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湖南双牌遭县及云南大关县林区的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双牌、道县的野生南方红豆杉的长势与云南大关低海拔地区生长的野生南方红豆杉长势相同,与高海拔地区长势不一样,另外,调查地发现野生南方红豆杉数量极少,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因此,建议对国家这一珍稀一级植物所处的生存环境要加强管理与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打击破坏行为,建立种苗培养基地,达到开发与利用的目的,让野生南方红豆杉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原地保护、异地保护和人工培育等方面介绍了灌阳县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现状,结合内因与外因,分析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致危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与措施,以期为其它地区保护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铜鼓县是南方重点林业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笔者通过近期开展的南方红豆杉资源全面调查统计工作,获得全县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并结合铜鼓县实际情况,提出保护南方红豆杉资源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在中国的一个变种,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醇含量较高的一种,但由于南方红豆杉野生资源稀少,故紫杉醇的产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紫杉醇的需求。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生产紫杉醇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综述了有关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细胞悬浮培养中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se Var.mairei),为红豆杉变种,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安徽等省南部及其以南各省区.为了保护野生天然资源和扩大药源,我们对南方红豆杉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至10月,对蟒河自然保护区内的南方红豆杉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014年11月至翌年6月又进行了补充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后大河河谷、东西丫后、黄连树圪通等地;胸径3 cm以上的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654株,5 cm以上的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有585株;株高1 m以上,胸径不足3 cm的幼树83株。并针对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方红豆杉在经济、观赏及药用等方面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因而遭到大肆的采伐,再加上南方红豆杉本身的生殖生物学特性、林分更新特点、种群遗传特性等,使它的天然繁殖扩散受到一定的阻碍,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已呈濒危状态。分析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以及物种濒危原因等,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为南方红豆杉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南方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福建省南方红豆杉天然资源的储量、分布状况、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对南方红豆杉野生资源的保护、人工规模化繁殖栽培及其进一步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现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但在北方地区形成较为完好的单优野生群落少见。本文介绍了南方红豆杉在陵川县分布范围、生态学习性、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红豆杉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切实加强红豆杉的科研、保护和科普工作,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广西桂林灌阳县“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11.
杉木、马尾松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轮作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酶活性增强、土壤酚类物质减少、土壤酸度降低,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提高以及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并由此导致了林分生长量的提高。轮作林分土壤肥力提高,林分生长量增加的实质在于:人工林林分实施轮作后,由于后茬植物与前茬植物种类的不同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并由此而导致土壤酸度降低,有毒物质减少,速效养分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给仁用杏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培育仁用杏晚花新品种,通过Illumina Hi SeqTM2000高通量测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采于花芽萌动前后3个发育时期的仁用杏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经组装分析获得43 469条unigenes;将所得到的unigenes与基因库数据进行比较,对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共22 874条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并预测出21 910条unigenes蛋白编码区;将3个发育时期仁用杏花芽的花转录组通过GO功能分类,将17 237条unigenes分别归类为46个GO Term;通过将所有unigenes与KOG数据库比对,共有8 379条unigenes与其它植物相似,归为26类,未知功能的unigenes有409条,预测这些基因为仁用杏的新基因;通过与KEGG数据库比对,共获得6 203条unigenes,参与259个代谢途径,其中与植物节律代谢通路相关的unigenes有33条。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灯诱法,于2021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泡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摄食功能进行研究。共诱捕到昆虫2 968头,隶属13目63科172属187种,其中74种取食植物叶片,29种刺吸植物汁液,22种捕食其他昆虫,17种取食植物花、芽、果,10种取食腐烂物,12种钻蛀植物茎干,8种为地下昆虫,5种寄生其他昆虫,4种取食植物花蜜,3种取食苔藓,3种传授植物花粉,3种取食腐木,2种取食粪,隶属13个营养生态位集团。对泡核桃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有核桃星尺蛾、漫绿刺蛾、星天牛、梗天牛、绿凹缘花金龟、暗异花金龟。个体数量以鳞翅目最多,鞘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物种数以鞘翅目最多,鳞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核桃星尺蛾、粗狭肋鳃金龟、华锐紅蝽、黑翅土白蚁为优势物种。昆虫群落组成与泡核桃林物候关系密切,在泡核桃开花、结果的高峰期,昆虫群落呈较高的多样性、均匀度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捕食与寄生昆虫控制了林内害虫;食粪与腐烂物、食腐木与苔藓昆虫分解了林内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4.
石榴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青皮甜石榴整体果实、石榴皮和石榴籽汁的芳香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检测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整体果实中占总峰面积的78.32%和14.52%,在石榴皮中占89.88%和4.70%,在石榴籽汁中占82.15%和9.78%.石榴中共检测出77种香气组分,其中石榴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检测出42种、39种和43种.香气成分中共有的成分为18种,在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62%、95.59%和93.76%.2-己烯醛、己醛、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为石榴的主要香气成分,在果实、果皮和籽汁分别占78.27%、89.78%和81.79%.结果表明,石榴香气组分以C6醛和醇为主,石榴不同部分香气组分差异也主要表现在C6醛和醇含量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15.
2010~2011年对甘肃黑河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计录鸟类174种,隶属于17目、36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0种,水鸟46种,构成本地区鸟类的主体。对居留型和区系组成进行分析:留鸟66种,冬候鸟13种,夏侯鸟73种,旅鸟22种;古北种119种,东洋种4种,广布种51种,鸟类区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叶片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树体的养分平衡特征,从而为库尔勒香梨园的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选择新疆特色果树库尔勒香梨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养分含量,并统计分析了其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叶片中的氮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减小,钾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磷、镁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钙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铁、锰、铜、锌的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表现出增加—减小—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树龄段之间,随着库尔勒香梨树龄的增加叶片氮、磷、钾、铁、锰、铜含量间的差异均逐渐减小,而其钙含量间的差异却显著,镁、锌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叶片氮、磷、镁、铜、锌的含量均处于梨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范围内,钾、铁含量均高于梨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的上限值,锰含量低于梨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的下限值,钙含量处于梨叶片营养元素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 1997年 10~ 12月、 1998年 3~ 4月及 1999年 1月的 3次调查 ,共设调查线路 18条 ,调查点及标准地 5 6个。查清了面积为 346 4 5 7hm2 的世博园外围林区主要森林植物病虫鼠的种类、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记录外围林区病虫鼠标本 14 3种 ,其中害虫 71种 ,病害 36种 ,天敌 2 7种 ,鼠类 9种。调查中发现国家级检疫对象 2种 ,省级检疫对象 5种。并针对主要病虫鼠的危害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定点观察法对皖西学院(本部)校园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12目,30科。其中留鸟27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11种。校园鸟类优势种8种,雀形目7种,鸽形目1种;稀有种7种。  相似文献   

19.
樟树观赏新品种‘涌金’嫁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年生、3年生、5年生樟树小苗作砧木,‘涌金’2年生春枝、夏枝、秋枝及3年生秋枝作接穗,分别于2月、3月、4月、9月在离地5、50、100 cm处截干劈接,进行‘涌金’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及景观效果等因素下,‘涌金’嫁接最为有利的模式为:3月,选用3年生或以上樟树小苗作砧木,2年生的春枝、夏枝作接穗,在离地50 cm以上部位截干劈接.  相似文献   

20.
甘肃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甘肃各主要林区、保护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表明:甘肃野生果树资源丰富,有312种和46变种(变型),隶属于32科、70属。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虎耳草科、小檗科、猕猴桃科、葡萄科、胡颓子科。首次对甘肃不同地理分布区域野生果树资源的丰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野生果树在各地理区域间分布不均衡,陇南最丰富,陇东南、陇西南较丰富,河西走廊最贫乏,陇中和祁连山较贫乏。同时提出了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