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发掘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同源四倍体种质,通过形态比较、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和SSR分子标记对播种培育的一批酸橙实生苗进行倍性鉴定和来源分析。从1620株酸橙实生群体中获得四倍体7株,群体四倍体自然发生率为0.43%;SSR分子标记分析显示,7株四倍体酸橙均由二倍体亲本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为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酸橙相比,四倍体酸橙植株明显矮化,主根粗且侧根少,叶片浓绿且较宽,气孔增大。四倍体的叶形指数、油胞密度和气孔密度分别为二倍体的61%、30.6%和54.9%,均极显著(p<0.01)低于二倍体,而叶片总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和叶片组织紧密度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2.
涟源地区玳玳酸橙主要以山地栽培为主,近年来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玳玳酸橙山地种植过程中,玳玳酸橙产量与山地土壤理化性质、肥水管理、树形修剪及病虫害的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玳玳酸橙建园、苗木选择、苗木种植、土壤管理、肥料管理、保花保果、树形修剪、病虫害治理等方面总结了玳玳酸橙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玳玳酸橙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常山胡柚是我国一个优良地方柑橘资源,但对其遗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常山胡柚的遗传背景。【方法】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结果,并用分子标记进行验证,同时结合形态特征以及果实品质数据,将常山胡柚与相关柑橘资源进行系统比较。【结果】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表明,常山胡柚中超过87.91%的遗传组分为柚橘杂合,柚纯合的遗传组分为9.77%,且全基因组序列与酸橙相似度较高,其中与江津酸橙序列相似度达88.34%,表明常山胡柚是一种酸橙。根据不同位点开发的4对InDel分子标记进行检测,也印证了常山胡柚与酸橙亲缘关系较近的结论。表型和品质数据表明,常山胡柚在叶片形态上与酸橙相近,且翼叶较小,果实形态类似酸橙,且单果质量、果皮厚度、种子质量、果皮质量等形态指标也与酸橙无显著性差异,而与橘、柚及葡萄柚存在显著差异。常山胡柚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等品质指标较酸橙明显优化。【结论】常山胡柚为酸橙遗传背景,是经长期栽培驯化后形成的一种果实品质改良的酸橙。  相似文献   

4.
酸橙砧温州蜜柑生长势强于枳砧温州蜜柑,但酸橙砧椪柑生长情况却大不一样。湖南省新邵县雀塘镇石灰村园艺场有一面积约2.67hm^2的椪柑园,种有湘椪6号和黔阳无核两个品种,多数以枳做砧,但也有少数酸橙砧。枳砧椪柑生长发育正常,而酸橙砧椪柑生长极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沙县凤岗镇现有芦柑面积585ha,而其所用砧木主要由机壳、福桔、酸橙三种构成,其中枳壳砧达428ha,盛产期一般产量为30~45t/ha;福桔砧面积82ha、酸橙砧75ha,它们虽只占芦柑总面积的27%,但产量却只有5.25t/ha,且品质差,效益低。为此,我们对这两种低值砧木的芦柑进行环剥增产试验,连续两年均取得显著成效。试验在凤岗西门村芭蕉山黄壤芦柑园进行。该园一九八九定植,试验前呈半抛荒状态,树势一般结果较少。试验树选择树势一致的树设酸橙砧、福桔砧,不处理(对照)三个处理三重复,随机排列,每小区2株。第一年(1995年)…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无核酸橙资源‘抛橘’为研究对象,运用 cpSSR(叶绿体 SSR)标记鉴定其母系亲本,nSSR(核 SSR)标记鉴定其父系亲本,并构建 UPGMA 聚类树。7 对 cpSSR 引物扩增出 22 个条带,平均每个位点 3.14 个条带,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 Shannon 信息指数(I)分别为 0.47 和 0.81。13 对nSSR 引物扩增出 65 个条带,平均每个位点 5 个条带,He 和 I 分别为 0.66 和 1.27。根据 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推测‘抛橘’是以柚类(Citrus maxima)× 酸橙类(Citrus aurantium)杂交而来,并与代代酸橙有密切联系。以甜橙为参考基因组对‘抛橘’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的分析结果显示:‘抛橘’与酸橙的基因组序列相似度在 85%以上,进一步证明‘抛橘’可能是酸橙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酸橙在我国许多省均有分布,果实既苦又酸,不堪生食,现有栽培酸橙多利用其幼果干制成药用枳壳,间有加工成蜜饯如桔饼等。近年来有些地方因其经济效益低而大片砍伐成年酸橙树。为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商业部开展了“酸橙综合利用研究”工作,我们承担了其中部分任务。本文在我们1985~1987年的工作基础上,探讨酸橙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酸橙生产国之一,在印度文化里酸橙比柠檬更受欢迎。据印度公司透露,2016年每天酸橙的供应量为25吨,但是2017年由于天气条件良好,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已经翻了一番。贸易商透露,目前印度酸橙只供应国内市场,但是下一步计划出口到中东地区,这一市场地理位置近,另外还计划开发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商洲枳壳、黄皮酸橙和酸橙×枳枳壳的理化及感观性状以及不同产地的商洲枳壳的理化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商洲枳壳在内在理化性状和外在感官性状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黄皮酸橙和酸橙×枳枳壳,且种植于新干的商洲枳壳品质最优。认为商洲枳壳的优良品质与原产地新干利用潮土或耕作红壤种植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的光、热、水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新邵县雀塘镇石灰村园艺场有一块面积约有2.67公顷的桠柑园.种有湘桠6号和黔阳无核桠柑两个品种(系)。在这两个品种(系)中,多数是以枳壳作砧,但也有部分是酸橙作砧。枳砧桠柑生长发育正常而酸橙砧桠柑生长极差,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确定测试部位对正确了解果实糖、酸、Vc等含量,评价果品品质和指导适时采收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11月下旬以我所34年生酸橙砧锦橙为试材,在同株上采集不同高度上5个方位果样,各部位取果10个供  相似文献   

12.
关于酸橙(Citrus aurantim L.)在我国的栽培历史,现在一般认为南宋韩彦直撰(1178)《橘录》中记述的朱栾和香栾是最早的明确记载;南宋以前文献中有无酸橙的记载,还没有定论。由于酸橙的果实在我国主要是作药用,而我国的本草学(即中药学)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因此本文试图以本草学文献为线索,探索有关酸橙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畔的酸橙栽培早在战国时期即有记载,其中首推现在的湖南沅江县。50年代以来,沅江县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药用枳壳生产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药用枳壳总产量的一半。1986~1988年我所对沅江县酸橙资源进行了调查,旨在为酸橙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参试的23个材料,以发病率主依据,通过自然感染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病下,未发现高抗和抗病材料,只有7个中抗材料,即意大利酸橙、小红橙、枳、摩洛哥酸橙、蚌柑、2588宜昌橙;在室内人工接种保持高温度湿条件下,12个参试品种中1个感病,11个为重感。  相似文献   

15.
<正>柑桔粉虱,又名白粉虱。主要危害柑桔春、夏梢,幼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诱发煤烟病,引起枯梢,并且果实生长缓慢,以致脱落。近几年来,柑桔粉虱在新干县桔园危害较重。2011年3月16日调查,酸橙被害株率95.2%,三湖红桔80.4%,温州蜜柑75.8%,柚类较轻为  相似文献   

16.
代代是柑桔酸橙的一个变种,它的花叶油是名贵香料。我厂自1977年引种以来已种植代代2160亩,计68万株,为国内最大的代代叶花生产基地。 因代代叶花的经济价值比果实高,所以生产的目的与其他柑桔类果树不同,是如何提高叶花的产量。到1987年为止,我厂仅150亩代代产量较高,亩  相似文献   

17.
乔宇  谢笔钧  张弛  张妍  潘思轶 《果树学报》2007,24(5):699-70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3种柑橘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果实中分别检测出73、71和66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85.9%、85.12%、79.82%。主要成分为烃类、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烃类在大叶尾张温州蜜柑中含量最高,酯类物质在锦橙中含量最高,醛类和醇类物质在酸橙中含量最高。3种果实有31种相同的香气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大叶尾张温州蜜柑15种,锦橙24种,酸橙17种。3种柑橘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大叶尾张温州蜜柑的重要特征香气是γ-松油烯,丁酸乙酯和3-羟基己酸乙酯可作为锦橙的重要特征香气,芳樟醇可作为酸橙的重要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8.
柑桔梢枯病(dieback)首次被承认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已知原因引起的病害,是1942年新南威尔士州的一株感染了的光滑塞维利酸橙树。1942—1968年间偶然在葡萄柚和柑橙上看到。1970年以后梢枯病树大量增加。在局部地区发病高的果园,感染率可达80%以上。梢枯病的剧增,似与冬季连续多雨及果园周围自然植被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金沙柚(暂名) 为金兰柚×沙田柚杂种第1代优良株系。它与枳砧、酸柚砧、酸橙砧亲和性均好。枳砧20年生树树高5.85米,干周48厘米,冠径5.45米,树势健旺;抗寒性强,曾经受零下9.1℃低温未发生冻害;丰产,19~20年生树株产120~200个,平均单果重750  相似文献   

20.
作为药用枳壳栽培的酸橙树势旺盛,每年必须修剪,否则枝叶过于繁茂,通风透光不良,势必影响产量。1987年2月我们在四川忠县以8年生酸橙为试材进行修剪试验,对照只修剪病虫枯枝,而修剪处理则根据树势去除影响树冠内膛光照的大枝1~2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