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吴湘生 《饲料广角》2003,(21):15-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水产养殖业中,先是以热水性、温水性鱼类为代表如鳗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品种,后以冷水性鱼类为时尚如鳟鱼类、鲟鱼类、大鲵等,近期又以南美白虾、河蟹为主力军的名特优新淡水养殖品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海洋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有力落实,海水鱼品种如黄鱼、鲈鱼、大菱鲆等养殖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大有赶超淡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传统淡水养殖品种如鳙、鲤、鲢、鲫等四大家鱼逐渐被市场冷落,养殖规模大幅缩水,商品价格直线下  相似文献   

2.
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本文分析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现状,论述了制约淡水养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本文分析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现状,论述了制约淡水养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水产养殖业中,先是以热水性、温水性龟类为代表如鳗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品种,后以冷水性鱼类为时尚如鳟鱼类、鲟鱼类等,近期又以南美白虾、河蟹为主力军的名特优新淡水养殖品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海洋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有力落实,海水鱼品种如黄鱼、鲈鱼、大菱鲆等养殖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大有赶超谈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传统淡水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鱼是把鱼苗在淡水中进行喂养和管理,繁育和保护水体中的鱼类资源,从而使淡水鱼的生产产量得到提高。可以从提高养殖技术、丰富产品结构和加强成本收益管理等方面着手,来提高淡水养鱼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树权 《猪业科学》2002,19(8):61-62
轮虫、原生动物是淡水池塘养鱼中鱼类的一种重要天然饵料,尤其是苗种培育中一向在鱼苗下塘前精心培养,轮虫、原生动物繁殖好坏直接影响着鱼苗投放成活率和养殖产量、效益.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地区连续多年少雨干旱,淡水养殖水资源匮乏,为维持养殖业开展,人们迫不得已反复使用池塘老水或全部以自然净化后的生活污水做水源,造成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为轮虫、原生动物过度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轮虫、原生动物过度繁殖成灾,轻者鱼类缺氧不摄食,重者泛池,致使大批鱼类死亡,渔农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7.
王成华 《兽医导刊》2020,(2):211-212
伴随鱼类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疾病频发,严重影响着鱼类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养殖户需要充分掌握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的根本成因,才可做到"对症下药",即确保产量又确保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对策进行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8.
十三、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是短盖巨脂鲤(见图)的俗称,分类上隶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易养殖、肉质好、骨刺小等优点,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白鲳于1982年被引入我国台湾,之后人工养殖成功,开始在鱼塘中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经香港引入广东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此后每年繁殖大批鱼苗供省内外放养,90年代以来广东每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淡水土著鱼类资源优势,在分析福建淡水土著鱼类资源状况、资源保护和养殖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福建省淡水土著鱼类养殖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福建省淡水土著鱼类的养殖开发利用率较低,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土著鱼类还没达到有效的养殖开发利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技术支撑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对淡水土著鱼类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建议,为淡水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养殖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4,(7):32-32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自2001年以来,我市为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砰、蝶鱼类及虾类测报单位,在测报调查中,多次发现测报鱼类患有弧菌病,引起鱼苗及成鱼不同程度的死亡。此病如防治不及时,发病速度较快,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养貂小经验     
林晨 《山东饲料》2009,(8):24-2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陆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促进淡水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策略,首先从鱼类疾病、饲料结构不合理以及水体环境污染三个方面对现阶段淡水养殖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现代养殖技术、投喂管理以及水体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作为农村生产养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效益。通过在稻田中放入适量的鱼苗,以水稻种植为主,鱼类养殖为辅。稻田的生态水质较好,具备丰富的营养物质,溶氧值较稳定,鱼类生长速度较快。因此,本文分析了稻田养鱼的高效养殖模式,提出有关鱼苗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西饲料》2012,(5):46
8月21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密云县聚河源养殖场召开了"新疆江鳕引进、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现场会,展示了北京市首次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养江鳕的成果。据悉,今年5月23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新疆引进江鳕3-5cm鱼苗5000尾,分别在怀柔区渤海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通州区鹏娜水产养殖场、密云县聚河源养殖场进行养殖。江鳕是鳕科鱼类中唯一的淡水鱼类,此次引进,为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淡水养鱼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传统养殖鱼类的饲料主要以天然饵料和施肥为主,人工投喂商品饲料为辅。以江南地区为例,青鱼吃螺蚬、草鱼投喂水草、陆草,鲢鱼、鳙鱼靠肥水,只有鱼苗、亲鱼才投些浆类、糠饼类单一饲料。由于靠天然饲料,在养殖生产中常遇到季节和气候的限制而出现饲料脱节现象。鱼类饥饱不匀,不仅影响了生长,也减少了成活率,因而渔业生产受到限制。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废水的污染,使螺蚬、水草资源日趋减少,更影响了青鱼、草鱼、鲂鱼等优质鱼的生产发展。近几年来,用颗粒饲料养鱼推广工作迅速开展,使淡水养殖的水产品产量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16.
24.品种名称:革胡子鲶 选育单位:广东省淡水良种场。该品种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底层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等特点。目前已在我国十几个省、市进行养殖生产。遗传性状稳定。已成为我国淡水主要养殖种类。革胡子鲶既适合于家庭小水体密养,又适宜于池塘单养、混养和稻田养殖。其适应性很强,苗种繁  相似文献   

17.
王杰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237-238
在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鱼类暴发性疾病危害其安全,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推广可持续健康养殖模式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1发病特点⑴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发病最严重;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28℃~32℃发病最严重,20℃以下…  相似文献   

19.
<正>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范围广,流行季节长,每年的4~9月为盛行期,造成的损失严重。1分类非病原性疾病。在目前的养殖鱼类中呈上升趋势,其大体上是营养性疾病和环境性疾病两大类。营养性疾病有脂肪肝病、僵瘪病等。环境性疾病是由于养殖水体中理化因子急剧改变或因高密度等胁迫因子造成鱼类疾病。通常非病原性疾病是不传播的,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