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福荣 《现代农业》2008,(3):109-109
由于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品种与其遗传因素。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每头奶牛的父母系不同,其产奶量的遗传性能也就不同:但同一对父母所产的母犊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会同样出现较大的高低差别。下面就如何抓好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或保持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问题,进行如下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1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泌乳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不同品种牛的产奶量差异很大,一般乳用牛的产奶量高于乳肉兼用牛,而乳用牛中高度培育品种高于地方品种.在个体因素方面,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不同.品种、血统、个体之间产奶量的差异与遗传有关,通常奶牛从1~2胎产奶量逐渐增加,3~5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在一个泌乳期内,分娩后产量逐渐升高,第2泌乳月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几年的奶牛生产观察影响奶牛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现将浅谈如下:一、遗传因素1.品种。乳牛的品种不同。表现在遗传方面有显著地差异,其产奶和奶的组成也不相同,这是各品种的特征。2.个体。同品种不同个体间的遗传素质不同。即使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它们在奶的产量和组成上往往有很大差异,甚至不亚于品种的差异。二、生理因素1.年龄和胎次。产奶量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变化,青年母牛由于自身还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优良品种   奶牛的产奶量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品种不同,产奶量也不相同,因此,要选择高产品种或其后代.选择方法是查看系谱档案,了解所购奶牛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生产性能,作为选购奶牛的参考依据,祖代、父母代是高产的奶牛,通常其后代产奶量也高.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结为三个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产奶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遗传、生理和环境三大因素。一、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奶牛,其产奶量及奶成分均存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础不同,使得个体间泌乳性能和乳脂率也存有显著差异,如荷斯坦牛,低产牛仅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牛能达30833公斤,乳脂率为2.6%~6%不等。二、生理因素1.年龄与胎次。青年母牛由于乳腺发育还不充分,一般头胎产奶量较低,相当于成年母牛的70%~80%;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产奶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营养和管理等方面,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以上几个方面都应注意改善和提高,不要只注重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只有全面考虑,综合改善,产奶量才能得到大的提高和改善。1遗传方面的因素奶牛场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奶量的多少,而奶牛的产奶量取决于奶牛的品种质量,产奶潜力的高低在于奶牛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不同,产奶量会有显著的差异,要想提  相似文献   

8.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品种、个体)、生理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挤乳与乳房按摩、产犊季节、外界气温、疾病)等三个方面。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奶牛冬季的产奶量是奶牛生产环节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一、良种繁育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首要条件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
遗传、环境和营养因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肉品质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因此改善肉品质需要从其影响因素入手。通过遗传途径改善肉品质是将主效基因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经过遗传育种的选育改善肉质;环境应激是导致肉质下降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饲养方式、环境温度、屠宰前应激等;营养则通过干预机体代谢促进肉质改善。综合考虑营养、环境和品种对肉品质的影响,是提高肉品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奶牛的发展,人们对牛乳成分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提高产乳量并改善丰乳的成分已显得非常重要。影响牛乳品质的因素有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本综述了影响产乳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为奶牛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冬 《河北农业》2007,(6):43-43
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给奶牛喂多汁饲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能提高奶牛多产奶的多汁类饲料,有块根、块茎类饲料和瓜果类饲料。这些饲料含水量一般高达70%-90%,干物质中糖和淀粉的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不超过10%,且有一定量的矿物质。饲喂实践证明,这类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达80%-90%,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饲料。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多汁饲料的营养特点和饲喂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丁亮 《现代农业》2002,(6):25-25
1.及时淘汰低产母牛 饲养低产母牛成本高、效益低,尤其是在目前饲料费用占总成本70%的情况下,更应引起重视.因为饲养低产奶牛在饲料、人力、畜舍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消耗几乎与高产奶牛相同,因此,如果成年母牛产奶量低于成年母牛平均产奶量10%以上,则应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3.
1提高乳脂率的途径1.1遗传选育一般产奶量高的品种乳脂率低,而低产奶量的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乳脂率高。1.2饲料pH值和日粮结构在瘤胃内,乙酸与丙酸比值愈大,乳脂率越高。乙酸占总脂肪的80%时,乳脂率最高。饲料pH值是干扰瘤胃乙酸发酵的主要原因,据分析精粗比例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3%为宜。1.3饲料品质饲喂碾压籽实可缓解高产时乳脂率的下降。用甲醛处理豆饼,乳脂率、产奶量均有提高。有人用啤酒酵母培养物发酵精饲料饲喂奶牛,乳脂率是4%的标准乳产量提高18%~20%,乳脂率提高18%~23%。1.4改变饲喂方式较好的饲喂顺序是:自由采食干草…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与个体的选择 品种及个体不同,产奶量差异很大。同一个体不同年龄与胎次产奶量也不相同,一般以5~6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产奶量逐渐下降。因此,要选择高产品种优秀个体。体型外貌要求:头躯清秀,皮薄骨细,皮下血管显而易见,全身肌肉紧实而发育中等,脂肪贮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部发达,体形略显楔形。 二、奶牛的繁殖 奶牛的繁殖年限一般到12~15岁,犊牛生长到8~10月龄时性成熟,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奶牛良种化进程的加快,高产奶牛数量逐年增加,单产水平大幅提高,高产奶牛对饲料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有奶牛饲料不适宜的情况出现,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缺乏或者过量,影响了奶牛的生产,特别是产后的高产奶牛。本文针对产后奶牛饲料中各种营养失衡的临床表现及原因予以描述,同时寻求最佳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短信平台     
△湖南读者(手机号:138××××4713)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母猪的产奶量?答:影响母猪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胎次、饲养条件、产仔数等,但以饲养条件的影响最大。营养的供给除了考虑母猪本身的营养需要外,还要注意到哺育仔猪的头数。日常管理对母猪的泌乳量有较大的影响,随意更改饲料、喂次变动、环境的不安宁、对母猪的粗暴哄赶、母猪受到惊吓等,都会影响产奶量。  相似文献   

17.
奶牛体况评定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的产奶量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影响,奶牛泌乳性能遗传力为0.25~0.30,所占比重较小,而泌乳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却很大。因此,在奶牛现有的遗传基础上,只要改进饲养管理条件,产奶量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奶牛的体况评定是一项行之有效而又...  相似文献   

18.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青绿饲料缺乏,畜禽营养缺乏,生产水平往往有所下降。要想提高畜禽饲养效益,就需要在管理上下大力气,用精细的管理技术换取理想的生产效益。自配饲料能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有效降低饲养成本,但配制饲料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营养性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其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别,配制饲料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的品种及个体不同,产奶量差异很大。同一个体不同年龄与胎次产奶量也不相同.一般以5~6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产奶量逐渐下降。因此要选择高产品种优秀个体。体型外貌要求.头躯清秀.皮薄骨细.皮下血管显而易见.全身肌肉紧实而发育中等,脂肪贮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部发达,体形略显楔形。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遗传、环境、管理、生理和饲料等关键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