹系杜洛克伊美系长白伊荣杂猪交组合产生的后代三点均膘为2.14 cm,瘦肉率达61.66%,滴水损失为1.28%,肌内脂肪含量达3.04%,屠宰性状最优。综合各杂交后代的生产测定数据,以丹系长白公猪为第一父本、美系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配套生产的杜伊长伊荣商品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较高、肉质优良,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刍议猪配套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传洲 《猪业科学》2005,22(11):58-59
《猪业在线》2005年第3期策划了关于“猪配套系”专题讨论,时未及至。拜读了各位专家之作后,颇受启发。故在此发颗“猪后炮”,以助余兴。以下是本人的主要观点,并力求赋予这些观点以个性。1配套系杂优猪“优”之缘由彭中镇教授在“试析配套系与猪配套系育种”一文中指出,猪配套系一词乃是国人根据hybridpigs(杂优猪)的生产模式转译之。可见,猪配套系实质乃商品猪生产杂交繁育体系。自专门化品系问世后,配套系也就随之形成。配套系生产的杂优猪之所以优,从遗传角度而言,理由有三:一是利用杂合子获得杂交优势效应,二是利用不同性状的基因间互…  相似文献   

10.
一、五看五看主要看体型分级,鉴别出肉率。1.看品种依据猪体型特征、体质、外貌鉴别品种。根据各品种及各种杂交组合的基本特征,如体型、头型、耳型和毛色等特征来判定该猪的品种:自繁自养场看父母代公母猪品种及来源;育肥场看猪苗及父母代公母猪的品种和来源;各品种猪及杂交组合、配套系猪需要看样猪图片确定具体的杂交品种组合。2.看体型(1)鉴别方法从侧面观察:头长、体长,有无明显腮肉;背腹线是否平直或弓吊;前、中、后躯比例,腿臀比重是否合适;前后躯是否丰满,体侧是否平整。  相似文献   

11.
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配套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省培育了“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父本(SS-Ⅰ系)、母本(SD-Ⅰ、SD-Ⅱ、SD-Ⅲ系),为探索其配套杂交效果,对14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肥育、屠宰和胴体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1)日增重以双杂交组合最优,均在730 g以上,其次是三元杂交组合,最差的是二元杂交组合,其中含SD-Ⅲ系血液的杂交组合日增重相对较低;料重比最低的是长(×大SD-Ⅱ)为2.95,其次是3个双杂交组合,含SD-Ⅲ系血液的杂交组合料重比相对较高。(2)屠宰率在双杂交组合中以大长(×杜SD-Ⅰ)最优为76.27%,三元杂交组合中以长(×大SD-Ⅲ)最优为76.75%,二元杂交组合中以长×SD-Ⅲ最优为76.67%,可看出含SD-Ⅲ系血液猪的屠宰率有偏高的趋势。(3)瘦肉率以含SD-Ⅲ系血液的组合在各杂交组中均为最高,双杂交中长大(×杜SD-Ⅲ)、三元杂交中大(×长SD-Ⅲ)、长×(大SD-Ⅲ)和长大×SD-Ⅲ、二元杂交中长×SD-Ⅲ和大×SD-Ⅲ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试验共设6个组,包括杜、长、大三个纯种组和长×大、大×长、杜×长大三个杂交组,每组选取健康的、体重约25 kg的试验猪12头,公母各半,经过预饲调整后每组选取10头开始正式试验。饲养至组平均体重达100 kg左右时,每组选取4头(2♂2♀)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并计算了三个杂交组猪的各主要经济指标的杂优率(H)。结果表明,目前选育群各品种猪的日增重830 g以上,料肉比2.53以下,瘦肉率67%以上,肉质优良。三个纯种组中生长速度以杜洛克为最快,平均日增重达912 g;料肉比以大白猪的最低,为2.35;长白猪的屠宰率、胴体斜长、眼肌面积、瘦肉率最高,背膘厚最薄;6个组中杜×长大商品猪生长最快,平均日增重达977 g,料肉比为2.34,并有较理想的杂优率,而相对于长×大和大×长组合而言,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如背膘厚、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脂率、贮存损失等,大×长的杂优率均优于长×大,表明大×长组合也是非常有效的杂交组合,可为筛选新的杂优组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利用甘肃黑猪I系猪的优良遗传资源,提高Ⅰ系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母本,引入了大约克、长白、汉普夏和杜洛克四个瘦肉率和生长速度都很高的品种,与甘肃黑猪Ⅰ系母本进行了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四个组合均对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尤以杜×Ⅰ系和约×Ⅰ系杂交效果最好.说明用杜×Ⅰ系或约×Ⅰ系作杂交母本向社会推广使用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龙宝1号猪品种(配套系)培育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清森 《猪业科学》2014,(5):130-131,135
<正>1来源龙宝1号猪配套系是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等单位经过13年时间培育完成的。通过陆川猪、隆林猪、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品种间的6种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确定大长陆三元杂交为最优配套组合。在专门化品系培育过程中,运用现代猪育种原理与方法,以广西名优地方猪种陆川猪为育种素材培育了母系母本(LB33),重点对繁殖性能、肉品质和适应性进行选育;利用公司庞大的瘦肉型猪育种体系,以长白猪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二花脸种群与新引进的外种猪杂交利用的效果,试验以二花脸纯种为对照,分别对大约克猪×二花脸(大×二)、长白猪×二花脸(长×二)及杜洛克猪×二花脸(杜×二)杂种猪进行肥育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中大×二的日增重585 g,料重比3.15,肥育性能相对较好;长×二组合的背膘厚2.8 cm,眼肌面积40.3 cm2,瘦肉率53.6%,胴体性状相对较好;杜×二组合的失水率33.2%,低于长×二(P〈0.05)和大×二组合(P>0.05),肌内脂肪含量3.2%,高于长×二(P>0.05)和大×二组合(P>0.05),大理石纹评分3.19,肉色评分2.88,滴水损失等肉质指标也相对较好。3个杂交组合各有各的优点,在杂交生产中,可根据各地市场消费需求与养殖习惯选择相应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潼南县获悉,渝荣1号猪配套系种猪生产示范与推广项目,现已通过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科委专家验收,它标志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渝荣1号猪原种猪场在潼南县柏梓镇建成。  相似文献   

17.
商品肉兔杂交组合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比利时兔、丹麦白兔、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中国白兔、大耳白兔为亲本,进行品种间杂交组合筛选试验。通过对6个亲本12个杂交组合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的配合力测定,筛选出中♂×加♀、新♂×加♀、丹♂×大♀、大♂×比♀4个杂交组合为较优组合。上述4个组合为肉兔多品种杂交配套系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4种基因型猪在相同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下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差异,选择来源相同、日龄相近、体重约8kg的健康去势荣昌猪、长×荣、渝荣Ⅰ号猪配套系(CRP)及杜长大(DLY)公猪各24头。每个基因型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体重达10kg起进行饲养试验,体重达80kg饲养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选择1头接近目标体重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①荣昌猪及长×荣肉质优良,表现出肌肉pH较高、失水率较低、粗脂肪含量及肌苷酸含量较高等优点,但胴体性状差;渝荣Ⅰ号及杜长大胴体性状优良,但肉质性状稍差。②在较低营养水平条件下,渝荣Ⅰ号及杜长大既能表现出优良的胴体性状,又能表现出较好的肉质。③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湖北白猪Ⅵ系父本的配套杂交组合,以杜洛克、皮特兰为素材进行了湖北白猪Ⅵ系父本的多元配套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以杜·皮杜×Ⅵ为最佳杂交组合,其生长速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8%(P<0.05)、22.4%(P<0.01),达90kg日龄为159.09d;瘦肉率达63.49%,料肉比为3.28:1.比对照组分别下降4.93%(P<0.05)、16.11%(P<0.01).其生产性能发生了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我国瘦肉型猪生产为主体的形势下,地方猪及其杂交改良品种仍然有两个发展机会:一是人们对猪肉消费逐渐由数量向安全、优质、美味、生态转变,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二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因地方猪与杂交猪肉质好,在民间素有喜食的传统,产销量相对较多。但也存在多数群体生产性能低下、整齐度较差,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龙宝1号猪配套系是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等单位经过13年时间培育完成的。通过陆川猪、隆林猪、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品种间的6种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确定大长陆三元杂交为最优配套组合,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所生产的商品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