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症状表现1.1最急性型乳房炎最急性型乳房炎是诸多类型乳房炎中症状最为严重的一种。病羊乳房红肿、发热,伴有疼痛反应。炎症还会波及病羊的下肢,引起严重跛行。病羊精神萎靡,抗拒哺乳,食欲减退或者废绝,消瘦,泌乳量急剧降低甚至停止泌乳。1.2急性型乳房炎急性型乳房炎发病突然,病羊乳房肿大,触之有疼痛反应,乳房皮肤潮红,其体温异常升高,角膜反射迟钝,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羊乳房炎的发病基本情况、诊断、治疗和防控体会,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和采用宫炎康进行灌注等措施,防治羊乳房炎,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近几年有关小反刍动物乳房炎的最新研究和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并阐述了乳房炎的危害、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小反刍动物乳房炎的患病率平均为5%~30%,但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一般低于50%,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能引起死亡和淘汰。葡萄球菌是羊乳房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并能导致乳制品被耐热毒素污染,从而引发公共卫生问题。还对目前羊乳房炎的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也对目前常用的乳房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羊乳房炎是羊的乳腺、乳池、乳头的局部炎症,多见于绵羊、山羊的泌乳期。常见有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脓液性乳房炎和出血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羊乳房炎是乳腺或乳房原发或继发的一种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致羊乳房炎的优势病原菌,能引起轻度乳房炎,病羊奶中细胞含量升高,有些病例还出现反复的临床发作,给养羊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综述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羊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为羊乳房炎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乳腺、乳池、乳头局部的炎症。患乳房炎的母羊乳房发热、红肿、疼痛.严重影响泌乳机能的正常发挥。羊常见的乳房炎有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脓性乳房炎和出血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经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96只波尔羊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8只,分别采用纯中药涂剂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纯中药涂剂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波尔羊48例,治愈37例,治愈率77%,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用青、链霉素共治疗48例,治愈28例,治愈率58.3%,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经检验,纯中药涂剂对波尔羊临床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8.
羊乳房炎是母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产奶山羊和哺乳期绵羊。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羊舍卫生差、消毒不严、违规操作,致使金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侵入引起。每当羊群进入产羔的高峰期,便出现许多的乳房炎病症,给农户在饲养管理上带来不便和困扰。  相似文献   

9.
乳牛(羊)饲养过程中,乳房炎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乳牛(羊)发生乳房炎时,不仅增加养殖户在治疗和管理上的成本,使乳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由于治疗上大都采用抗生素,造成乳中药物残留,给食品留下安全隐患,危及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分析乳房炎的病因病理,运用中西兽医结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房是母山羊泌乳的重要器官,认真做好乳房泌乳期间的保健工作,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对确保泌乳旺盛及养殖户增收至关重要。近年来,在农村黑山羊的饲养中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对养羊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对黑山羊乳房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实践对该病的诊治作一小结。1发病情况该户羊不吃草,乳房发烫,精神不好。经检查发现病羊乳房有硬块、红肿,按压有疼痛感,  相似文献   

11.
山羊乳房炎多因病原菌通过乳头管口、乳房外伤侵入乳腺组织而发病,是一种山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笔者近年来治疗多例临床型奶山羊乳房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中一例的治疗方法和体会简介如下:(一)发病情况2005年10月某日本县螺城镇郭某饲养的10头奶山羊,其中2头发生乳房炎。畜主自述2只病羊近日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含有絮状物和凝乳块,自己采用青霉素80万、链霉素100万混合肌注2天,未见好转,遂到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国际乳房炎问题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内乳房炎管理和治疗现状,以期能够为未来牧场管理和乳房炎治疗作以参考。本文以美国为例来研究目前乳房炎预防管理及治疗控制的重点,并结合中国乳房炎的现状,得出传染性病原菌控制经验、有效干奶管理、因菌治疗等三个实施方案是中国牧场在乳房炎控制及治疗方面最值得学习、改善和提升的。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1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通常分隐性型、临床型和慢性乳房炎3种。其中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可引起奶产量减少、乳品质下降,是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严重的1类,这类乳房炎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临床型乳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分隐性型、临床型和慢性乳房炎三种。其中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可引起奶产量减少、乳品质下降,是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类,这类乳房炎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临床型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发病急,如及时对症治疗多能治愈。这里不讨论二者。如果急性乳房炎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持续感染。会使乳腺组织渐进性发炎而发展成慢性乳房炎。当慢性乳房炎经多日药物治疗无效而表现出病牛食欲和精神正常,奶产量严重下降:用手触摸受感染乳房时,无热痛感;按压时,牛亦无疼痛感觉但可感觉到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这时要考虑病牛可能患有慢性化脓性乳房炎。近2年来,我们接诊了3例患慢性化脓性乳房炎病牛。现将对该病的诊疗方法详细介绍一下,供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羊的乳房炎可分为好几种,但是坏疽性乳房炎对羊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在几种乳房炎当中占的比例是最高的,笔者近几年收治了多例坏疽性乳房炎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畜主前来诉说,一波尔母羊在产下2只羔羊后,不吃不喝,胎衣已脱落。邀笔者应诊。1症状笔者观察到,病羊体重7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医几十年,治疗羊乳房炎上万例,从开始的模仿治疗到后来的探索治疗,应用了多套治疗方案,收到了不同的治疗效果。近10年来对羊(绵羊、山羊、奶羊)乳房炎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深受广大羊农欢迎。  相似文献   

17.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饲养管理不当、挤奶手法不正确使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表现乳房发热、疼痛、肿胀、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易转成化脓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乳房出现硬结,产奶量显著减少或丧失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地区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分析其种类和感染情况,并结合牧场环境状况和管理方式,提出控制乳房炎的建议.从中国福建、新疆、重庆3个不同规模化奶牛场采集61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采用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与PCR技术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61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单一感染44份(72.13%),混合感染15份(24.59%);共分离到细菌80株,经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与PCR技术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中传染性微生物13株(16.25%)、环境性微生物46株(57.50%)、机会性微生物11株(13.75%)、其他微生物10株(12.50%);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仍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传染性致病菌和环境性致病菌为主要致病菌.在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牧场可以通过对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来摸清牧场奶牛乳房炎的感染情况和致病菌种类,结合生产实际有助于了解牛群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更好的控制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羊乳房炎     
绵羊和山羊乳房炎可使羊乳腺机能减退甚至丧失,其发病率并不比奶牛低,许多羊都因本病而被淘汰。尤其坏疽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有些病菌还可以通过病乳传染给人。所以,防治羊的乳房炎是一项重要工作,应当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乳腺、乳池和乳头局部的炎症;多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山羊。其临床表现为乳房发热、红肿、疼痛,影响泌乳机能和产乳量。常见的有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脓性乳房炎和出血性乳房炎。本病以产奶量和经产的舍饲羊多发。1病因该病多因挤乳技术不熟练,损伤了乳头、乳腺体;或因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