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广西凤山县通过强力推动金融与扶贫产业融合,整合资金发展林下养殖核桃鸡产业,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该县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解决贫困户缺少养殖资本金问题。由县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产业扶贫基金,同时给予每户贫困户"5万元、3年期、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小额扶贫贷款,实行"分贷统还"、"户贷合用"、"农投统贷"方式,引导农户把贷款用于采购广西万寿谷  相似文献   

2.
正灵台县通过狠抓合作社摸底、辅导员队伍选聘、联合社组建、举办各类培训班等方式,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规范提升。该县探索发展"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国有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联合社+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建立农户与合作社、与市场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同时,坚持"能合则合、乡贤促合、抱团联合、多方混合"的要求,指导合作社分产业、分行业、分类型、跨区域创建联合社,并充分利用亚行项目贷款和天津帮扶资金,实施合作社规范提升和产业致富带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洮县立足县情,探索出一套"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会+贫困户"的"六位一体"牛产业扶贫模式,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牛业,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助推临洮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走上快车道。本文就临洮县"六位一体"牛产业扶贫模式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为落实中央及省"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的要求,让农村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经湖南省宁乡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全县实施花猪产业扶贫试点项目。2016年1月4日,宁乡花猪产业扶贫仪式在流沙河镇举行,宁乡县将以花猪产业为引领,走出精准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村贫困户齐心奔小康。花猪产业扶贫项目模式和理念为贫困户+花猪产业+龙头企业+财政扶持+公共服务=贫困户脱贫,将分三批  相似文献   

5.
正刘进远同志是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他也是四川省农业厅实施"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以来走进基层的一万多名技术扶贫工作者中的一员。刘进远的扶贫驻村点在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这是一个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环境闭塞,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10次进入藏区,一直坚守在技术扶贫的第一线。通过深入调查掌握了该县农牧业概况、冻坡甲村基本情况和贫困户现状及致贫原因,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通过参与产业扶贫,在实践中探索出"四结合"的扶贫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精准脱贫与产业升级发展相得益彰。结合产业的创新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不仅帮助贫困户迅速增收,而且也很好地推进了蚕桑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为乐至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路子,也为贫困户持续增收、不再返贫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产业扶贫是解决农户长效增收的根本措施之一。通过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形成富有地方特色、具有长期增收效果、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产业是产业扶贫的主要目标。产业扶贫的主体是贫困户,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贫困户自身有发展的愿望并付诸行动,而这恰好是产业扶贫最大的难处所在。之前很多产业扶贫项目效益不好甚至难以为继,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贫困户自身参与意愿和积极性不足无疑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贫困户脱贫和发展的内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是实现我国青藏高原牧区全面脱贫和进入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分析了青藏高原牧区贫困的特征,评述了天祝县精准扶贫的绩效,发现该县贫困率从2010年的50.8%降低到2016年的12.6%,人均年收入从3 199元增加到6 870元,然而发现,在青藏高原牧区精准扶贫措施中,存在以全国贫困状态制定标准、执行刚性扶贫政策时缺乏灵活性、扶贫以"输血式"为主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全国扶贫政策基准建立贫困户档案、细化贫困户特征,扶贫资金应按贫困户脱贫需求投资、增加灵活度、挖掘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潜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1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情况扶贫工作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兴文县自2014年以来,结合实施宜宾市20万亩蚕桑循环产业带建设,在周家镇、九丝城镇、共乐镇、五星镇等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蚕桑产业扶贫,按照"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模式,因户设计、因人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蚕桑产业已覆盖全县精准扶贫村22个,占57个精准扶贫村的38.6%,有  相似文献   

10.
<正>培育适宜的产业项目,增加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养殖业具有门槛低、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常常用于农村地区的扶贫。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扶贫的成败,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阐述了通过养殖业扶贫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1项目规划应切合实际1.1品种选择养殖业扶贫项目选用的畜禽品种必须要符合扶贫养殖的特点。养殖业扶贫中,饲养主体是贫困户,贫困户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11.
正南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末,全县有贫困村156个、贫困人口57 234人、贫困率达10.36%。中国工商银行自1995年即开始对南江县开展对口扶贫,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脱贫进行了持续探索。近年来,南江县开展了"借羊还羊"的黄羊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即把能繁母羊借给贫困户养殖,贫困户通过繁殖出的肉羊获取收益,该模式在28个乡镇1 300余户贫困户中取得了成效,脱贫人口分别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静宁县把草畜产业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以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核心任务,以适宜发展草畜产业的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为目标,采取"补助建棚,贷款养牛"等多种扶持措施,积极培育壮大养殖规模,促使草畜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增收深度融合,使贫困户两年养殖3头牛、三年养殖5头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扶贫成效显著的典型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五种。(一)企业带动型。这种模式主要依托大企业雄厚的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聊城市通过发展驴产业开展扶贫,主要是依托东阿阿胶集团;蒙阴县发展兔产业开展扶贫,主要也是依托当地畜牧龙头企业。再比如,新泰市益客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研究制定"六定六送"脱  相似文献   

14.
林下蛋鸡养殖产业作为"短、平、快"扶贫项目,对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农村林下蛋鸡养殖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养殖标准化程度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价格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品牌意识缺乏;缺乏必要的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撑,难以突破发展瓶颈;饲养密度过大,分群不合理;防疫程序不规范,人禽混居现象普遍;消毒灭菌不彻底,病死禽处理不及时;滥用抗生素药物,没有落实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与贫困户建立扶贫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加快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和培育专业合作社;加大品牌营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加大资金(金融)政策扶持;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川区是"中华蜜蜂之乡"和重庆市级"中华蜜蜂保护区",全区现饲养中蜂10.5万群,蜂产品产量1200t,产值达1.8亿元;它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产业,是众多扶贫措施中,效果最好的举措之一,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南川区有贫困村40个,贫困户1.28万户,贫困人口4.25万人,自2015年全区启动扶贫攻坚工作以来,有10个贫困村将中蜂产业作为主导脱贫产业来抓,两年共精确帮扶贫困户1350户,脱贫人口3000余人,助推了全区到2016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专业合作社作为实际案例,通过对该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政府扶贫政策的重要载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吸引青壮年人群返乡创业等。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府部门对合作社的监管不到位、体制不完善使得贫困户获得收益有限、就业保障不足等方面。建议从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现有经营体制、延长产业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牛肉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势头。肉牛产业是我国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肉牛产业是推进畜牧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肉牛产业扶贫的模式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将肉牛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以贫困户参与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助力,可以加快产业扶贫进程、增强产业扶贫实效、提高产业扶贫绩效。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山西省晋城市慈善总会2017年蜂产业慈善扶贫项目正式启动,今年该市将投入325万元培植"扶贫蜂"产业,以此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近年来,为适应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要求,该市慈善总会立足本市蜜蜂资源优势,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以蜂产业扶贫救助工程为主线,以贫困户增收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梓潼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探索出了"政府+正大(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产业扶贫新模式,促进了贫困农户尽快脱贫奔小康。1"1+5"产业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县委、政府作为产业扶贫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正田阳县在扶贫攻坚战中狠抓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积极创新养殖扶贫模式,以"三养一种"发展战略为产业扶持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线,以点带面,突出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养殖企业+贫困户"生态养殖模式,2016年,在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及带动养殖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我作为项目的引进、建设和服务的参与者,对田阳县养殖产业扶贫及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情况有了全面了解,感受深刻。现浅淡本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