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病害,在我国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病原菌的积累造成疮痂病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本文阐述了马铃薯疮痂病的危害,分析了马铃薯疮痂病抗性资源筛选和分子标记在抗病育种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疮痂病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实现优质稳产,本文选用4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初步筛选出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防效较好,为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乡县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症状及危害程度,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地衣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菌种对马铃薯疮痂病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采自沽源县携带疮痂病的马铃薯病薯薯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菌量的地衣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菌种对马铃薯疮痂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的地衣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菌种对马铃薯的产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马铃薯疮痂病的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间对马铃薯疮痂病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地衣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菌复配菌种不影响马铃薯产量,但可以有效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马铃薯疮痂病的生防菌。[方法]从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土壤中取样,经过稀释培养和二次划线纯化获得单克隆菌株,通过抑菌试验最终得到1株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抑制效果的细菌BU09,通过16S r D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细菌BU09属于普城沙雷氏菌,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试验结果为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马铃薯疮痂病在城固县普遍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影响薯块外观及商品价值。城固县马铃薯疮痂病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前采用72%农用链霉素药剂拌种和在幼苗期、现蕾期分别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雾,防治疮痂病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疮痂病是马铃薯现阶段常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感病的马铃薯薯块会产生凹陷状或凸起状的病斑,严重的会覆盖整个块茎,整个薯块的外观表型变差,整体品质下降,且不耐储藏,极易发生腐烂。疮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度,因此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愈发重要。本文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病症表现、发病规律、致病机理、防治措施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马铃薯抗疮痂病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荣宝肥药防控马铃薯疮痂病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防治马铃薯连作田疮痂病的有效方法,笔者进行了2007年秋马铃薯上施用荣宝肥药预防当季疮痂病发生危害,同时控制2008年舂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危害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m^2施用荣宝70~80kg作土壤处理较为适宜;另在用荣宝作土壤处理的基础上,种薯用农用链霉素或甲醛溶液浸种,可提高预防和控制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四大病害之一,马铃薯生产田发生此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及外观,若种薯生产中感染此病害,对其后代影响严重。为指导马铃薯生产,对疮痂病的形成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致病链霉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随着深入研究,在其病原、毒素和防治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并表明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本文系统概述致病链霉菌的组成、传播方式及其致病毒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包括thaxtomins、concanamycins、COR类植物毒素和borrelidin等,阐述马铃薯疮痂病的抗病育种、传统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并对研究重点进行展望,拟为马铃薯疮痂病的深入研究和绿色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保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早疫病和疮痂病的防治,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分别对马铃薯早疫病和疮痂病病原菌及症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害频发的现状,应该全方位考虑本地气候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不同拌种剂防治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及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及组合对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山东拌种剂处理对病害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安徽省马铃薯主要病害——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黑痣病的病原及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重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各个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促进马铃薯丰产增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马铃薯生产上四大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其危害也在加重,严重影响马铃薯种薯生产和商品薯销售。为更好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筛选抗病品种,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12份马铃薯品种的疮痂病病情差异及感病后的各品种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克新28病情指数最小,为12.11,对疮痂病的抗性最高,但该品种商品产量不高。克新19与克新28的发病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产量差异却极显著,综合品种表现以克新19为最优。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有很多病虫害,不仅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还影响马铃薯的品质。马铃薯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软腐病、病毒病。马铃薯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只有及时防治住这些病虫害,马铃薯的产量才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显著拮抗作用且较强田间防效的生防细菌,采用室内平皿拮抗及田间防效应用试验,检测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的抑制效果.采用对峙培养试验确定了荧光假单孢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体及其发酵菌液对马铃薯疮痂病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5 mm和15、9 mm;将2种菌株发酵菌液按照1:1、2:1复配后,抑菌圈直径分别提高至17、28 mm,说明2种菌液复配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制作用可以起到一定增效效果.通过田间防效试验验证了单一菌肥施用及2种菌肥混合施用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单一菌肥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荧光假单孢菌(73.18%)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49.31%),而2种菌肥配施防效显著优于单一菌肥,防效达91.7%.说明荧光假单孢菌及解淀粉芽孢杆菌2种菌肥配施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在田间应用及推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疮痂链霉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此病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存在.在新疆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薯过程中发病较为严重.发病率30%-50%,最高可达80%以上。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块茎发病表面形成疮痂状褐色病斑,病斑木栓化,质地粗糙。木栓化病斑仅限于皮层,其区别于马铃薯粉痂病。病薯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的四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南方地区的发生和蔓延日趋严重。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从马铃薯疮痂病防控及品种的抗性入手,着重讨论了研究中尚未被关注的几个问题,对不同病害症状与致病菌、南方马铃薯疮痂病菌致病种类复杂性及马铃薯疮痂病品种抗性评价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呼伦贝尔马铃薯病害情况的调查,总结该地区比较普遍的病害有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疮痂病等,对其危害症状、发病特点、传播途径等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为当地马铃薯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