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忻耀年  李永海 《沙棘》1997,10(2):26-30
借助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沙棘油的甘三酯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油的HPLC结构图谱与其它植物油有明显差异,该法可用作沙棘油的掺伪鉴别。  相似文献   

2.
沙棘油的气液色谱分析及制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忻耀年  项东方 《沙棘》1995,8(1):27-32
借助气相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对三种不同沙棘油的脂肪酸、甾醇及维生系E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来源或生产方式不同均可导致油中这类成份组成及含量的差异,采用溶剂浸出法制得的油中甾醇及V-E含量最高,并根据沙棘油的这些特性开发研制了一种全新沙棘制油工艺。  相似文献   

3.
沙棘油粉末油脂研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介绍了沙棘油粉末油脂的生产工艺,确定了较理想的工艺参数,得到了含油率在30%~80%的沙棘油粉末油脂.  相似文献   

4.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5,8(2):27-33
通过分析沙棘油与常见植物油在理化指标及生化成分上的区别,继而讨论了利于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沙棘果汁油与沙棘种子油的鉴别,提出了对混有月桂酸类油脂,棕榈酸类油脂、油酸及亚油酸类油脂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沙棘种和亚种籽及油的生化成份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itz.  K 忻耀年 《沙棘》1996,9(1):32-34
对取自青海产的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种籽及由其制得的油进行了油含量及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油脂、蛋白质、油中必需脂肪酸人记号是、V-E和总植物甾醇含量方面的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沙棘籽油治疗烧烫伤32例临床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义生 《沙棘》1994,7(3):36-37
用沙棘籽油对32例烧烫伤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沙棘果汁油沙棘果渣油和沙棘种子油的区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4,7(4):24-27
综合分析沙棘果汁油、沙棘果渣油和沙棘种子油在理化指标和生化成分上的差异发现,沙棘果汁油与沙棘果渣油的生化成分基本相同。在理化指标(除碘价外)方面三者差异不大,沙棘种子油的碘价明显偏高。在生化成分方面,抄棘果渣油和沙棘果汁油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远高于沙棘种子油,三者V—E的含量近似,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沙棘果汁油和沙棘果渣油主要是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沙棘种子油主要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皂化物方面,果汁油中含有豆甾醇类和谷甾醇类化合物,种子油中不含谷甾醇,仅含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8.
阿沃.  B 赵玉珍 《沙棘》1992,5(3):44-46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及其萃取沙棘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霞  申林 《沙棘》2002,15(2):28-30
以沙棘籽和沙棘果皮为原料,以无毒,易得,价廉的CO2为萃取剂,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出质量高,无残留溶剂的沙棘籽油(常温下是液体)和沙棘果皮油(常温下是固体)。通过对原料粒度,萃承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剂CO2流量不同条件的实验,获得较佳的工艺参数。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0.
沙棘种籽油抗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远鹏  江京莉 《沙棘》1994,7(2):33-36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了沙棘种籽油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棘油对多种实验性胃溃疡:如幽门结扎型、应激型和利血平型胃溃疡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表现是溃疡发生率降低,溃疡发生指数减少,胃液分泌下降,是有希望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棘籽油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宪  尤晓娟等 《沙棘》1995,8(2):24-26
通过对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和内蒙古等省(区)8个产地沙棘籽油的成分分析,并调查了北京、辽宁和陕西等省(市)6个生产厂和研究单位对于沙棘籽油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首次制定了中国沙棘籽油的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了沙棘籽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条件等。  相似文献   

12.
车锡平  康军  郭峰 《沙棘》2002,15(3):32-34
沙棘籽油、果油及其等量混合油以10ml/kg、20ml/kg及40ml/kg三个剂量,分组给小白鼠ig,观察7d,皆未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试验,沙棘籽油、果油及其混合油各50ml/kg,分组给小白鼠ig,观察7d,各组鼠皆无死亡。室温或冰箱贮存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不同时间的沙棘籽油、果油及其混合油各50ml/kg,分批、分组给小白鼠ig,观察7d,各批、组小鼠皆存活,无死亡。表明沙棘籽油、果油及其混合油对小白鼠的最大耐受量相同,皆为50ml/kg,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200倍。沙棘籽油、果油及其混合油在室温,或在冰箱贮存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后,它们的最大耐受量相同。混合油的急性毒性没有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萃取沙棘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edes Linn.)油的最大得率为目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同时,为了得到游离酸含量和水分及挥发物较低的优质沙棘油,采用二级分离的方法分离沙棘油,通过分析、比较一级分离和二级分离所得沙棘油物理指标,认为二级沙棘油分离是一个好的方法,具有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沙棘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16.
17.
沙棘籽油的制备方法及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忻耀年  张彦文 《沙棘》1995,8(3):29-3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沙棘籽制油的现状及机械制油、溶剂浸出、超临界气体萃取、扩散法的原理,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针对要求提出了选择制备方法的一些准则。  相似文献   

18.
车锡平  康军  封卫毅  郭峰  唐承汉 《沙棘》2003,16(2):28-32
实验用中华沙棘油是以沙棘籽油为主 ,含有一定量沙棘果油的混合油。用 30 m l/ kg及 6 0 m l/ kg分组给小白鼠 ig,观察 7d,小鼠皆无死亡。按 2 m l/ kg,5 ml/ kg及 10 m l/ kg三个剂量 ,每天分组给大白鼠 ig,连续 90 d,各组大鼠的行为活动 ,体重等与对照组比较 ,均无明显差异。在给油 3个月时及停油后两周 ,分批作血液学检查 ,测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 ,白细胞数及其分类 ,血小板数等 ;作血液生化学检查 ,测血清谷丙转氨酶 ,血清谷草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 ,总胆红素 ,尿素氮 ,肌酐 ,血糖等指标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病理学检查 ,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肾上腺、甲状腺、胸腺、睾丸、前列腺、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湿重 ,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光镜下组织形态检查 ,皆未发现明显病理损害。与对照组比较 ,皆无明显差异。表明本实验条件下 ,中华沙棘油给大鼠 ig 3个月 ,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停油两周 ,也未发现迟缓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忻耀年  李永海 《沙棘》1996,9(3):34-36
通过对沙棘籽油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恰当地对沙棘籽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可将不同品质的沙棘毛油加工成品质统一或具有某些特殊用途的成品沙棘油。  相似文献   

20.
对沙棘油品质评定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忻耀年 《沙棘》1994,7(3):34-35
近来看到几篇有关沙棘制油生产线投产及产品品质方面的文章及通讯,觉得有必要根据近年来笔者在沙棘制油及产品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推算,对目前评价沙棘油生产线先进程度的标准及如何评价沙棘油品质高低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