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中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建设工程中抗震设防的关键,只有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震灾损失。  相似文献   

2.
蒋玉龙 《中国林业》2009,(14):56-56
我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位于抗震设防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城市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和缺乏抗震防灾知识等原因,林区建筑的抗震能力依然十分薄弱,特别是一些远离大城市而地震烈度又比较高的林区,在抗震防灾工作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实践经验从砌体房屋的刚度、整体性以及纵墙和横墙、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等方面,总结了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设计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地论述了底框结构在建筑开发中经常遇到的结构模式应注意的要点,同时提出了对底层框架砖混结构抗震设计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参加对房屋建筑震后安全性应急评估工作,根据震后建筑物破坏情况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实际已发生的地震烈度已超出罕遇地震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等建议,供今后抗震设防、灾后重建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砖混结构建筑的优点及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具体的有效应对措施,对砖混房屋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木构农房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和珍贵的民族文化。实木资源的稀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传统民居在热工性能、防火、抗震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传统木构民居在现代适应性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砖混建筑取代。用SIPs模块化墙体替代传统木构农房的墙体,可改善传统木构农房的热工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促进节能建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笔者以贵州传统木构农房为例阐述了SIPs在传统木构民居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木构农房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和珍贵的民族文化。实木资源的稀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传统民居在热工性能、防火、抗震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传统木构民居在现代适应性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砖混建筑取代。用SIPs模块化墙体替代传统木构农房的墙体,可改善传统木构农房的热工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促进节能建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笔者以贵州传统木构农房为例阐述了SIPs在传统木构民居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施工监理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构造柱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求提高多层砖混住宅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不同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林区房屋结构抗震问题,从规划设计、后期改造、加固或重建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际木业》2012,(1):40-40
长期以来,中国建筑以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住宅需求的改变,轻钢结构(包括木结构)建筑在建筑结构、环境影响、舒适性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中国建筑市场对于环保轻质板材的需求正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2.
管宁 《国际木业》2006,36(2):24-24
英国:由于油价飞涨,砖混结构建筑的成本将继续提高。预定将于4月份推行的强制性建筑规章将鼓励住房开发商和建筑协会采用木结构,英国国家审计办公室的报告称,木结构成本已与传统砖混结构相当。  相似文献   

13.
郝亚林  乔婉峰 《森林工程》1997,13(1):64-64,29
文中介绍了林区砖混结构房屋水泥砂,浆饰面窗台裂缝的现象及特点,分析了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次要因素,提出了防治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防止发生森林火灾,近期,江西省吉水县采取六项措施狠抓森林防火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森林防扑火措施,有效消除火灾隐患。二是对重点林区、旅游区等重要部位实行重点设防;对儿童及智障等重点人群实行一对一监管,严禁火种进山,确保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5.
多层砖混结构目前在我国是很普遍的,研究多层砖房女儿墙抗震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对减少抗震计算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层砖房女儿墙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构造要求外,尚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参加对房屋建筑震后安全性应急评估工作,根据震后建筑物破坏情况和原因的思考分析,提出了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要求等建议,供今后抗震设防、灾后重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着火,不但毁坏森林资源,从不同程度上也破坏了林区的各项设施,如桥涵、铁路、库房、居民住宅等等。因此,如何保证林区建筑等不受林间火的侵袭,以确保林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将火灾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林间火引发林区建筑着火的规律进行探讨,以期找到阻止林间火对林区建筑等的侵袭的最佳途径。林间火引发林区建筑的着火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辐射点燃、飞火点燃、火焰蔓延等。下面以“五·六”大火期间马林林场的经历为例,来分析外在火源引发林区建筑着火的过程。特大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大火蔓延至马林西侧。当天夜11时许,大火越过马林西山头,跨过几十米宽的小树林、河流及开阔地,在几十分钟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跃发展,高山林区已迅速开发,房屋建筑也越来越多。四川省的高山林区,大多是地震区,过去在房屋建设中,一般没有考虑抗震措施,因而在近年地震时造成一些损失,也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大教训。今后,在高山林区房屋建筑设计中,必须采取切实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北方,每年都有大量的多层混合结构建筑被建起,在这一类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最初只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而非地震时构造柱并不起作用,其潜在的功能远未发挥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一柱多用的方法更多地被采用了,既能抗震又能承重,使原有“构造”的含忌有了根本变化,在近年来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构造”柱的特点 1.能够大幅度提高抗震能力。根据抗震设防的要求,构造柱已经在各类混合结构的建筑中大量使用,它与圈梁、进深梁连在一起与砌体共同工作,起整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结构89抗震规范及新执行的02抗震规范中,对结构概念设计都作了较详尽的规定。文章阐述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对02抗震规范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而对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条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