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做好防逃工作。蜈蚣是多足动物,攀爬能力极强,池养必须用玻璃镶嵌四壁,笼养则要用尼龙网封闭喂养,稍有不慎,一夜之间可跑个精光。2.必须定时喂食。人工养殖蜈蚣,因是集群性喂养,如果不定时投喂食物,蜈蚣因饥饿就会自相残食,造成巨大损失。蚯蚓和黄粉虫都是蜈蚣爱吃的食物,每天晚上必须投喂一次。3.做好临产蜈蚣的隔离繁殖工作。母  相似文献   

2.
哈哈镜     
1.蜈蚣被蛇咬了,为防毒液扩散必须截肢。蜈蚣想:幸亏我腿多!大夫安慰道:兄弟,想开点,以后你就是蚯蚓了!  相似文献   

3.
绿霉病又叫绿僵霉菌病,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疾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蜈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以后逐步扩大;继而体表失去光泽,腹部下面出现黑点,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最终因拒绝取食消瘦而死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的湿度过大,或池内残存的食物腐烂霉变所致.  相似文献   

4.
蜈蚣是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科的动物.体扁而细长,成体体长9~20厘米,宽0.5~1.2厘米.蜈蚣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治风毒疮肿、恶血聚积、小儿惊风和痉挛等,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需求量很大. 蜈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的有少棘蜈蚣(金头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mutilans)为药用蜈蚣,该种体形大,性温和,行动较缓,分布较广,适合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5.
(一)蜈蚣的药用价值 蜈蚣,是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蜈蚣作为传统药用动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研究表明,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及酪氨酸、蚁酸等多种活性物质.中医认为蜈蚣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息风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蜈蚣入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口眼歪斜、破伤风、风癖、斑秃等病.蜈蚣的水浸液能抵制结核杆菌和皮肤真菌.民间将蜈蚣去头、足研末内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乳腺结核以及颈淋巴结核等.另外,临床还用蜈蚣治疗瘰疬、骨髓炎、疱节肿毒、慢性溃疡、烧伤等,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一)蜈蚣的药用价值 蜈蚣,是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蜈蚣作为传统药用动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研究表明,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及酪氨酸、蚁酸等多种活性物质.中医认为蜈蚣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息风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蜈蚣入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口眼歪斜、破伤风、风癖、斑秃等病.蜈蚣的水浸液能抵制结核杆菌和皮肤真菌.民间将蜈蚣去头、足研末内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乳腺结核以及颈淋巴结核等.另外,临床还用蜈蚣治疗瘰疬、骨髓炎、疱节肿毒、慢性溃疡、烧伤等,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蜈蚣的抗病能力强,本身没有大面积的瘟疫传播,如果饲养不得法,也会“逼”着蜈蚣生病。因此,饲养中不能掉以轻心。现将蜈蚣的几种病害和防治方法简单的介绍一下,供朋友们参考。1绿霉病又叫绿僵霉菌病,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疾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蜈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以后逐步扩大;继而体表失去光泽,腹部下面出现黑点,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最终因拒绝取食消瘦而死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的湿度过…  相似文献   

8.
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可代替精饲料喂禽畜,以降低饲料成本。目前有6种昆虫饲料可开发。 黄粉虫 其幼虫、蛹及成虫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57%和61%,既是喂禽畜的优良精饲料,又是喂养蝎、蛇、蜈蚣的上等佳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简单钢架薄膜大棚养蚕方式在本市得到较快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受到新型规模养蚕户的青睐,有效地解决了养蚕用房不足的矛盾,而且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一般春期饲养5张以上蚕种的养蚕户都要搭建1~2个大棚,规模经营户搭建5个以上大棚.大棚养蚕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上蔟室、蔟具及上蔟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市传统采用的蔟具是蜈蚣蔟和伞形蔟为主,养蚕大户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二大缺陷:一是大棚内使用蜈蚣蔟,因湿度较大,稻草杆受潮后极易倒伏,减少营茧位置,不结茧蚕及次下茧增加.采茧后不能再次使用,材料浪费较大.二是制作蜈蚣蔟不仅费工费力,而且堆放蔟具需要占用大量室内空间,与蚕争房争棚,增加了养蚕户用工、用房压力.  相似文献   

10.
现将蜈蚣的几种病害和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 绿霉病 绿霉病又叫绿僵霉菌病 ,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病害。 6月中旬至 8月底 ,由于气温高、湿度大 ,以及食物发生霉变 ,蜈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 ,以后逐步扩大 ,继而体表失去光泽 ,腹部下面出现黑点 ,食欲减退 ,行动呆滞 ,最终因拒食消瘦而死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的湿度过大 ,或池内残存的食物腐烂霉变所致。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霉变的食物 ,喂新鲜活食 ,保持养殖池内卫生 ,并进行消毒灭菌 ;②调节养殖…  相似文献   

11.
自《农村养殖技术》1998年第4期刊登了笔者的《蜈蚣的人工养殖》一文后,收到了读者来信200多封,因不能一一回信答复,在此就来信集中询问的几个问题作一个回答,恳求广大读者鉴谅。 问:蜈蚣种源如何获得?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正>蜈蚣与蚯蚓蜈蚣被蛇咬了,为防毒液扩散必须截肢!蜈蚣想:"幸亏偶腿多~!大夫安慰道:"兄弟,想开点,你以后就是蚯蚓了!"还没掉到底两名山友一同去登山,其中一位不慎跌下山谷.........,另一个喊道:"你受伤了吗?"只听见深渊传来回声:"不知道呀,我还在往下掉......."  相似文献   

13.
用昆虫作饲料,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可替代部分精饲料喂养畜禽和鱼类,可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目前可大力开发的昆虫饲料主要有:一、黄粉虫其幼虫、蛹和成虫干物质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57%和61%,既是喂养畜禽的优良精饲料,又是饲养蝎、蛇、蜈蚣等的上等饲料。人工培育黄粉虫的方法简单,家家户户都可培育。二、蚯蚓粉养殖蚯蚓的食料主要是米糠、牛(猪)粪、树叶、杂草和土杂肥等。用蚯蚓制成的蚯蚓粉,蛋白质含量为66%,在粗饲料中添加5%~8%的蚯蚓粉来喂养畜禽和鱼,可使生长速度提高1…  相似文献   

14.
蜈蚣的养殖     
蜈蚣的养殖辽宁省昌图县供销合作社李晓坤在动物分类学上,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蜈蚣属,蜈蚣种。在本种中,共有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少棘蜈蚣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而多棘蜈蚣则主要分市于广西。蜈蚣体内含...  相似文献   

15.
啤酒渣、味精渣营养丰富,价格低廉,一直是宁海西店镇养鸭农户饲养蛋鸭的主料.但据笔者调查,应用糟渣类饲料喂养蛋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6.
金头蜈蚣较适合人工饲养。它繁殖率高(人工饲养可产3~4次),抗病能力强。是当前比较适宜养殖的品种。 一、一般可用盆、池、网饲养 1.盆养:适于初养者,便于观察。选择干净、内壁光滑的陶瓷或塑料盆,高度须在30厘米以上。盆内铺砂粒,放进瓦片供蜈蚣栖息繁殖。盆上加盖,以防天敌入侵和蜈蚣外逃。  相似文献   

17.
蜈蚣的养殖与产品加工技术李晓坤辽宁省昌图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12500)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蜈蚣种。在本种中,共有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少棘蜈蚣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而多棘蜈蚣则主要分布于广西。蜈蚣体内含有两种似蜂毒...  相似文献   

18.
蜈蚣又名天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蜈蚣货源不多,人工养殖蜈蚣是农村致富的一条门路。我国人工养殖的多是少棘蜈蚣,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蜈蚣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养殖池可建在室内,亦可建在室外。养殖池用砖或石块等材料砌成,水泥抹面,池深80厘米为宜,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  相似文献   

19.
采集活蜈蚣(6—7月为佳)。一条蜈蚣浸泡30—50g 桐籽油中一周即可应用,时间长些效果更佳。使用时将蜈蚣油涂于患部,每日2—3次,3—7日可愈。主要用于疮黄肿毒。疮疡初起,蚊虫叮咬也有效应.  相似文献   

20.
绿霉病 又叫绿僵霉菌病,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疾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蜈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或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