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布鲁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布病的感染主要是跨区调运调换种畜,怀孕母畜分娩后排泄,污染的养殖环境。做好消毒人的防护防止感染。人感染布病主要症状,发热,呈波浪状,关节痛、腰疼,睾丸炎。在动物主要表现,母羊流产,死胎,种公畜睾丸炎、关节炎。包虫病,也是人畜共患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加强对狗的定期驱虫,栓系饲养。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氏杆菌病是指因布鲁氏杆菌侵入动物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属于二类动物传染病。主要侵害牲畜的生殖系统,引起母畜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流产、不育,公畜睾丸炎、附睾炎[1]。近年来,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继报道多起布鲁氏杆菌感染的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授课的教师和学生在实训课时使用了未经检疫的山羊,导致该校27名学生和1名教师相继确诊感染布鲁氏杆菌[2];  相似文献   

3.
正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患病母畜流产、胎衣滞留、子宫炎、阴道炎和乳腺炎等;患病公畜表现为睾丸发炎、肿大、上缩,精索粗硬,附睾炎、阴囊肿大。通过血清试管凝集反应进行实验诊断,若呈阳性则应整群进行扑杀,事后做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严防传染给人。2016年6月10日,滕州市畜牧兽医局接到卫生局布鲁氏杆菌病报告,部分乡镇发生人感染布病5例,疑似病例4例。为了有效防控布病在全县畜间的发生和流行,畜牧  相似文献   

4.
布病又名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在猪牛羊养殖中常见的疫病类型,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疫病,具有传染性特征。在部分牛羊混养模式下,布病容易发生和传播,防控难度较大。布病会对牛羊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破坏,轻则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牛羊长势;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如果人类食用带有布病的牛羊肉,也可能感染布病,因此必须重视对牛羊布病的防控。1布病的特征和危害布病也称布鲁氏菌病、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原是布鲁氏菌,这种病菌的生存能力较强,潜伏期一般在7d-3周不等,牛羊感染后会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症状。患病牛羊表现性欲下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若公畜患有睾丸炎症,交配后可导致母畜流产,同时母畜也会通过阴道传播病菌,饲料、饮水、干燥土壤、皮毛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人在剥牛皮、剪羊毛、屠宰病畜中也有交叉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流行较广,感染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人感染布病后,表现低烧、乏力、腰腿疼痛和生殖障碍等症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家畜患布病后,会引起母畜流产、空怀和不孕,公畜发生睾丸炎症,还会导致其它疾病并发。  相似文献   

6.
<正>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它在世界上广泛流行,布鲁氏杆菌病又称马尔他热、波浪热、波状热,百姓称之为“懒汉病”。该病主要影响牲畜,但人类也可以感染,有数据表明,人感染布病均是由动物引起,不存在人传人的情况。目前,全球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牛羊布病就是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布病不但严重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还会对人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使人畜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目前,规模化的动物养殖已经出现,这是养殖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尤其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养殖,对养殖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中出现布病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养殖业、肉食品加工、兽医人员是感染布病的高危人群.因此,要高度重视布鲁氏菌病对人的危害性,依法依规制定对家畜禽中的易感动物的监督净化管理,加大对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宣传,落实净化措施,做好异地调运动物的管理,减少或杜绝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羊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牛、羊、猪、犬等家养动物和人均可感染发病。其主要特征是动物发生流产、不育、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羊感染主要以流产不孕、生殖系统发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波浪热"、"马耳他热"和"懒汉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1易感动物及传染源该病主要是由羊、牛、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的疾病。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粪便、胎盘、乳、产道分泌物和羊水中,可在动物间或者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但是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家畜及带菌者,怀孕母畜流产时的羊水、胎衣和分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息性全身传染病。以引起母畜流产、不孕,公畜睾丸炎症及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和优先防控的人畜共患病。我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进行奶牛布病检测净化工作,随后有效的控制了奶牛布病在我省的大面积发生和流行。然而,自2009年开始,奶牛布病呈强势反弹。是当前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的主要人畜共患疫病。为此,笔者对我省奶牛布病流行史和当前奶牛布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杆菌病对奶牛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属国家二类动物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为牛、羊、猪。布病主要由病畜及其流产胎儿、乳和乳制品、肉和肉制品、皮毛、土壤、畜粪、尘埃、水等病源进行传播。人也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结膜、黏膜等传播途径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人类身体健康,牛羊感染此病可造成母畜大量流产,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全面掌握且末县牛羊布病的感染和发病现状,分析发病特点和传播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今后牲畜布病预防工作,于2014年8~9月开展了肉牛和新引进的肉羊布鲁氏杆菌病抗体监测的调查。1材料1.1虎红平板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4.
<正>布氏杆菌病全称是布鲁氏杆菌病,临床中通常简称为"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会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人畜健康,病原主要是布氏杆菌。布病在牛、羊、鹿群中很多见,一般都表现为慢性经过。患病牛羊会出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特征性病理变化是全身呈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并且可见形成肉芽肿结节。在牛、羊布病流行的过程中也会将人感染,尤其是产羔期感染最容易。1病原介绍布鲁氏杆菌是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没有芽孢产生,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布鲁氏杆菌对热很敏  相似文献   

15.
羊布鲁氏杆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不断频繁,部分地区布鲁氏杆菌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当地畜牧养殖产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文主要就祁连县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易感动物为牛、羊、猪等家畜,常由这些患病家畜传染给人类和其它易感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殖系统发炎,母畜流产、不育和各种局部病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1 病原布鲁氏杆菌属有六个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狗布鲁氏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孢的细菌一样,巴氏灭菌法10~15 min即可杀死,1%的来苏儿,醛类消毒药和碱性消毒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底~2014年初,武汉市黄陂区罗汉街、李集街和祁家湾街等地发生羊布鲁氏杆菌病,经确认有6人感染布病病例。黄陂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高度重视,在全区进行了羊布病大排查工作,查出羊布病阳性27头,扑杀同群羊525头。有效控制了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确保了人民生命安全。经过近两年的预防和控制,羊布鲁氏杆菌病在我区得到有效控制,效果很好。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引起雌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人感染布病后,表现低烧、乏力、腰腿疼痛和生殖障碍等症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家畜患布病后,会引起母畜流产、空怀和不孕,公畜发生睾丸炎症,还会导致其它疾病并发。对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此病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疾病,也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强制报告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布病也称布鲁氏菌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患病牛羊表现为母畜流产、不孕,公畜睾丸炎、附睾炎。该病不仅影响了家畜的繁殖性能,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阐述了牛羊布病的诊断方法,希望能够为布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OIE把布病定位为B类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把布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布病是世界上最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该病在全世界范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科研院校相关人员感染布病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了解基层动物布病检测安全现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