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虫线清乳油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细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6%虫线清乳油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对使用浓度、时机、处理方法和效果检查标准等技术细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药剂使用浓度在冬季为6.7ml/L;在夏季为5ml/L;将疫木剥皮分段处理的杀虫效果明显比直接喷雾处理的好;处理枯死木时机选择在松褐天牛幼虫期杀虫效果好;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效果检查标准为,喷药后的第5天和第15天进行检查松褐天牛死亡率,要分别大于75%和95%。  相似文献   

2.
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圊中均有发生,为害严重;其主要为害松、落叶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期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苗本得病后.倒而枯死者称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称立枯病,根据幼苗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应采取如下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对丰城市株山林场马尾松枯死现象进行调查分析,认为2008年冰冻灾害后引起次生性蛀干害虫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急增,从而导致马尾松枯死,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松材线虫病发生,降低松墨天牛数量密度,德化县林业局于2009-2010年,开展了清除松枯死木试验.以诱捕器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为指标,在松墨天牛中度危害区,开展了松枯死木清理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清理松枯死木可以有效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对当前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3%甲维盐·阿维菌素注干剂施用后对福建省泰宁县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繁殖的影响,2019—2021年,应用诱木和诱捕器诱集监测方法,持续3年监测林间试验地内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和松枯死树数量。结果表明,注干施药处理后诱木段上松墨天牛的羽化率仅为6.71%,而未施药处理的羽化率为48.85%;3年持续监测发现,注药区和对照区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和松枯死树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注药区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和松枯死树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3%甲维盐·阿维菌素注干施用不影响林间松墨天牛的产卵行为,但可显著降低卵的孵化率,影响幼虫发育和繁殖羽化,有效降低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同时又可保护松树,降低松枯死树数量,可在实际防治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慈溪市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7.
最近.台湾省农林厅林务局和台湾大学对台湾引入的树种琉球松(Pinus luchuensis)和黑橙(P.thunbergii)的枯死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肯定了枯死木中存在松材线虫。为此特邀请日本专家于1987年11月4日至11月三4日到台协助指导这项工作。兹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慈溪下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元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罗溪镇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综合防治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达到病虫害防治的三个100%,即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覆盖率100%,对松枯死木除害处理率100%,除害处理合格率100%,罗溪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了防治松墨天牛。结果表明:以2018年清理松枯死木的数量和分布面积为基数,2019年松枯死木数量下降50%,2020年比2019年下降30%,2021年计划比2020年下降20%,实现了松枯死木分布面积逐年下降10%以上的目标。为彻底遏制疫树增量,对松墨天牛诱捕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油松球果小卷蛾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标准地法研究了油松球果小卷蛾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危害可使马尾松的高生长下降0.09~0.50m/a;对其胸径生长影响不明显;对其材积的生长也不明显;可使其球果提前脱落1~3个月;对其种子质量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南岳高山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海拔800~1000m的南岳高山华山松上松墨天牛种群74%为1a发生1代。26%为2a发生1代。建议把防治工作重点转移到研发取食引诱剂上面来;清理枯死木仍然是当前防治松墨天牛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清理松枯死木对松褐天牛数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浙江省仙居县、衢州市柯城区两地的蛀干害虫引诱剂试验表明:松褐天牛的成虫活动期为5月至9月,在活动期内有一个明显的活动高峰期,并伴随着几个活动小高峰;而在已清理松枯死木的林分,没有明显的活动高峰期,但松褐天牛的数量很少,只占未清理松枯死木松林的10.3%~26.9%。通过试验证明,坚持长期并彻底清理松枯死木,是当前揭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最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日本学者首次报道在赤松枯死木中发现线虫以来,美、法等国相继报道欧洲赤松、黑松、海岸松等松树中发现线虫,1983年7月,中国林科院李广武等人报道,我国浙江、山东、江西等省马尾松、黑松等枯死树上有大量线虫;同年12月,南京农学院程瑚瑞等报道在南京市黑松树上发现松材线虫,拟松线虫。同年7月,我们在洪江市嵩云山马尾松枯死木中发现大量线虫,继而在靖县、会同、通道、怀化、麻阳、芷江、溆浦、黔阳等县市的马尾松枯死树中陆续发现  相似文献   

15.
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墨天牛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治理区病原数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材线虫病治理区室内、林内松褐天牛羽化期携带松材线虫以及诱木中松材线虫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室内、林内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率分别为25.5%、22.0%;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量均以6月份最大,平均625条/头、478条/头;诱木中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与其寄生的枯死诱木含松材线虫数量呈正相关,5%水平上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枯死松木加剧趋势,采取营林技术为基础,及时清理被松褐天牛为害或风折等因素致死的松木。通过三年的枯死木清理,使松褐天牛虫口密度下降29%。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药物苦烟制剂对带疫松墨天牛成虫具有强烈的击倒作用。400倍苦烟制剂在24h时内对松墨天牛成虫击倒率为100%;BV制剂(白僵菌和轮枝菌)对带疫松墨天牛具有42.9%的致死作用。同时,发现BV制剂还具有除治松材线虫病的明显效果。从2001~2003年,在奉化发病林地内使用BV制剂后,林地内的松树枯死率逐年下降,2001年下降率61.86%,2002年为35.2%,2003年为54.8%,而对照林地枯死松树下降率约为0。认为苦烟和BV混合制成的苦烟菌剂是有待开发的对环境安全的防治松材线虫病药物。  相似文献   

19.
几种松树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几种松树受松突圆蚧危害程度和松树枯死木的调查研究,5 a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的中重度危害程度所占的平均比例依次为76.9%、57.8%和13.3%;3 a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受害松树枯死率平均比例依次为9.8%、1.3%和0.069%,其结果表明,受害程度为黑松重于马尾松,马尾松重于湿地松,并建议在松突圆蚧疫区营造松类,应尽量选择湿地松树种。  相似文献   

20.
庚晋  周洁 《云南林业》2000,21(6):22-22
洋害虫危害不浅 自去年秋季以来,广东旅游名城肇庆市的“市肺”──北岭山松林遭到梢枯病、松突圆蚧、松墨天牛等病虫害袭击,60年代造起的美丽生态风景林木大面积枯死。松突圆蚧是一种突发性强、传播迅速的虫害,由风、带虫树种和木材等途径传播.主要危害马尾松。松林遭松突圆蚧入侵后并发梢枯病,使树木枯黄致死。现今国内外还没找到有效遏制该虫害的办法。此虫害于1982年由海外经港澳传入珠海逐步蔓延到广州.佛山,江门等市.肇庆市北岭山于1997年开始发现松突圆蚧入侵林业部门曾采取施放虫害天敌花角蚜小蜂和清理病树等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