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我国主要造林和庭院观赏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也是石质山区阳坡造林的先锋树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在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适应性变异,形成了当地的自然类型。为了解侧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种源,并为区划种子的调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由北京林学院主持进行了全国十二个省区的侧柏种源试验。我场作为一个试验点参加了此项工作。现将我场1983年开始的育苗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引种、种源试验、多点试验等研究,培育出适应东北大部地区栽培的常绿树种——寒香萃柏。寒香萃柏可耐-40℃低温,树形优美,枝叶有浓烈的香味,在抚顺地区其适应性和生长量均超过侧柏。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侧柏自然分布区范围内23个种源在甘肃两个试验点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幼林期的生长量、结实期及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种源与立地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的高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种源的生长量基本趋于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生长逐渐〔漫的规律。根据种源生长速度、适应性和形态特征等性状的变异表明:西北部种源适应性强,生长慢,侧枚密生,树形美观,可主要用于荒山造林和城市绿化;东、南部种源生长快,树冠较窄,主干明显,宜营造用材林。  相似文献   

4.
侧柏种源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项研究收集我国侧柏自然分布区内(17个省市)102个采种点的种子,分别在山东省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山地建立了3处试验点。通过苗期和造林对比试验,证明侧柏群体遗传变异模式属由西北到东南斜纬向渐变型,山东、河南、河北和江苏部分地区是高生长量和适应性强的最佳种源区,并提出了山东省的优良采种点。  相似文献   

5.
侧柏是我国华北,西北以及华东,华中部分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我省稷山县参加了自1982年以来,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主持的“全国侧柏种源试验和分布区区划的研究”专题。根据稷山县第一次侧柏种源试验的数据,对7年生幼林的高径生长及保存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地径,保存率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地理变异趋势是侧柏高径生长量由北至南,由西到东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柠檬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为了解不同产地的柠檬桉种源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和森林生长量的差别,利用其地理生态遗传差异,以便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种源,促进发展速生丰产的柠檬桉林。我场作为一个试验点,于一九八四年开展种源试验研究。现将柠檬桉种源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个铅笔柏种源造林试验表明:在引进的5个铅笔柏种源中,造林初期表现为LA种源最好,TX种源最差,各种源生长量高低排序为LA>SD>NE>MO>TX;铅笔柏造林以容器苗成活最好,达到99.17%;铅笔柏适应性较强,在温暖湿润、土壤条件较好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与乡土树种相比较,当年生长量油松>铅笔柏>侧柏。  相似文献   

8.
侧柏是柏科侧柏属乔木树种,在我国分布很广,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侧柏属温带树种,对大陆性气候适应性强,在干旱地区能顺利生长,既喜温暖湿润,又耐干燥寒冷。侧柏是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所以陕西特别是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地区把侧柏列为首选造林树种。针对侧柏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周至县苗农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培育出大批侧柏营养钵苗,应用于造林工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侧柏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侧柏种苗性状地理变异趋势及其气候生态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全国侧柏种源试验种子性状和苗期观察结果,利用统计分析技术,研究侧柏地理变异,探论引起变异的气候生态基础。结果表明:侧柏种源间种子和苗木性状差异明显,种源选择有很大潜力;种苗性状地理变异的总趋势是:偏东南比偏西北种源生长量大、种粒小、发芽早,适度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调种可提高侧柏林分生产力;生长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属梯度变异类型,受纬度和经度双重控制,但纬向变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侧柏原产我国,对气候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抗病虫,寿命长,种子、木材、叶、皮、根均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华北、西北、华东及华南北部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 侧柏长期生活在各种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多层次的变异模式。探索侧柏种源及家系的变异规律,是今后进行种子区别、筛选最佳种源和育种的重要依据。国家于1982年将侧柏种源研究列入重点攻关课题,责承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科院林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杉木Cunninghemia lanceolata(Lamb.)HooK分布达14个省(区)。由于各地生态因子的差异造成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木材生长量、木材品质及抗病虫的能力等有很大差异。选择适宜的种源是提高杉木生产的重要一环。本文报道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江西试验点1980年育苗试验及初步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79和1983年设置的两批、四个试验点的油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全分布区内油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和不同种源在我省不同地区的生长和适应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试点的不同种源间在生长量和适应性上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与种源所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本研究依据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两个指标,为我省各试验点所在的地区选出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3.
柳杉地理种源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柳杉部分地理种源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早期生长较慢,在苗期和幼林期,不同地理种源间的生长量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林木的生长,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分化和适应性、抗逆性差异逐渐显著,至中成林期,不同地理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综合评判,选出适应性、抗逆性强且生长量高的优良种源有南京×黄龙寺、日本021、日本024、四川洪雅、日本精英后、安徽灰州和福建柘荣共7个种源.在Ⅲ类立地和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的条件下,这些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可达到较理想的程度,所选种源可以作为用材林树种在闽东沿海较高海拔山地引种栽培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 近两年,我们在河南省郏县林场三个地点开展了侧柏全分布区种源造林试验和种源与家系两个水平的造林试验,对侧柏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造林成活率的变异进行分析,为选择优良种源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供试种源51个;种源与家系两个水平造林试验供试种源11个。每个种源含家系11~  相似文献   

15.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是黄土高原的乡土珍贵树种,也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干旱瘠薄,其它一些树种不能生长的地方,侧柏却能适应生长。一、侧柏造林的重要意义1.分布广,适应性强:侧柏属温带树种,原产我国北部及西北部,现已广泛栽培于我国南北各地。我省黄土高原各地均有天然生长和栽培,垂直分布于350~1800米间。它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适应的生态幅度广,能耐45℃的绝对高温和-35℃的绝对低温,在年降水量30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8~16℃的干冷及湿暖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向阳干瘠的山梁沟坡均能良好生长,甚至在岩石缝隙处亦生长正常。在各种基岩  相似文献   

16.
侧柏,常绿乔木。在我国分布极广,喜光,幼时稍耐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度盐碱地土壤中均可生长。浅根性,但侧根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树高可达20米,树皮红褐色,叶鳞片状,雌雄同株,树冠广卵形。木材致密、坚硬,保存期长,多用  相似文献   

17.
本项试验收集全国79个侧柏种源,在山东省的东、中、南部设3处试验区,分析检验了各种源2年生苗木高度的差异显著性,测算了各种源抗寒旱性。结果是,各种源苗木生长量的差异呈现出典型的由北到南、自西至东递增的规律;山东、河南是侧柏良种集中产区;山东泰安、沂水、滕县、微山,河南确山、浙川、灵宝,江苏徐州为适合山东的较佳种源;除少数南方种源受寒旱外,大多数种源能适应山东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试验点上第2次侧柏种源试验的13个种源,197个家系种苗性状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性状在种源内家系间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苗高种源间变异大于种源内家系间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对两次杉木金分布区种源试验各点试验林的生长,发育,适应性等进行分析,评定种源优劣与环境互作。研究表明:杉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第一次试验各试点20个试种源11年生材积前3名平均生长量为后3名的152%-183%;第二次试验各试点造林64个种源8年生材积前10名平均生长量为后10名的191%-223%。材积最大种源为种源的2-4倍,本省不同地区种源选择增产效果为0-50%。根据生长量,开花结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兴凯赤松3个中国种源及家系苗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天然分布区以外进行引种试验,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兴凯赤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木高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苗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各种源兴凯赤松播种后出苗均较快,9月末苗高基本停止生长,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可以安全越冬。苗圃育苗1 a和2 a生苗木高生长差别较小,但Msn(密山)种源3 a生苗高生长较快。在干旱的立地条件下进行人工林培育,Jdg(鸡东)种源表现出较大的生长潜力,其中部分家系高生长甚至超过CK(樟子松青山种源),地径生长量与CK基本相近。表明其生长潜力和抗旱、耐瘠薄能力远远高于Msn种源,是值得重视的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