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其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通过分析水景在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及作用,结合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式给予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隋唐洛阳皇家园林理水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园林发展的全盛期,其园林中建筑、山石、理水、植物四大要素的熟练运用,反映出隋唐园林在园林史上的重要性。选取隋唐时期洛阳皇家园林西苑、上阳宫、九州池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出其在传统思想、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出的尊重自然、人与天调等园林理水艺术理念及手法,旨在探讨隋唐时期皇家园林理水艺术与皇家园林之间的关系,并为现代水景设计和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芳 《绿色科技》2013,(3):121-122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哲学寓意,从建筑、叠石、理水、植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4.
西方园林中的理水发源于古典园林,发展到近代已经比较成熟。西方理水方法丰富多样,与中国园林中的理水方法有所不同,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有很大借鉴意义。概述了西方近代园林的理水类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水景,从水的源头、水的形态、水的布局、水与其他要素结合4个方面总结了西方近代园林的理水方法,分析了较有代表性的意大利园林、法国园林和英国园林中的理水特点,为现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小仅起到组景的作用,还有助于生发园林意境,寄托着我们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是中华民族深层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养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慧  彭重华 《广东园林》2009,31(1):28-31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其选址布局、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筑山理水及园林欣赏等方面更注重给园主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养生环境。文章回顾了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苏州博物馆在叠山、理水、植物、建筑四方面,将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融为一体。以此为例,希望对中国古典园林在当代的发展方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园林技术之精湛、设计之灵秀.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和设计手法入手,分析"叠山理水"的园林艺术特征,从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思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涛 《绿色科技》2011,(12):38-39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在创造手法上,还是审美标准上,都与中国山水画画理相通,在造园构景时借鉴了很多山水画理论,从虚实相济、山水开合、以小见大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画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顾倩毓  杨滨章 《绿色科技》2020,(5):29-30,35
指出了随着时代发展,东西方园林互相学习对方精华并加以利用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水景在中西方园林中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欧洲园林发展各个阶段的理水形式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征,其理水方式取得过诸多辉煌的成果,理水形式较为丰富。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这3个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古典园林水景特点,总结出了这3个不同园林类型的欧洲古典园林水景营造方法,以期为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理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莫少敏  杨俭 《广东园林》2006,28(1):23-26
突出梁园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和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著名古典园林地位。依据史料记载,尽可能原地恢复历史景区。对于不属于文物修复范围的其他景区,尽可能适应旅游开放的需要,增加景点容量,以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采用传统岭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合理布置水系,园林绿地,园林小品及其他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传统岭南庭园的造园艺术在当代热带庭园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重点对空间渗透交流、视线与空间序列、花木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寻其中的历史情结,以期为中国当代热带庭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植物园的发展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植物园的发展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为对象,从自然、文化、哲学三方面分析两者对于意境的不同追求。在自然方面,中国园林的意境表达重山水性而日本园林重海岛性;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的山水诗画对园林意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则以其茶道文化影响最为突出;哲学作为决定性的因素作用于园林意境营造,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而日本则以禅宗思想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北宋洛阳名园在意境营造上相比前朝更加完善,成为后代园林的标杆,而园林意境非纯粹客观物象,需与观者共同完成,即产生共鸣。从营园思想和造园技法两大方向着手,借助各类古籍和文献资料梳理以及名园案例分析,从布局、理水、掇山置石、建筑、植物配置5种造园技法挖掘北宋洛阳名园营造特点以及园林意境营造技法,体会北宋园林生活场景和园林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复合形、复合路径、池岛结构、中心水面、凸角物体这5种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图示化分析,总结竹园实现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目标的现代化途径,认为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不仅适用于传统园林,同时对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园林景观自然要素包括山石、水、植物。传统园林梁园与现代园林千灯湖公园在自然要素的塑造上具有不同的理念、表现以及形式。总结探索了岭南地区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之路:融传统于现代,发展岭南特色。  相似文献   

18.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东江门东湖公园玫瑰园为例,介绍了玫瑰园营建与管理中的一些经验,从选址、基质、水肥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体讲述了玫瑰园营建与管理的可行方法,旨在为玫瑰园的营建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业传统与林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两分法,将中国林业传统分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和破坏森林、大量消耗林木的传统。前者是以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为开端;后者是以火的使用为开端。在两种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文化,包括各类树木及竹文化、花卉文化、园林文化和岩栖山居与森林游乐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