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天柱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稻田生态安全。通过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西水稻农药减量技术集成优化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西省水稻播种、水稻病虫害防控及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的概况。优先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优化新型药剂替代老药剂、高效植保药械替代传统施药机械、应用助剂等水稻农药减量技术,以统防统治方式,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引领、加强宣传和创新融合等措施积极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本省农药使用量连年减少,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农药利用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车琳  蒋沁宏  王也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3):233-241
为掌握我国水稻各产区害虫的发生形势和防控现状,为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11年来水稻五大产区(华中稻区、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东北稻区和华北稻区)的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五大产区的害虫发生情况不同,二化螟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华北稻区整体发生较重;“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华中稻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发生较重。水稻病虫害防控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应进一步提升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比重,推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岳池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核心示范区主要在九龙、石垭、普安、朝阳、乔家、同兴、顾县等18个乡镇进行。通过建立示范园区,示范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多样性、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引导带动大面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大提高了岳池县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  相似文献   

5.
为更系统地了解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进行汇总,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晚疫病、早疫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各产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晚疫病作为马铃薯最主要病害之一,高发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造成年均产量损失分别占各区总损失的42.41%和64.22%,远高于其它病虫害;中原二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均对产量造成威胁。在四大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实际产量损失最高,二者均超出该产区种植面积占比。当前,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防控仍太过依赖化学农药,应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城固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陕西省城固县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的主要做法,以及组装集成的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内容,通过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将该技术规范应用于示范区,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指导水稻产业健康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继续加大对绿色防控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绿色植保体系,政府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扶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辅以科学、合理、安全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目前,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已在四川省稻区推广66.7 hm~2。该技术能实现增加水稻产量10%左右,每667 m~2可减少农药施用3~4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40%,稻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产的稻谷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超级稻推广应用、气候因子的影响等,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为害加重,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连年暴发,螟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为了控制水稻病虫害暴发为害,进一步明确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研究,提高植保技术贡献率,确保水稻高产稳产,2009年应城市植保站在杂交中稻上开展减量用药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推广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城市是全省商品粮大县之一,全年水稻种植面积在4.67万hm2左右。近年来因防治水稻病虫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水稻农药残留不断上升。为了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方案》要求,今年我市开展了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主要推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控制水稻害虫基数,减少施药量。  相似文献   

10.
稻虾连作养殖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小龙虾养殖经济效益。加强生态防控包括延迟播种、增加种植密度、提早收获并适当降低水稻产量;生态防控方针主要是加强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措施从源头控制水稻病虫害的越冬,减少虫害越冬基数,降低水稻病害的危害,达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为评估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植保贡献率提高作物产量。【方法】从万安县3个乡镇区域选择代表性样地,分别以水稻病虫害完全不防治为对照,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科学防治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虫害不防治区和病害不防区6种处理控制试验,以分析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植保贡献率。【结果】5种措施的植保防控贡献率分别为38.60%、28.97%、27.16%、17.84%、22.73%。结合2022年万安县域水稻田间病虫常年轻发生、中等发生和重发生统计面积与区域,植保贡献率分别为19.96%、21.59%和26.01%,县域水稻病虫害防控总植保贡献率为22.19%。【结论】研究结果对评估区域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科学管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病虫害频发是制约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病虫害近500种,产生重大危害的有50余种,造成的大豆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大面积绝收。该文综述了中国大豆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大豆主要产区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大豆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开展大豆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已成为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首要目标和要求,通过多年田间试验和研究,提出水稻病虫害"一喷多防"防控新模式,并在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应用,不仅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科学指导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应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技术以及选择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创新水稻病虫害防控方法,有效、安全地控制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丹阳市在延陵镇、云阳街道建立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的核心示范区,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推广工作的概况。总结分析了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京山县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气候变暖、持续干旱、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水稻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农民在防控中过多依赖化学农药,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了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京山县围绕“粮食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的目标,经过探索实践,在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应用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药肥双减"项目的实施中,大悟县农业农村局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了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方案,在水稻、小麦和茶叶等农作物上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大悟县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现状,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丽水山区建立茶叶、柑橘、茭白和水稻四大类特色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试点工作的概况。总结分析融合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丹阳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基于种子处理的3种绿色防控方案与常规防治方案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秧苗素质,以及对主要病虫的防效及效益。结果表明,基于种子处理的防控方案的种子发芽及出苗率略有下降。种子处理对水稻前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防效良好;水稻生长中期可通过稻鸭共育减少病虫为害,后期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可减少穗期病虫为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丹阳市水稻病虫可通过种子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技术集成新的病虫防控技术方案,在保证病虫防效的前提下减少防治次数,达到绿色防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水稻无污染、米质好、营养丰富,生产有机水稻关键技术是控制好杂草,利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防治好病虫害,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的监管,生产单位要严格遵守有机水稻技术规程,抓好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