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温州市粮食生产、销售、供应呈现出“三低二大一高”的趋紧现象,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作者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建立新型粮食购销协作机制、建立完备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温州市如何构建粮食安全体系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的生存和社会的安宁,对于人多地少粮缺的温州市尤其如此,只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谋划粮食供求关系,提高粮食安全的宏观调控能力;统筹配置生产力各要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筹考虑各项扶持政策,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统筹考虑粮食流通和储备政策,提高体制的保障能力;统筹内外两个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一定能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温州市近几年粮食生产现状出发,对温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明确提出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温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明确了温州市花卉生产、经营的现状,提出当前温州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温州市花卉产业主要对策,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温州市国有农场的发展,深入调查了目前温州市国有农场的生存状况,分析了温州国有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温州市国有农场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温州市当地总体发展水平的体制原因,由此演绎出温州市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进而探讨了温州市国有农场改革思路,为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和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引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分析。并据此,结合目前粮食安全研究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从地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粮食安全研究的地理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关系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粮食安全的概念及评价标准出发,对甘肃省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概括,并且分析了甘肃省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是家庭与个人的粮食安全。文章论述了微观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微观粮食安全与宏观粮食安全的关系,指出了影响微观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并从家庭和个人层面提出了提高微观粮食安全度的对策,如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缺粮地区的粮食流通能力、建立多层次的粮食贮备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尤其是对拥有13.61亿人口(2013年)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更为重要。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以1949—2013年我国历年粮食产量及人均产量为主线,在判断和把握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目标及途径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现状和"三农问题",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紧张、自然灾害频发、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研究了粮食安全的原则、目标与途径,查找隐患,分析问题,以期对相关决策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问题是治国安邦、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具有战略意义。我国通过实施粮食安全科技战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战略等,实现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我们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全面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温州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由此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废水和恶臭气体,成为温州市广大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温州市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和污染原因,指出该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管理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酒泉市1988—2007年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资料,运用耕地压力指数作为测度粮食安全程度的指标,分析了酒泉市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并针对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建立了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11 a该市的粮食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江津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然后对2010年和2020年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城镇人口粮食需求的增加,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产阶段,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严格保护耕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体系的布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减少粮食产后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刘易斯拐点和耕地红线的判断与三农治理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衰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瓦解,粮食安全危机凸现;农地所有权的政府垄断也导致城市化成本过高,阻碍了农民的城市化,形成庞大的伪城市化人群,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只有尽快改变以堵为目标的三农治理旧思维,充分利用耕地红线神话破产、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历史新机遇,进行深刻的农地制度改革,我们才能实现农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的城市化成本,减少伪城市化人口,缓解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危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80-4981
分析了城市土地供求的现状和城市土地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最后分析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亚芬  潘李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27-15329,15358
地被植物是城市绿地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地被植物,使其成为植物造景的元素,既能有效提高景观质量,为城市绿化建设营造多层次、多季相、多色彩、多质感的立体景观,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减轻污染,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对温州市公园绿地中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公园实例具体分析地被植物配置形式,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蓬勃发展的温州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安全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核心,耕地资源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通过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湖北省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各分项及综合指数,并分析了近年来咸宁市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结果显示: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偏小且总体下降较快,耕地资源安全程度不高,形势严峻;咸宁市耕地资源安全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耕地数量的变化。提出了保障耕地资源安全的相应对策,为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49~2008年以来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人口数据及相关调查资料,分析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在GIS软件支持下分析云南省各市(州)1998~2008年粮食产能安全变化的区域差异,并以2008年各市(州)粮食自给率为依据,应用GIS自然分类法将各市(州)粮食产能安全分等级,从而揭示云南粮食产能安全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表明,云南粮食总产与粮食单产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产能安全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昆明市和玉溪市的粮食自给率最低,粮食产能安全问题严重;而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和曲靖市为粮食大量供应地区,在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