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霉败稻草中含有大量烯酸内酯,此真菌毒素作用于患牛的外周血管,最终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牛发生“烂蹄病”,为非传染性疾病。1临床症状本病多为突然发生,病初出现步态僵硬及间歇性提举肢腿,蹄冠稍肿,微热,系四部皮肤有横行裂隙,有疼痛反应;肿胀蔓延至腕关节或附关节,呈明显跛行。随后肿胀部皮肤变凉,被毛脱落,表面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渗出。病情严重的,肿胀皮肤破溃,出血、化脓、坏死。蹄冠和系凹的创面多不愈合,有腥臭味,最后导致蹄匣或趾关节脱落。耳尖和尾梢坏死,病变处于硬呈暗褐色,最后可导致患部脱落。病牛精神不…  相似文献   

2.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相似文献   

3.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牛,发病率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奶牛瘸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牛,发病率较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旱季节发病多;后肢发病多于前肢;成年且高产的母牛易发.  相似文献   

5.
水疵病多发生在家畜的系部和蹄冠部,个别病例发生在掌部和跖部。患部被毛脱落、皮肤增厚、腐烂溃裂、呈树皮样、流出带腐臭味的脓性分泌物。病畜卧多立少,行走困难,久而久之,机体吸收炎性产物而中毒,使患畜消瘦,影响使役。  相似文献   

6.
猪疥螨病是我国猪场常见的高度接触性的寄生虫病,虫体在皮肤深层挖凿隧道,以皮肤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在隧道内发育和繁殖,能够引起皮肤瘙痒,猪只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导致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等。  相似文献   

7.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1临床症状病初病牛一肢或多肢跛行,喜卧;强行站立时频频提举病肢,患蹄刨地或踢腹;患蹄系部和球节屈曲,免负体重,后蹄患病时蹄尖轻轻着地,前蹄患病时患蹄前伸,趾(指)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或暗紫色、发热、肿胀、敏感,皮肤裂开,有恶臭味,蹄底不平整,角质呈黑色。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25日笔者在山东省莒南县薛兰沟发现1例以蹄冠、蹄缘、蹄踵部皮肤严重溃烂为特征的牛病,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坏死杆菌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薛兰沟村存养黄牛520余头,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畜主高某饲养了3头19月龄母牛和2头育肥牛,蹄部先后全部发病.体温升高为38.9℃~39.7℃,行走不稳,喜卧,不愿站立,患肢不敢用力负重.蹄部病变通常开始于趾间、蹄冠与蹄叉,以后向深部蔓延.初期病灶局部破溃,外观呈化脓坏死性炎症现象,接着形成溃疡.蹄冠、蹄缘、蹄踵部皮肤坏死,结成黑色痂块,剥落后可见溃疡.溃疡面有淡黄色渗出液,并伴有血液流出;溃疡面大小不一,大的手掌大,小的只有黄豆样大,边缘不规则.创伤的表层通常呈现化脓性炎,在其深部能看到典型的坏死杆菌性病变-凝固性坏死,患部瘙痒.2头母牛的溃疡病灶由蹄冠上延,炎症的蔓延使系部或管部皮肤发炎,皮肤和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热痛,患肢明显地由下向上发生肿胀,表现为轻度跛行.  相似文献   

9.
正1症状瘙痒症状最初发生于猪的耳、眼、头、颈部,以后逐渐蔓延到肩、背、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严重时蔓延到腹部和四肢。病猪因皮肤发炎、发痒而到处摩擦或搔挠,严重者患部出血,脱毛,结痂,皮肤形成皱褶和龟裂。患猪皮肤呈灰色,干枯,增厚,粗糙,失去弹性,四肢蹄部发病的,常见裂蹄,跛行。病猪生长停滞,精神萎靡,消瘦,重者死亡。2病因  相似文献   

10.
<正> 水牛干性蹄裂多发生在系部的折皱内,真皮呈干性坏死,蹄底角质层裂开,严重跛行,是一种常见疾病。作者用热桐油炀烙患部,治疗三例,获得良好疗效。把牛放倒保定,将水牛患蹄用净水洗清洁,用小刀(铲刀更好)将患部蹄裂缝的角质全部削去,并将真皮表层呈黑色的污烂物刮去,然后用烧沸的桐油(约50~60毫升)倒  相似文献   

11.
本病系侵害指(趾)间皮肤及皮肤更深层软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皮肤常常坏死和裂开,炎症常常从指(趾)间皮肤蔓延到蹄冠、系部和球节,有明显跛行,并有全  相似文献   

12.
腐蹄病是牛,特别是奶牛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蹄部疾病。主要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发生腐烂,发出恶臭气味为特征的疾病。1病因牛舍不清洁,粪尿、烂泥长久腐蚀蹄部和蹄叉沟,使其蹄角质破坏而发病。小石子、铁屑、煤渣或田间植物残梗、粗硬杂草、坚硬的冻土、冰等,均可刺激软组织而引起发炎。此外,蹄发育不良、蹄畸型、蹄部外伤,招致细菌感染以及运动不足均是促使腐蹄病发生的原因。2症状患牛因着地疼痛,站立时不愿完全着地,喜躺卧。驱赶时呈明显的支跛症状,当叩击或用手按压患部时有痛感,当用刀切削扩创后,在蹄底的小孔或大洞中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养牛场、个体养牛户,比前几年明显增多,但牛的蹄部患病是常见、多发、治疗时间较长的疾病。就蹄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简述如下。1发病的原因①圈舍不干净、潮湿、牛蹄长期浸泡在粪尿中。②长途运输,转移牛舍,绳索的摩擦,尖锐物的刺激如:玻璃、铁丝的划伤,牛相互踩伤等。③牛的蹄部受机械外力或化学等因素使皮肤受损,失去保护能力。2临床症状损伤部出血、肿胀,继而患部皮肤湿润、糜烂排出恶臭的分泌物。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化脓、形成溃疡、痂皮下常积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皮肤及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14.
笔者试用百足虫(箭杆虫,马陆)搽剂治耕牛烂蹄病获效,现介绍如下。 (一)病状患牛一肢或两肢下部皮肤发生炎性肿胀和慢性坏死。病初患肢的球节、蹄冠和系部有热痛和硬性肿胀,随后皮肤变冷横裂,流出淡黄白色透明液体,继而肿胀部皮肤破溃化脓坏死。有的球节以下皮  相似文献   

15.
1细部检查1.1蹄部与系部蹄部检查主要注意蹄温和指(趾)的动脉是否亢进。检查时,一手抵前臂部或后肢的胫部做支点,另一手逐渐下摸直至蹄部,检查者呈弯腰姿势,严禁下蹲,并尽可能靠近动物,以手背感知蹄的前壁、侧壁及蹄踵的温度。指(趾)动脉搏动检查,前肢在系关节(球节)直上屈腱两侧,或在系部屈腱的两侧,  相似文献   

16.
腐蹄病和蹄踵溃疡是使牛跛行和减产的两种主要蹄病,两者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合适的卫生情况和正确使用蹄浴可防止或减少此病。这两种病常被误诊。母牛患腐蹄病时突然显著跛行,一般只有一个蹄受感染,通常细菌感染由趾间开始,如不及时治疗病变会蔓延到蹄一尖,并引起永久性损伤。蹄肿胀系部尤为明显。如果站在母牛后面,能看见肿胀迫使两趾分开,母牛可能发热和产奶下降。两趾间常发出特征的恶臭气味。确诊为腐蹄病后,可给予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用弱消毒剂洗涤两趾间,除去疏松的腐烂组织和修掉患部的蹄壳。  相似文献   

17.
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指(趾)部皮肤及深层组织的化脓性或坏死性炎症。多发于蹄裂的后下方,严重的波及到蹄球、蹄冠及系部.甚至掌跖部。由于今年我地区多雨、潮湿,腐蹄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给奶牛业带来很大危害。笔者用鸡蛋清配合青霉素治疗该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牛羊螨病是由螨科疥螨属的疥螨科痒螨属的痒螨寄生在家畜皮肤表面或皮肤内所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1羊疥癣病的危害绵羊痒螨病危害绵羊特别严重。在背部、臀部、很快蔓延体侧,患部发生剧痒,常在木柱、墙壁、羊圈上擦痒,而后蹄瘙痒,患部皮肤形成水疱或脓疱,渗出增多,患部皮肤湿润,最后形成痂皮,增厚变硬,形成龟裂,继而全身被毛脱落,甚至全身被毛脱光,病羊高度营养障碍、贫血。冬春寒冷季节里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9.
霉稻草中毒是由于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此病主要流行于水稻产区耕牛发病居多病因主要是采食霉稻草由三线镰刀菌的毒素丁烯酸内脂引起的病畜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肢端耳尖与尾尖等处诊断临床症状多为突然发病患牛多见早晨出现步态僵硬跛行蹄冠微肿而触痛数日后肿胀蔓延至肩关节和股部跛行明显皮肤表面渗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患部脱毛然后皮肤破溃出血化脓坏死最后蹄或趾关节脱落干性坏疽在腕关节以下病变部与健康部皮肤呈明显的环形分界线耳尖和尾尖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黄牛发病较轻病程多在一月以内…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的一种常见蹄部疾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发出恶臭气味为特征。1病因蹄球损伤、蹄间溃疡、皮炎、角质延长等均能引发该病,促使化脓性棒状杆菌及其他化脓菌的二重感染。在阴雨潮湿季节,畜舍、运动场积有粪尿、场地泥泞、蹄冠周围或蹄间有污泥沾附形成缺氧状态,也是促成该病的另一主要原因。奶牛长期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及时修蹄、厩舍清理不及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多。2症状患牛因疼痛,站立时不愿完全着地,喜躺卧。驱赶呈明显的肢跛症状,当叩击或用手按压患部时有痛感,用刀切削扩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