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流域跨界水资源因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导致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困难。跨流域调水工程将流域水污染的外部成本更加明确的同时,其水污染防治方式对于流域跨界水污染防治模式的构建更具借鉴性。拟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以海河流域引滦入津工程水污染防治为例,在分析海河流域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建设现状及效果的基础上,建议从推动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打造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平台等方面着手构建普遍适用的流域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跨边界水资源冲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这个跨边界水污染问题,更好的建立省际跨界污染责任追究和污染补偿制度,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明确冲突双方的关系,发挥流域管理机构职能。以条子河和招苏台河的水污染问题为例,利用F-H冲突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深入分析不同主体包括上游、下游和松辽委的决策行为和它们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对12种合理结局进行偏好向量和稳定性分析,得出完全合作和部分合作2种均衡结局,以其为依据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流域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原生态居民、企业和政府并非同时出现在流域治理的历史舞台上,他们的利益博弈也在动态发展变化,不同时期的利益诉求差异意味着合作治理契约的激励条件也存在差异。通过治理机制的演化分析发现,企业的出现打破了原生态流域治理的平衡,但改善了流域属地福利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使得政府出面治理成为必然。然而中央政府与属地政府的利益诉求并非一致,使得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陷入了困境。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使要求不再以GDP经济绩效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也需要满足特定的约束条件才能使得这一政策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收益函数分析论证了政府主导的流域治理有效运行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朱伊妮  李伟 《南方农机》2019,(13):98-98
跨行政区域水污染问题一向是一个难点,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跨行政区域水污染事件,并有效地管理跨行政区域河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即,研究一套跨行政区域河流的新型管理机制,有效地协调上下游地方政府的矛盾、提升跨界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跨行政区流域污染协同治理是对政府主导型、市场自决型和社区自治型治理体系失灵的回应。协同治理机制不是自发实现的,它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各级各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社会环境监管能力不强、政府组织结构权力分散和协调能力不强共同构成了跨行政区流域污染协同治理的制约因素。如何克服制约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是跨行政区流域污染协同治理能否实现的保障,提出从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和区际利益协调、科学设置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强化企业环境污染法律责任追究、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重组流域治理组织结构等方面构建多元主体之间的平衡稳定的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面源污染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性障碍之一,如何有效治理生态面源污染是关系到农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命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辨识生态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利益主体,明晰各方主体间体演化的角色定位。同时通过利益主体间的行为博弈分析,厘清农业生态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各方主博弈的现实图景。为此,嵌入合作治理路径,推动农业生态面源污染治理的动态调节和可持续,以期提升污染治理的有效性,旨在进一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漳州市薌城区粪便的主要出路有三条:1.由农民运往农村施肥或养鱼;2、通过三格化粪池进入污水沟通向九龙江;3、直接进入污水沟通向九龙江或直接污染周围环境。第1、3两种情况污染环境十分明显;第2种情况,由于多数三格化粪池里粪便的滞留时间过短,同样严重地污染了水域和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经验与太子河流域水污染处理方式分析,从密西西比河和太子河流域的地理自然简况、污染状况以及治理方法进行对比,归纳太子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不足,以期吸取密西西比河流域水污染有效治理的成功经验,从而对太子河流域治理有所启发,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乡镇污染企业与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存在外部经济性,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然而在农村,乡镇企业与政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导致政府环境监管不力.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研究政府环境监管与乡镇企业治理污染的决策过程及博弈结果,指出降低企业的治污成本、增加对排污企业的罚款金额、降低税率、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以及增加政府的失职责任等可以增加企业治理污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深圳市鹅颈水水环境现状的分析,结合鹅颈水水污染及水环境特点,提出为达到其水环境治理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洪治理、水质改善和生态景观等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