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与游客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旅游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游客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游客满意度5个评价因子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重游意向 和推荐意向。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应该针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以提升游客游览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保健棕制品     
【新闻背景】"老板,我买5双棕垫!""我要3双棕凉鞋!"6月29日上午,记者在四川阆中市古城的李氏编织作坊看到,选购棕制品的游客还不少,店老板李国全是阆中千佛镇塘梁湾村农民,颇有经济头脑。他看到农村老人常用棕片垫鞋,从中受到启发,开发出系列手工棕产品。现在,来阆中旅游的游客大多会来这家小店转一转,店内的棕制品与张飞牛肉、  相似文献   

3.
目前,较少有学者结合内容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对游客旅游动机进行研究。本研究对中国出境游客旅游动机的已往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以旅韩中国游客为例,通过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收集网络文本的方法来获取研究数据,较为全面地识别了游前阶段旅韩中国游客的旅游动机;并基于旅游动机对旅韩中国游客进行分类,以识别不同类别游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28岁桂林壮族姑娘妮莎,自幼酷爱艺术绘画,她出自军人家庭,一次偶然商务学习机会,妮莎在埃及古玩市场发现一位老艺术家利用废弃切割成片状的树根现场将游客容貌制成垒画艺术精品,她马上想到何不将此技术引进桂林市场,于是通过当地导游找到这位老艺术家,想不到老人听到妮莎来自中国的桂林,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环境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在森林公园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出了这两者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运用系统论与控制论等理论从监测机制、调节机制及反馈机制等3个方面构建了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的协调机制,其中着重对如何设计监测指标及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游客体验协调度的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兰兆青  李茜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5):118-122+151
基于第八届孟母文化节的实地调查,构建游客满意度偏最小二乘模型,验证了非遗活动感知、非遗文化感知、环境、设施与游客整体满意度间的直接影响关系;游客整体满意度与重游意愿间的直接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设施、非遗活动感知通过游客整体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显著性影响游客重游意愿。研究认为节庆活动的文化属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公共设施服务的休息设施、厕所标识、路标指示牌方面有待改进。并从拓展营销方式、注重宣传质量;精准定位当地非遗文化特色、挖掘核心文化元素;注重周边环境的治理开发与设施的完善;找准文化创意点、延伸文旅产业链四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ARMA(1,2)模型对我国1994~2009年游客人数进行分析并选取2004~2007年的游客人数作为原始数据建模,同时依据该模型计算2007~2009年我国的游客人数,并对2010~2012年的国内旅游人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游客数量会持续上升。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测结果合理地安排旅游景点的建筑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旅游接待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体验是游客对旅游区的环境和过程的感官和思维活动而经历的感受,贯穿在整个旅行的过程。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可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以大唐不夜城景区为例,通过网络文本挖掘分析景区游客体验,据此提供旅游体验提升建议。研究发现,游客对景区体验总体满意,对人文景观和娱乐活动两方面体验性最好,对购物、住宿、餐饮感知较弱,在景区环境方面,游客体验较为“拥挤”。景区应深耕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持久吸引力,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村失独老人面临诸多问题,如因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导致的经济困难、因失去重要精神支柱导致的精神缺乏关怀和因失去主要照顾者导致的医疗救助不及时。为使老人安享晚年,社区要加强对老人的帮助与增强责任意识,政府要完善对老人的政策保障,发挥社会的力量和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以及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对老人进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选择道教文化场地海南文笔峰景区作为研究场地,研究游客对道教文化景观情境感知与行为偏好之间的关系。于2019?04?26—04?30,通过现场调查、分发问卷,5 d共获得186份调查问卷,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道教文化景观情境感知与行为偏好之间的确存在着数量关系,通过特定的行为活动可以获得景观情境感知;2)游客对修仙情境感知受学习性活动影响;3)游客对自然情境感知随学习性活动、游赏性活动而变化,且游赏性活动比学习性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大;4)游客对美学情境感知随学习性活动、游赏性活动和宗教性活动而变化,其中,学习性活动并未能增加对美学情境感知;5)游客对孝善情境感知随学习性活动、宗教性活动而变化,且宗教性活动比学习性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吴名 《福建农业》2007,(6):37-37
节假日是旅游的好季节,不少游客认为旅行社按《旅行社投保旅行责任保险规定》代游客上了保险后,游客从此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如果由于旅行社的责任而发生了对游客的伤害事件,如搭载旅行社提供的交通工具发生了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导游和领队在场的情况下游客发生摔伤等意外事故,这笔赔偿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其他非旅行社原因发生的变故,  相似文献   

12.
王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40-11641,11644
通过实证方法,归纳乡村生态旅游的游客感知阻力因素、找出各阻力因素的感知排序,从性别、年龄、教育和收入4个方面分析不同类型游客的感知特征,最后提出降低游客阻碍因素感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游客行为是其内在需求与景区资源的交互过程,把握游客行为及兴趣点是提升景区旅游品质的有效手段。以七宝古镇为例,融合游客定位追踪法(GVP)和游客受雇拍摄法(VEP),对游客路径游览、空间停驻和照片拍摄数据逐步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受古镇布局与游览资源的非均质分布影响,路径游览频次表现局部高度集聚与长尾特征;游客空间停驻受空间及风貌变化、人流密度等因素影响;游客拍摄兴趣受古镇标志景点的质量与文化内涵、规划布局等因素影响;对于七宝古镇,游客对江南水乡元素、地方传统文化元素较为钟情;古镇游线与重要标志景点分布决定了游客拍摄兴趣的变化;对高频路径、停驻点、拍摄兴趣点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解释。GVT与VEP的结合,实现了对游客主观感受表达和客观行为观察两个维度的整合,为古镇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游客对不同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方法  在界定森林文化价值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类别的森林文化价值,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研究了游客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  结果  71.2%的游客认可了天目山的这8类森林文化价值,其中身心健康(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62)和审美(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48)的认同人数最多,得分也最高;休闲游憩(认同人数占比85.6%,平均分1.39)、教育科研(认同人数占比87.1%,平均分1.3)、地方感(认同人数占比87.9%,平均分1.25)、文化遗产(认同人数占比83.0%,平均分1.17)次之;灵感(认同人数占比75.8%,平均分0.97)、宗教和精神服务(认同人数占比71.2%,平均分0.88)的认同人数最少,得分也最低。游客背景对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影响。40岁以下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价值感知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40~60岁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审美、地方感的感知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游客对天目山审美和地方感的感知会随着停留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停留1周至1个月的游客感知最高。  结论  因此,在天目山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对身心健康和审美价值的过度开发,加强对灵感、宗教和精神服务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15.
鸟语林是天津市动物园极具特色的一个游览景点,孔雀、珍珠鸡、广东鸡、火烈鸟、白鹳、黑鹳等不同品种的禽类散放在一起,动物随意活动,游客可与动物零距离接触。鸟类这种散放的饲养模式增加了游客游览的趣味性,也使动物回归了自然。但这种饲养模式不便于饲养管理及饮水等卫生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数量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森林公园数量、面积及旅游收入均在2001年及2002年增幅比例较高,而游客总人次及国内游客人次除2003年外增幅均较高。相关性分析均表明,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均与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森林公园数量及国内游客人次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活动效果、活动体验和活动成本,以及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参加乡村旅游活动体验对游客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参加乡村旅游活动的成本与游客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是反向影响,可见游客活动体验越好、成本越低,越容易达到游客对个体旅游活动的期待,提升游客的出行满意度和行为意愿。而游客的活动效果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提出应当不断完善活动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旅游项目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增加游客双向体验项目,提升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的参与度;降低成本,提升游客满足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里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主要面临着经济收入不足、身体健康差、精神慰藉少、医疗水平低等困境。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失、养老服务发展滞后、老年人养老观念落后以及养老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应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孝道文化传播等措施,促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发展,让农村空巢老人享受高质量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推动烟台市养马岛休闲渔业的发展,以游客满意度为切入点,在查阅文献、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设计养马岛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查,获取203份养马岛游客满意度数据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马岛游客的综合满意度较低,养马岛景区建设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如核心要素竞争力不足、基础建设仍需改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针对养马岛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娱乐设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服务质量3个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设,以促进养马岛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茶庄园是休闲农业旅游的新业态载体,助推茶旅产业供给侧改革与三产融合。本研究基于经营者与消费者双重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分析与游客体验价值实证研究,探讨茶庄园旅游环境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路径与影响机制。实地走访福建省安溪县3个典型茶庄园与经营者深度访谈,总结提取旅游环境质量的5个核心范畴和体验价值的3个核心范畴,作为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的重要影响变量。对调研的342份样本数据进行OL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环境质量、游客体验价值均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游客体验价值在旅游环境质量与游客满意度之间扮演部分中介作用;旅游地社会责任正向调节游客体验价值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此,助力乡村振兴与持续推动茶庄园旅游高质量发展,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个性化体验氛围、承担产品安全与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