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波杂(波德代羊×甘南山谷型藏羊)F1羔羊和陶杂(无角陶塞特羊×甘南山谷型藏羊)F1羔羊在初生重、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公羔分别为4.65 kg、124.67 g/d和4.57 kg1、21.39 g/d;母羔分别为4.36 kg1、12.11 g/d和4.19 kg1、16.67 g/d,均显著高于甘南山谷型藏羊的相应指标,差异极显著。1、3、6月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甘南山谷型藏羊,差异极显著;管围、尻宽差异不显著体型指数优于甘南山谷型藏羊,接近肉用羊体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欧山F1和山谷型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得出:9月龄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为38.25 kg,比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宰前平均活重高10.17 kg,差异极显著(P<0.01)。欧山F1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15.14 kg和39.58%,比对照组高4.58 kg(P<0.01)和1.9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欧山F1羔羊净肉率、后腿比例和腰肉比例分别为29.65%、38.18%和12.99%,高于山谷型藏羊4.01、7.78和2.68个百分点;欧山F1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为8.23 mm和12.74 cm2,高于山谷型藏羊1.48 mm和4.38 cm2。  相似文献   

3.
天峻地区藏系羊主要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系羊是长期在当地自然环境下选育的粗毛羊品种。藏系羊长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由于自然生态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出现了不同的区域类型和经济类型,主要分为高原型、山谷型、欧拉型三大类型,其中以高原型为多。天峻地区藏系羊属高原型藏羊,是牲畜类群中的优势种,它既是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资料,也是牧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为了解天峻县藏系羊的主要生产性能,我们于2002年在部分乡进行了以产毛量和产肉性能为主的生产性能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青海省雪多牦牛和环湖牦牛生产性能现状,本文测定了体尺、体重和屠宰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雪多牦牛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323.5kg、257.0kg;屠宰率分别为51.3%、48.8%。环湖牦牛成年公母牦牛平均体重分别为273.1kg、194.2kg;屠宰率分别为48.8%和46.26%。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陶赛特肉羊与4个本地绵羊品种杂种后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与当地山谷藏系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陶赛特肉羊杂种后代的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体重比山谷型藏羊分别提高了0.7,9.51,12.5和9.9kg。杂种后代羊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高原型藏系绵羊属于我国西藏绵羊品种之一,是牧民群众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以及终年放牧的饲养管理方式有良好的适应性。天峻县是青海省高原型藏羊的主产区之一,为了解目前海西州高原型藏羊的的资源现状,笔者对天峻高原型藏羊的体尺、体重、产毛量和产肉性能做了调查测定,针对藏羊利用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天峻县是我省高原型藏羊的主要产区,为了了解天峻县高原型藏羊目前的生产性能现状,2008年和2010年在天峻县生格乡牧户180户中分别调查羔羊初生重、6月龄的体重,各年龄段公、母羊的体尺、体重、产毛量、毛辨长、绒毛长、胴体重、屠宰率。所得出的数据于1982年陈家茂等测定的天峻县藏羊的相应的数据相比较,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主产区随机抽取40只试验羊,进行阿旺绵羊生产性能的调查。结果表明:成年公母羊的体重分别达到68.25kg和57.86kg,周岁公母羊的体重分别达到51.50kg和50.70kg;成年公母羊年产毛量平均为2.90kg和1.80kg,周岁公母羊年产毛量平均为0.50kg和0.51kg;成年羊屠宰率达到50.52%,净肉率为42.31%;受胎率为89.83%,产羔率为93.93%,成活率为85.43%。对阿旺绵羊品种(类群)的各项性能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利用优良肉用陶赛特种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四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测定了陶赛特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于当地山谷型藏系羊进行了对比,其体重分别提高了0.7kg,9.51kg,12.5kg,9.9kg,表明杂一代羊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掌握杂多县高原型藏羊品种资源本品种选育现状,笔者对不同年龄、性别藏羊的体尺及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性别核心群藏羊体尺及生产性能与基础群藏羊相比差异显著(P0.05),体尺及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达到高原型藏羊一级选育标准;核心群藏羊剪毛量、胴体重、净肉量显著升高(P0.05),屠宰率母羊显著提高(P0.05),净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原型藏羊可以依赖自身优秀基因的遗传显著提高产毛量及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简阳市简州大耳羊生产性能现状,笔者对简阳市简州大耳羊的体重、体尺、产羔率、断奶成活率和产肉性能进行跟踪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舍饲条件下,2月龄公羔平均体重为14.89 kg,母羔为12.85 kg;6月龄公羔平均体重为29.85 kg,母羔为24.08 kg;周岁公羊平均体重为47.58 kg,母羊为36.03 kg;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70.85 kg,母羊为49.42 kg。从初生到周岁,公、母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1.97 g和90.58 g。初产母羊平均产羔率为153.33%,经产母羊为243.33%。羔羊断奶成活率平均为96.75%。周岁公、母羊的屠宰率分别为51.65%和47.89%,净肉率分别为41.24%和37.70%。  相似文献   

12.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效果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草地型藏羊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结果表明:引进的欧拉羊生理指标正常,对在林间草甸类和高山灌丛草场与山谷型藏羊同群放牧较适应;试验组受胎率、繁殖率、繁殖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高2.65%、2.69%、3.81%;欧×山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高、体长、胸围及管围比同期对照组公、母羊分别提高了3.20 cm和4.50 cm、1.97 cm和2.25 cm、4.10 cm和2.20 cm、0.53cm和0.40 cm;体重提高0.62 kg和0.53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68个百分点和17.97个百分点。经过t检验,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初生公、母羊(P0.01);管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藏羊选育及良种推广是通过种羊场建设、试验示范、良种推广相结合以及成熟实用技术组装配套等方法建立和完善藏羊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2006-2012年,共组建藏羊繁育核心群1 173群,建设藏羊种羊场8个,累计推广优质种公羊33 554只,选育提高198.11万只.现场和实验室测定结果显示:选育后羊群整体生产性能提高,1.5岁、6月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增加9.11 kg(P<0.05)和6.70 kg(P<0.05);12月龄羊胴体重11.75 kg,较选育前增加2.63 kg(P<0.05).成年公羊、母羊产毛量分别达1.98 kg和1.73 kg,较选育前分别增加0.27 kg(P<0.05)和0.24 kg(P<0.05).羊毛品质明显改善,粗毛和死毛的比例分别减少6.24个百分点和7.71个百分点,羔羊白色同质率增加35.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军功公社畜牧业生产以养羊为主,绵羊占各类牲畜总数的67.73%。当地绵羊属山谷型藏羊、具有耐高寒、耐粗放管理、合群性强等优点。但军功地区藏羊不属于优良地方品种,个体小、被毛短、干死毛多、产毛量低,远远不能满足毛纺工业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长期饲养它极不经济与四化建设也很不适应。为了提高当地藏羊的生产性能,军功公社自1970年起引用新疆细毛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十多年来绵改工作,虽几经周折,但一直坚持下来,已育成各类杂种羊9,150只。占绵羊总数的28.68%,有的生产队达56%,各类杂种羊个体产毛量、产肉量都比藏系羊有显著增加。现将军功地区绵羊杂交改良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 kg, 12.13 kg和9.47 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 cm2, GR值为13.33 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黑裘皮型藏羊体格大、体质结实、抗病力强,是青海省土生土长的藏系羊,占青藏高原藏系羊的21%,是藏系绵羊中以产肉为主、肉皮毛兼用的特殊类型羊[1],其体重较其他类型藏羊高18%以上。为了探讨黑裘皮型藏羊的肉质特性,推广繁育纯种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黑裘皮型藏羊的选种、选育和羊肉生产性能测定工作,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和循化县积石镇白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陶赛特种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四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测定了陶赛特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与当地山谷型藏系羊进行了对比,分别提高了0.7,9.51,12.5,9.9kg,杂一代羊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